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鹽亭高燈這人太怪了,“只和泥土為伴”一把泥土塑萬象

“泥塑”是中國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是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鹽亭縣高燈鎮是嫘祖發明桑蠶的核心地帶,古往今來,這裡以種桑養蠶為支柱產業,形成了以桑蠶嫘祖為主題,以宮殿寺廟為依託的泥塑藝術。“高燈泥塑”塑造出了許許多多蠶農勞動、嫘祖栽桑養蠶的形象作品,創造了具有歷史價值的泥塑文化遺產。

鹽亭高燈這人太怪了,“只和泥土為伴”一把泥土塑萬象

作為高燈泥塑的代表--“宋氏泥塑”在高燈鎮至今已有百年曆史,宋立超是“高燈泥塑”第三代傳承人。受家庭薰陶,和當地民間文化的影響,宋立超自幼愛好音樂、雕刻、繪畫等藝術。祖輩父輩從事泥塑手藝,讓宋立超從小耳聞目染,對泥塑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鹽亭高燈這人太怪了,“只和泥土為伴”一把泥土塑萬象

1980年,22歲的宋立超正式拜父親宋熙為師學習泥塑,這一年他跟隨父親到青城山的玉淸宮、元明宮等地塑泥塑,宋立超懷裡揣的是家傳的《宋氏泥塑密本》,這是祖輩們泥塑技藝的結晶,宋立超邊看、邊學、邊背、邊幫忙。仔細觀摩泥塑操作流程,詳細瞭解關鍵環節,認真領悟勤奮鑽研。經過5年艱辛的隨從學藝生涯,宋立超學得泥塑技藝精髓,父親真傳加上自己的摸索感悟,宋立超的泥塑技藝推陳出新、傳承發揚,自成一派。

鹽亭高燈這人太怪了,“只和泥土為伴”一把泥土塑萬象

1986年,“五年磨一劍”的宋立超泥塑技藝純熟,開始獨當一面,一個人前往各地繼續潛心磨鍊。他先後來到三臺縣的雲臺觀、遂寧市蓬溪縣常樂寺、南充市順慶區蘆溪鎮老君山等地單獨從藝。憑著年輕力壯,敢拼敢闖的精神和智慧,憑著自己日漸高超、日趨完美的泥塑技藝,宋立超勇闖省內、外,開啟苦樂相伴的泥塑人生......

高燈宋氏泥塑的技藝特點是:利用當地粘性很強的泥土和泥、捏塑大小泥人;做偶彩繪;塑到各大廟宇。泥塑原料原始,泥土代表聖潔,造價不高,深受山區群眾喜愛。當地老鄉常常購泥塑置於家中,用以祈子、護生、辟邪、鎮宅、納福,並代代相傳,高燈宋氏泥塑作品生動活潑,栩栩如生、樸素高雅、生活味濃、賦有真實感。成為高燈民間藝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鹽亭高燈這人太怪了,“只和泥土為伴”一把泥土塑萬象

手握簡樸的自制工具,將泥土化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精品。這裡面飽含的是匠人精湛的技藝、和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呼之欲出的泥塑是天、地、人、神的百態橫生,是喜、怒、哀、樂的物化表達。匠心,平和報本;匠魂,精進傳承。身懷“宋氏泥塑”絕技的宋立超身負泥塑技藝傳承重任,這些年來,他不遺餘力、傳授技藝,宋立超的三名徒弟:陳虎、楊興亮、楊興益多年來跟隨他四處塑像,現均已學成出師,各奔前程。宋立超和他的弟子們“憑藉技藝闖天下,帶著泥土塑眾像”,盡心竭力將“高燈泥塑”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