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以色列傘兵突襲米特拉山口,野馬戰鬥機低空變身“電話線收割機”

以色列傘兵突襲米特拉山口,野馬戰鬥機低空變身“電話線收割機”

蘇伊士運河

由於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非殖民化運動的影響,埃及在逐步請走了英國駐軍的同時,於1956年7月發起了蘇伊士運河國有化的行動,希望藉此取得原本被英法兩國壟斷的蘇伊士運河的鉅額收益,以便支援本國以阿斯旺大壩為代表的經濟建設,畢竟沒有錢什麼都做不了。

但是,埃及的這一維護本國利益的行動明顯損害了英法兩國的利益,在經過多次政治手段沒有得到他們希望得到的結果以後,英法使出了帝國主義的傳統手段——武力解決。當然,1956年畢竟不是1856年,這時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環境都不同於往昔,所以英法雖然決定動手,但還是希望找個打頭陣的,然後他們再視情況跟進,最好是乾脆一舉派兵直接佔領蘇伊士運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以色列傘兵突襲米特拉山口,野馬戰鬥機低空變身“電話線收割機”

西奈半島中央山脈

這個打頭陣國家的很快就物色到了,這就是中東地區剛剛誕生的國家以色列。由於埃及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以及兩國之間的其他矛盾,以色列早就對埃及心懷不滿。所以英法稍微一加試探,以色列就和他們一拍即合,決定共同對埃及下手,奪取他們眼中各自的利益。

以色列傘兵突襲米特拉山口,野馬戰鬥機低空變身“電話線收割機”

西奈半島地圖

根據他們事先制定的計劃,將首先由以色列在西奈半島對埃及發起進攻,然後英法再趁埃及注意力被吸引過去的時候派兵一舉攻佔運河區,從而兩面夾擊並粉碎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主力,迫使埃及政府承認現實。這個計劃關鍵就是以色列在西奈半島的軍事行動必須成功,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在埃及來不及反應之前一舉拿下西奈半島中央山脈的重要關隘——塞米特拉山口要塞。

以色列傘兵突襲米特拉山口,野馬戰鬥機低空變身“電話線收割機”

以色列空軍的P-51"野馬"戰鬥機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以色列決心使用傘兵空降出其不意的展開行動,而在進攻之前,以軍不但對埃及軍隊塞米特拉山口要塞的無線電通訊實施了強烈干擾,還在空軍選拔了4名優秀的老飛行員駕駛P-51"野馬"戰鬥機飛到埃及軍隊後方,冒著墜地的風險低空飛行,用螺旋槳和機翼將埃及軍隊的電話線隔斷,扮演了"電話線收割機"的角色。

以色列傘兵突襲米特拉山口,野馬戰鬥機低空變身“電話線收割機”

塞米特拉山口要塞

結果,在以色列軍隊的突然襲擊之下,駐紮在塞米特拉山口要塞的埃及軍隊和後方的聯繫中斷,上下一片混亂。藉此良機,以色列第202空降旅的500名空降傘兵在地面部隊的配合之下很快就展開行動,僅僅用了一天時間,就攻佔了軍事要地塞米特拉山口要塞,從而為下一步軍事行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