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禹音:義存悟道成菩提,雪山禪院納四方

禹音:義存悟道成菩提,雪山禪院納四方

義存年輕時在洞山良价的門下做著一名掃地抹桌子的小和尚,心中有著說不出的委屈。然而他自是明白,正如儒家的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義存初參洞山時,洞山良价問義存從何處而來,義存說:“從天台山來。”

天台山是當年智者大師的所在地,於是洞山良价又問:“見到智者大師了嗎?”

這實在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若說沒見到,那你去天台山做什麼呢?若說見到了,天台智者大師早已是作古的人物,你又如何見到呢?於是,聰明的義存便回答說:“義存我自有吃鐵棒的份。”義存的意思是說,我是見與未見,看你如何處理我。

應該說,洞山良价對義存小和尚的這一回答還是很滿意的,但是,接下來就不那麼順利了。有一天,義存上堂向洞山問安,洞山說:“進門來應該有言語才對,問過什麼安?”

義存說:“我無語可說。

洞山指責他說:“無語就把嘴放到一邊去,還我眼來。”義存更不知所對了。

洞山認為,你不是無語,而是無眼。無眼,即無性,你自性不明,又怎麼能回答呢?

這一次碰釘子後,義存還總是想在洞山的面前露一臉,有一次,他在廚房搬柴,恰好山來了義存故意遺落一根木柴於地。洞山看在眼裡,便說於是這根柴有多重?”

禹音:義存悟道成菩提,雪山禪院納四方

義存說:“盡大地人也提不起。”這是義存事先設計好了的語,此處他套用了慧能在大庚的遇到通衣缽的人,慧能將衣缽放在地上,那追趕的人卻怎麼也提不起衣缽來的典故。沒想到洞山一下子就識透了小和尚的心機,洞山當即貴問道:“既然如此,你怎麼到了這裡?”叉存又是無以言對,再次敗下陣來。

義存與洞山如此不契,他離開洞山只是早晚的事。

那一次是洞山良价在山上舉行法會,山上的人實在是太多,燒火做飯的角色就必須另外地增加,於是,便又攤到了義存的頭上。存嘴裡不說什麼,心裡卻覺得老大的不滿。不滿歸不滿,他仍是不說,只是默默地做著。

偏偏這時洞山來到了廚房,他看到小和尚又存正在淘米,便有心啟悟他的禪機。老和尚走到又存的面前說:“淘沙去米呢,還是淘米去沙?”

義存正在火頭上,便沒好氣地說:“沙和米一併淘去。”

洞山知道小和尚有股情緒,便故意逗他說:“要是那樣,大眾師父們吃什麼?”

義存索性將米簍翻了過來,這樣一來,米也好沙也罷,就統統都淘到水裡去了。

洞山並沒有責怪他,按照他的作風,他對小和尚這種反傳統的作法是欣賞的,但是,他知道義存小和尚的火候未到,現在點撥他還不是時候,於是便說:“按照你的機緣,應該是在德山宣鑑那裡。你去那裡吧。”

就這樣,年輕的僧人義存來到湖南澧陽,來到以棒喝為禪教的德山宣鑑的門下。然而一去幾年,德山宣鑑似乎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年輕而氣盛的小和尚。

那一天,義存與巖頭一同去澧陽的一個叫鰲山的小鎮上打油。回去的路上,正好遇上了百年未遇的一場大雪,大雪封住了進山的路,二人只得在一個小旅店裡暫歇,等待天晴雪消後再度上山。然而這大雪一下就是幾天,不要說是進山,就是出山,也就難了。

禹音:義存悟道成菩提,雪山禪院納四方

義存當然一直就是很用功的,不得志歸不得志功還是不可廢的。於是,利用這難得的雨雪天氣,又存就整天地坐禪。而那個叫巖頭的僧人卻整天就是睡覺除了睡覺還是睡覺。

義存看不過去,就總要將巖頭叫醒,說:“起來,起來,整天就是睡,你是被瞌睡由包住了還是怎麼的?”

巖頭總是被義存攪醒,十分惱火,說:“整天就是坐,就像七家村裡的土地菩薩。日後定會去裝著大師,去迷惑人家的男女呢。”

義存見巖頭真生氣了,便用手指著自己的胸口向他解釋說:“實話告訴你吧,出家十幾年了,我這裡一直不得安穩呢。”

巖頭說:“我還以為你日後要在孤峰巖頭築一座草菴,宏揚大教呢,原來是為了這個。既然是這樣,現在就請把你的見解說出來,讓我來為你印證印證吧。”

義存雖然不相信巖頭能夠為他印證,但在這大雪天裡,有個人說說話也是好的,便把過去的一切就像竹桶倒豆子一樣悉數倒了出來。

“當初我在鹽官禪師那裡,正逢他老人家上堂說法,舉說《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我當時就領會了入門的途徑。”

巖頭便故作神秘地說:“呵呵,30年之內千萬不要向人說起此事。”

義存又說:“後來我到洞山良价和尚那裡,看到和尚的《過水偈》,意思是叫人切不可向外尋求,別人的事與自己相距甚遠,他如今正是我,我如今不是他當下也就明白了。”

巖頭又打斷他說:“如果是這樣,你還是有悟性的。救自己也還來得及。”

義存接著又說:“後來我到了德山長老這裡,我問德山長老:“從前宗門裡的事學生能夠知道嗎?”,德山就打了我一棒,不等我醒什麼,長老又喝道:說什麼瘋話?’吃長老這一棒一喝,我當時就像桶底脫落一下洞明。”

巖頭又打斷他說:“嘿,你沒有聽說過嗎,從門外進來的,都不是自己的珍寶?”

義存聽到巖頭的這一句,好像明白了一些什麼他接著又問:“那麼,今後我該怎麼辦呢?”

巖頭便說:“要想真正明白此中的道理,必須要從自己的胸中流出來,懂嗎?”

義存一聽,頓時就徹底領悟了。他實在沒有想到,過去參問過許多大德,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門外漢,大雪裡的一席話,卻被一個巖頭和尚一下子說明白了。於是,義存翻身下床,倒地便拜,說:“師兄,今日才是鰲山成道啊!”

鹹通年中(860—873年),義存來到福建象骨山創雪山禪院,接納四方學子。雲門宗的創始人云門文偃就出自他的門下。而法眼宗的創始人法眼文益則是他的三傳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