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1.《闲情偶寄》清·李渔

据说李渔出生时,母亲肚痛三天三夜不能分娩,乃星宿降地。纵观李渔生平,其仕途、人格、行事、文章,确实都无不具有仙人般的出世风范。

因为早年科举考试不顺利,他毅然走“人间大隐”之路,去杭州卖文为生,写了大量戏剧。他组建家庭戏班,到处演出,结交达官贵人,改定《金瓶梅》,编《芥子园画谱》,从事文化产业,活得挺滋润。

李渔倡导休闲文化,是研究生活乐趣的大师。他热爱人间又把人间看得清透玲珑,人世在他心中如月如花又如梦如幻。《闲情偶寄》写词曲、写音律、写居室、写服饰、写花草、写养生,无不是笔尽其物,物尽其灵。闲情难得,所以只能是“偶寄”,这种闲情是无价的。《闲情偶寄》,被林语堂称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2.《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

纪昀,字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那个“纪大烟袋”。《阅微草堂笔记》虽然是大书,却是由一个个独立的故事编成的,古人笔记体裁的书都这样,文字精短,两三百字成就一个神怪鬼异的故事,没有赘言没有多语。纪昀把自个儿当成收录员,街头巷尾地收,鬼也收魂也收,少不得狐狸树仙,一并进入《阅微草堂笔记》。

这本书与《聊斋志异》并称“双璧”,虽然也讲鬼狐故事,却不是无聊,对于民生之疾苦、吏治之黑暗、社会之时弊、世态之炎凉、人性之卑微有很多针砭,并且文笔幽默风趣。

有人觉得稗官野史,小说之类的东西与“道”无缘,无非是让人消磨时间,博人一笑而已,其实,浅显易懂的东西其蕴含的道理也可以很深刻,对人有更大益处。读一读这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心和社会。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3.《随园食单》清·袁枚

袁枚做过官,四十岁时效法陶渊明,辞官隐居于南京随园,随后的四十多年里,“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吟诗作赋,著作等身。

吃,是一种享受;会吃,却是一门学问。并非所有人都能把到嘴的美味佳肴,说出子午卯酉,讲得头头是道。而提起笔来写吃,写得令人读起来津津有味、口舌生香,那才是作为一个美食家的最高境界。《随园食单》就是这样一位懂吃、会吃、又能写吃的高手。

袁枚的这本小书,简直就是一部缩微版的中国饮食百科全书,将一千年来长江流域一带中国人的吃,囊括一尽。这本书自从问世后,一直被视为食界指南,传布甚广。至今,淮扬菜、本帮菜、杭菜、徽菜万变不离其宗,跳不出这本食单。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4.《浮生六记》清·沈复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曾经被林语堂译为英文,书名是“六记”,但是内容只有“四记”,因此有好事者又伪作了“两记”来补上。“四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闺房记乐”看似风月,读来却不伤雅致,反惹人心生艳羡,句句皆心声,事事皆真情,内容兼文字皆清净明了,言已尽而意尚远。“闲情记趣”记闲情逸趣,情是闲情,趣是野趣,物是身外之物,但却一点不觉得有玩物丧志的诸般狎猥。“坎坷记愁”记父子失和、颠沛流离、妻丧父逝、世道艰难,眼看山穷水尽,但也会有天上人间的慈悲。“浪游记快”写风物胜景,写古寺深山,写绩溪城,写黄鹤楼,写赤壁,抒胸畅怀,感慨万千。

《浮生六记》的可爱在于能从凡尘琐碎中发掘出情趣与意味来,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尘寰俗事里也有着人世的繁华与炎凉。沈复平生有两爱,一爱读书画画,二爱他的妻子陈芸。林语堂说:“《浮生六记》里的陈芸,是中国最好的女人。”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5.《幽梦影》清·张潮

张潮虽然因为捐资而得过官,但是并未入仕,一辈子吟风弄月,闭门著书,得尽闲人之快。张潮一生所做的事,主要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一种雅致的唯美的生活。

看他的著作《幽梦影》,可以体会他的闲情逸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6.《茶经》唐·陆羽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在中国历史中能称为圣人的一只手掌都能够数的出来,并且大都是公元前的人物。而在唐代有个人仅仅因为一本书就被封为圣人,他就是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据说陆羽小时候因为丑陋而被遗弃,被僧人收养,12岁时逃出寺院,到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又因为长于诗文,得以结交达官、高僧和名士。

《茶经》七千多字,写作过程却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可见他的勤奋与认真。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我国传统社会里,茶学、茶艺这类闲杂学问被认为难入正统的“小道”。陆羽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思辨与美学追求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7.《瓶史》明·袁宏道

插花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佛教的供花,始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宋。到了明代,插花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文人墨客崇尚怡情养性,大量种植观赏植物,以花会友,寄情于花木丛中。

瓶花所给予人的,正是近在咫尺的与自然的交流,它是喧嚣的尘世中可能保有的一份健康与活力,它会从精神上给予人们启发和满足,令人取得由静观万物而获无穷乐趣的凭借。《瓶史》两卷,正文共十二篇,加上“小引”,实为十三篇。对花材的选用、花器的选择、供养的环境以及插法、品赏等,都有很详尽的分析阐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和研究我国插花艺术的专著。

现在日本仍然有以袁宏道名命名的花道流派“宏道流”,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8.《长物志》明·文震亨

《长物志》是一本写园林建筑、陈饰器物的笔记式专著,涉及方面很广,有建筑、花木、园林、禽鱼、书画、日用器皿、衣饰等等。明代居家家具与陈设,崇尚明洁、不尚娇饰,是当代“简洁”风格的古代范本,而《长物志》同样体现了简洁素雅的居宅观念,以及制具尚用的东方独特生活观。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