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每日诗词——元稹两首(元稹的多样人生)

每日诗词——元稹两首(元稹的多样人生)



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遣悲怀·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贱夫妻

元稹,元微之,洛阳人。中唐宰相、中国历史著名诗人、文学家。元稹诗作无数,与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且以自身经历撰写唐传奇“莺莺传”,即西厢记的原版。

每日诗词——元稹两首(元稹的多样人生)

元稹画像


元和四年,元稹发妻韦丛病逝。亡妻贤淑,夫妇恩爱。元稹思念韦丛,作离思五首。其四中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两句道尽了元稹对亡妻的爱意,也介绍了他的爱情观。爱妻已逝,其他皆不是云。

每日诗词——元稹两首(元稹的多样人生)

韦丛画像


元和六年,又作遣悲怀三首,其二中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思念亡妻在世时,在元稹求官境况拮据时仍无劳无怨照料家里。

元稹其时位高权重,才名远播,倾慕者众,却仍对亡妻如此眷恋,令后世无数女子羡慕。可为“情圣”。

作诗只是兴趣

虽为诗人,但治理一方报效百姓才是初心。元稹与白居易交好,在文学上互相应和,在政治上各自追求。两人和李白的梦想一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才并未影响政治能力的发挥。

每日诗词——元稹两首(元稹的多样人生)


元稹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28岁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授左拾遗,31岁即为监察御史。经历三次贬谪,元和十四年冬(819年),唐宪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员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及位后,因宰相段文昌之荐,元真授祠部郎中、知制诰。数月后,被擢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与已在翰林院的李德裕、李绅俱以学识才艺闻名,时称“三俊”。次年,还做了宰相。

唐朝中期,党争混乱,元稹在宰相任上时间不长唯有较大建树。但在地方官时,颇有治名。

唐敬宗宝力元年(825年),元稹命所属七州筑陂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百姓丰收,颇有政绩,深得拥戴。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恢复了为谏官时之锐气,整顿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中颇遭公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谪出京。

官名未显,不及初唐名臣,但也是个“能臣”。



红颜知己如衣服

才子佳人,听来美好。但搁在一名官员,尤其是已有家室的官员身上就不见得美好了。

元稹虽爱妻深切,但其仍爱花草。

每日诗词——元稹两首(元稹的多样人生)

离思·其二


年幼时,其求学时,遇一女子“莺莺”,献于对方魅力,苦追而得。既喜欢对方又获得了女子的芳心,便从一而终,而元稹的奋斗目标是高官厚禄。私奔的女子……元稹左思右想,抛弃了“莺莺”。后来据此经历,写了“莺莺传”,也遭来“始乱终弃”之嫌。

韦丛病逝,主要原因就是为其生下六子,难产致命。元稹虽最爱她,但韦丛受罪也最深。

薛涛四川才女,元稹梓州约见,既两情相悦,便合家而还。但元稹不,野草就是野草,虽也爱,但不可移栽。两人缠绵三月,元稹江东赴任时也不提嫁娶之事。暧昧让薛涛受尽了委屈,最后也潜心入道了。

每日诗词——元稹两首(元稹的多样人生)

薛涛画像


薛涛分便分了,元稹在江东娶了妻,也是才女,裴淑。好好过日子吧,不,得劳逸结合,出去玩玩。元稹和白居易俩人,逛青楼,对情诗,好不快活。这又看上了刘采春。刘采春当时梨园才女,也很倾慕元稹,既是大官,又是才子。元稹稍一示意,两人就常一处唱戏作对了。可由没有结果,元稹升迁后,说也没说到底咱们什么关系啊就携妻上京了。

说来,元稹最爱发妻,与女才人多有交流。但其实他仍是大男子主义,视女子为生养之物,才学只是装饰,他也未必当真。搁现在来讲,也真算是“渣男”

元爷啊元爷,你说你到底算是个什么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