08.29 Amazon Go二店開業,中國的無人便利店們怎麼樣了?

Amazon Go二店開業,中國的無人便利店們怎麼樣了?

Amazon Go與中國

近日,有消息稱電商巨頭亞馬遜宣佈Amazon Go在西雅圖的第二家門店已經正式開業,這家新門店面積為1450平方英尺(約合135平方米),比首家旗艦店Amazon Go(1800平方英尺)面積略小些。

相比於第一家Amazon Go開業,第二家店的落地並未在中國無人零售業內激起太大水花,想必是國內的“無人便利店”已經開了一家又一家,大家都有些審美疲勞,細想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第一家Amazon Go店的開業,給零售業帶來很大震動,尤其是對中國的零售業來說。亞馬遜Amazon Go“拿了就走”的理念傳入國內後,賦予了我們巨大的想象空間。智慧商店、無人便利店雨後春筍般在神州大地探頭,紛紛給自己貼上“無人零售”的標籤。

中國的無人便利店怎麼樣了?

亞馬遜不會想到,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重構零售業的構想,早就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掀起了一股新的創業狂潮。自2016年亞馬遜正式提出Amazon Go的構想開始,國內的一些企業就已經開始了在人工智能+零售上的探索。除了阿里、騰訊、京東等行業巨頭外,還有以簡24、深蘭科技和逗號智能零售等為代表的新興人工智能企業。

Amazon go帶來了無人零售熱,縱觀國內的無人便利店入局者,簡24或許最像Amazon go的“忠實模仿者”。該項目一開始便被認為是與Amazon Go模式最相似的無人便利店,其核心邏輯,即通過計算機視覺和複合傳感器來實現“拿了就走”的購物體驗。

Amazon Go二店开业,中国的无人便利店们怎么样了?

但是,在2017年10月首店開業時,“簡24”識別準確度只能達到80%。在100平米的店內最多容納10人同時購物。好在其通過不斷算法迭代,到二店開業時,準確率已達到90%以上,這才勉強扳回一局。

Amazon Go二店开业,中国的无人便利店们怎么样了?

繽果盒子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無人便利店解決方案,從理念到技術無不體現其對無人化的理解。

在技術迭代上,目前無人便利店多使用重力傳感器等各種複雜的技術堆疊,嚴重影響用戶體驗,使無人便利店徒增“不便利”之實。然而,繽果盒子去年發佈的智能零售解決方案,使無人便利店的落地更模塊化、更接地氣,全新的無人收銀方案取代了此前被廣泛使用的RFID技術,極大節省標籤成本,且準確率超過99%,目前已大規模投入商用。

據瞭解,繽果盒子已經先後與國內38個省、市、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並且已經進入韓國、馬來西亞、日本等海外市場,目前正穩步擴大市場規模。

在Amazon Go未登陸中國之前,中國的無人店企業搶先在海外市場落地,更有一些“彎道超車”的意味在裡頭了。

中國的無人便利店可以實現彎道超車嗎?

有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評價“Amazon Go在未來兩年內可能都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若非要探究Amazon Go現階段的意義,我想那就是引發了世界對智能零售的關注,這一點在中國尤其明顯。

在智能零售方面對於科技的運用,使得無人經濟能夠在更大的區域得到擴展。人像識別、商品識別、自助支付等各種“黑科技”系統,讓中國智能零售的發展一日千里。

謙虛一點說,與亞馬遜Amazon Go技術相差幾個段位,但,不妨礙中國企業“先用最小成本殺入佔位,再快速通過技術更迭”去升級換代的發展邏輯。畢竟市場很大,競爭也很慘烈。先在地理和消費者心智佔位置才是硬道理。至少,現有技術能解決人工費用不斷高企的難題。

早在今天上半年就有報道稱,亞馬遜計劃在2018年開設多達6家Amazon Go。亞馬遜方面只確認計劃正在制定中,而不會確認何時在這些市場推出。

對於國內智能零售業的未來發展,業界對此褒貶不一。而在我看來,中國智能零售有實現彎道超車或者說有正在實現彎道超車的趨勢。在此前。就有日媒報道稱,中國企業的慣例是“先做起來有問題再改善”,而不是從一開始就追求完善的服務。就像簡24CEO林捷說的那樣“在未來五年內我是看不到智能零售的天花板的”。今後,我預計國內的無人便利店將逐漸得到改善。

Amazon go代表了業內最高智能零售的智能標準,這或許是全世界所公認的。但,這並不妨礙中國的智能零售者們,邊跑邊換裝備去跑馬圈地,以應用去探索新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