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漾泉·名士|高岱与乔宇的交往

市场信息报讯(李忠红)藏山祠现存有一块嘉靖五年的“藏山灵境”手书诗碑。碑的正面是吏部尚书(致仕)乔宇所作的“藏山庙”二首、“龙洞”一首,碑的背面是山东德州知州(致仕)高岱所作的“藏山神祠”二首、“龙洞”一首。而且乔宇的诗“皆次高太守仰之韵”。近一百二十年之后,傅山来到藏山,看到二人的诗作,也以此为韵,作了《藏山用乔白岩先生韵》。此碑不仅见证了高、乔二人的友谊,而且给藏山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精品佳作。

这七首诗,后面六首都是第一首的步韵。现节选其中之三首,抄录如下:

题藏山神祠

高岱

凿天开地势横东,千载忠祠振义风。

报主心悬秋日赤,捐躯血染晓枫红。

芳名高並乾坤久,远计深忧社稷空。

欲吊英魂还酹酒,悲歌都付夕阳中。

藏山庙

乔宇

两崖云起涧西东,庙貌长留烈士风。

仇国遗虚秋草碧,晋山残黛晚霞红。

存孤事重功何伟,食报恩深祀不空。

况有英灵彰岁祷,高名千古播寰中。

藏山用乔白岩先生韵

傅山

藏山藏在九原东,神落双松谡谡风。

雾嶂几层宫霍鲜,霜苔三色绿黄红。

当年难易人徒说,满壁丹青画不空。

忠在晋家山亦敬,南峰一笏面楼中。

漾泉·名士|高岱与乔宇的交往

高岱藏山诗作

漾泉·名士|高岱与乔宇的交往

乔宇藏山诗作

高岱,字仰之,晚号南坡。盂县两青村(今西烟镇南社村)人。“垂髫补邑庠弟子员,弱冠以父命,授例为国子监”。七八岁的时候成为秀才,二十岁的时候到了国子监学习。之后不久,“辍领弘治壬子乡荐”。弘治五年(1492年),被推举做了举人。但是,“累进士不第”,多次考取进士没有成功。后来被吏部“选授陕西渭南知县”。“艰归,正德己巳复除,补永平府迁安”。母亲去世,回来丁忧。正德四年(1509年)补永平府迁安县令(今河北省迁安市)。当时的迁安县,“铁业供役,大为民累”,为逃避繁重的徭役,当地人家“十室九空”。高岱到任后,“奏减十之三岁,为民省钱二十万”,“命下之日,军民欧声动地”。在任三年间,他十几次被百姓敬送锦旗以及上级旌表,多次被京城的官员们以书面形式荐举。正德七年(1512年),在吏部的考核中,名列第一。“旋擢山东德州知州”。几个月之后,父亲去世,再次回到老家。正德十一年(1516年),丁忧期满赴京报到,因“感疾,告归”。“君得谢之后,放情田园,日与亲朋诗酒为乐,凡白俗物,悉置之度外。”“所撰有《南坡诗稿》藏于家。”“君卒于嘉靖庚寅(嘉靖九年,1530年)六月十四日,寿六十有八年。”

漾泉·名士|高岱与乔宇的交往

民国《迁安县志》中的“高岱”

乔宇,字希大,号白岩山人,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成化二十年进士,历户部左、右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嘉靖十年(1531年)十二月十六日卒,年六十八。乔宇一生好学,时称北方文苑之魁。其文稿尚有《乔庄简公文集》《游嵩集》等刊留至今。

说到乔宇与高岱的交往,在嘉靖版《盂县志》中,“吏部尚书乔宇志其(高岱)墓”。在康熙版的《新修盂县志》中,“家宰乔宇重之,为志其(高岱)墓”。在乾隆版的《盂县志》中,“(乔宇)与邑人高岱友善,尝主于其家,游藏山有诗”。

在“光禄大夫柱国前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致仕太原乔宇”于嘉靖九年(1530年)所撰的“明故奉训大夫德州知州高岱墓志铭”中,对乔宇与高岱的关系有个详细的阐述。“余与君为同乡(同为山西太原府人),女从公,又为君家妇,通家骨肉之谊四十余年矣”。原来乔家的闺女嫁到了高家,两家已经有了四十多年的姻亲关系。

从成化二十年(1484年),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再到嘉靖四年(1525年),在晋王三府的大力支持下,断断续续经过四十年的维修新建,藏山庙终于大功告成。嘉靖四年七月十五,藏山庙隆重集会,庆祝神祠工竣,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致仕回家的高岱在接到邀请之后,把此消息通知了同样致仕回家的乔宇。于是,二人同游藏山祠,并作诗、捐款捐物。这样就有了前面提到的高岱的“藏山神祠”二首、“龙洞”一首和乔宇的“藏山庙”二首、“龙洞”一首。

嘉靖五年,主领藏山神祠修造的“三府家佛堂提领修造僧人普道”请将高岱、乔宇二人之诗勒于石,故邀请二人“重书该诗”。于是,“嘉靖五年岁在丙戌秋九月廿有五日”,二人重书藏山诗作。乔宇并有对普道和尚有“道持奉兹山有年,尝增修庙制殿堂,门厅焕然。视昔时,加侈丽云”之誉。诗碑做成之后,寺院特别规定,“吏部尚书乔,留在看守”,对乔宇的诗碑和所捐物品要加以看守,严防佚失。

从年龄上看,高岱长乔宇一岁。高岱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请疾回乡,乔宇于嘉靖三年(1524年)致仕归里。回到老家后,二人均纵情于山水诗酒间。乔宇在给高岱所作的墓志铭中强调,高岱告老还乡后,“居恒不废,性鸿颖,尤长于次韵。尝于予性趣间和。”可见,两位志同道合的亲戚、密友不止一次见面交流,不止一次饮酒取乐。

嘉靖九年,高岱病亟,命子高珦“必求予(乔宇)文铭其墓”。嘉靖九年六月十四日,高岱故去,寿六十有八年。高岱去世后,乔宇“予曷可辞”,欣然提笔,铭之曰:

晋阳之东仇犹国,层峰广隰开秀色。

萃为木瘿称杰特,嶷嶷高君裕学力。

美髯修躯面玉白,文场早攻万人敌。

廻翔南宫困羽翮,数奇文乃入仕籍。

出宰百里施惠泽,西秦北燕皆履历。

蠲省铁冶建奇策,按部旌褒懋勋绩。

齐济名郡膺竣陟,劳人孰谓州城职。

病谢冠簪乐泉石,耽吟佳句性成癖。

玉予珠颖森在侧,光璄康泰占穜德。

年几七十寿匪危,食秽后来理无成。

乡邦喜士难再得,高祀积英返玄宅。

爰陆刻名示弗功。

谁曾料到,一年之后,乔宇于嘉靖十年(1531年)十月偶感痰疾,于十二月十六日溘然长逝,终年六十有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