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华严寺佛教典故《观世音菩萨》

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又称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略称观音菩萨。别称救世菩萨、莲华手菩萨、圆通大士。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世称西方三圣之一。

凡遇难众生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称观世音菩萨。又因其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称观自在菩萨。

华严寺佛教典故《观世音菩萨》

‘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详说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谓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摄化众生。

有关观世音菩萨之住处,据‘新华严经’卷六十八载:菩萨,住南海补陀落伽山,故其住处即在娑婆世界。又在‘大阿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观世音受记经’中,以此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常住西方极乐世界辅施教化,即以西方净土为菩萨之本住处。

华严寺佛教典故《观世音菩萨》

密教亦以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并谓菩萨与阿弥陀佛,原为因果之异,寻其本觉即为无量寿佛,但由本誓故示现大悲菩萨像。密教复安立菩萨于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观音院、遍知院、释迦院、文殊院、虚空藏院、苏悉地院等诸院中,其圣像手持物各异。然‘一切功德庄严王经’、‘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等,则以观世音为释迦尊之胁侍。

关于观世音菩萨之圣像,因其应化无方,故相状亦颇多,而以二臂之正观音为其本形,余者皆其示现神变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有二臂、四臂,乃至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轮、不空罥索、青颈、香王、阿么[齒*來]等,皆有个别之仪轨。

华严寺佛教典故《观世音菩萨》

又‘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举出四面大悲观音、除八难仙观音、播拏目佉观音、大梵身相观音、根本莲华顶观音、广大明王央俱舍观音等。

观世音菩萨之信仰始自印度、西域而传至中国内地、西藏、南海、日本等地,故有关观音菩萨之记载甚多!

西藏信仰观世音尤盛!代代之达赖喇嘛皆称为其化身,且其真言(六字大明咒)至今尚广传于该地。

相传其显灵说法之道场,在我国浙江普陀山,且尊其生日为农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为六月十九日以为纪念!

[旧华严经卷五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宝积经卷八二、卷一○○、悲华经卷三、人日经卷一具缘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罗尼集经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六、卷三十、卷三四、瑜伽师地论卷七、法华经文句卷十下、法华义记卷八、注维摩诘经卷一、般若心经幽赞卷上、大日经疏卷五、三部秘释、大唐西域记卷三、玄应音义卷五、法苑珠林卷十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