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没有魏国,蜀汉和东吴争天下的话,谁能赢呢?你怎么看?

龙涛的海阔天空


这种情况的变数太大,需要确定几个条件才能做好对比,比如魏国不在,那北方地区是谁的呢?原魏国的那些将领又如何分散呢?没有了曹操的强势加盟,那袁绍,吕布这些势力又会去哪呢?

所以我把这些因素通通排除掉,以蜀汉和东吴在南方之间的相持,而魏国则在北方一动不动,不需要特别派兵照顾来比较双方的实力,而时间点则设在刘备得到汉中,关羽镇守荆州这一段。


双方军队和财力对比

这一点的话刘备很明显输给孙权,孙权在东吴经营很久,而刘备新得荆州,益州,地盘是大了,但消耗也大,刘备铸“直白钱”搞到益州发生通货膨胀就是因为军费耗损过大,需要釜底抽薪来抢劫富豪。

将领以及地势因素对比

由于战斗是围绕着荆州来展开的,所以双方最大的主力部队必然会是水军为主,东吴方面周瑜,韩当,朱然,吕蒙等等都是一流的水军将领,即使陆战也有甘宁,凌统,陆逊,孙翊这些能手,可刘备方面会水的就一个关羽,陆战虽然有张飞,马超,关平,张苞,黄权,魏延等,但要么就是老人(关羽,张飞),要么是新手(关平,张苞),要么就是先锋队(马超,魏延),在阵容搭配方面就比孙权要弱得多了。


主公之间性格的对比

刘备性急,所以一听到关羽死了贸然地出兵,听到曹丕称帝后就自己也贸然称帝,结果皇帝还没做几个月就交班了。孙权性缓,等曹丕死后三年才称帝,结果做了二十三年皇帝。

孙权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所以先出手的一定是刘备,以逸待劳加上将领阵容,孙权又得一分。

双方内部的斗争

蜀吴两方对构成当时社会结构的士族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刘备,诸葛亮排斥,杀士族张裕,彭羕,其他的士族要么不合作,要么直接反对蜀汉(如周舒),甚至让蜀汉灭亡(如谯周)。所以虽然蜀汉治理最严明,但也最弱,最先灭亡。

孙权则是融合士族,东吴设大都督一职总管军事,这一职位从淮泗将领周瑜开始,经流亡北士鲁肃,南渡平民吕蒙再到江东士族陆逊,就是孙权吸收士族的最好证明。所以东吴朝廷最混乱,但也是最后灭亡的。


结案陈词

综上所述,如果蜀吴撇开曹魏在南方相斗的话,孙权是稳操胜券的,虽然刘备凭个人魅力和胜利的锐气,刚开始或许可以占到一些好处,但只要一陷入拉锯阶段,刘备就必败无疑。


一贰一橙


吴国方面,周瑜鲁肃之流,自然是齐心协力抗蜀的,不存在吴蜀联盟了,周瑜统兵能力毋庸置疑,敢问天下水军可有能与之一战的?假如说荆州归了刘备,蔡瑁张允等水军将领也归顺的话,与东吴尚有一战,否则仅凭关羽的水军作战能力,想赢江东,不可能。

蜀国方面,关张固然勇冠三军,但打仗不是单挑,取西蜀刘备尚要召回诸葛亮等人,西蜀易守难攻,难道江东不是易守难攻?孰胜孰败,关键看哪一方顺应了大势。

抛开荆州这块地不谈,双方各占一半,其他方面,东吴北上徐州,进而取中原,讨冀州,刘备这边则是平西凉,取关中,挥师洛阳,谁先获得汉献帝,谁就赢得了政治上的优势,谁先取得河北地带,便获得了军事上的优势。

中原地带,看似蜀国的将士有优势,但真正能统兵的人,又岂是只会水战的?周瑜、吕蒙、陆逊都是元帅之资,而蜀国除了樊哙之辈,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有吗?有,但能力远不能和周瑜这样的相提并论,诸葛亮能保后方无虞,但要扩张版图,怕不是强项,等到刘备死后,诸葛怕是又要六次东征未果了吧。

所以我认为,最终的赢家,会是东吴。


彧三国


如果没有魏国,那肯定还有其他的国,最大可能是袁绍打败了曹操,那么以袁绍的能力必然也会有赤壁大战,结果袁绍兵败赤壁,那么赤壁兵败之后袁绍可不是曹操,很可能兵败如山倒,那么东吴可借机占领北方大部分土地,如此东吴没有北方强敌的压力,对上势力还很弱小的的刘备集团还是很有把握的。结局可能就是东吴孙权大帝统一中国,以后的历史都要改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