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也读奥古斯丁和他的《忏悔录》

也读奥古斯丁和他的《忏悔录》

太初有道,感恩有你

十多年前,因为文学的缘故,我从《忏悔录》初识奥古斯丁。前不久在奥古斯丁诞辰664周年之际,重新阅读了奥古斯丁的有关著作,重温了奥古斯丁从浪子到圣徒的人生经历。

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晚期著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在西方思想史上是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阿奎那并驾齐驱的思想巨匠。奥古斯丁和4年后的阿奎那还被称为中世纪思想的双塔。作为主教和神学家,奥古斯丁是中世纪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广泛论述了当时最重要的神学问题,堪称神学的百科全书。他被罗马天主教封为圣徒和圣师。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对基督教的影响非常巨大。他的神学思想幅度广泛,一方面是出世的神秘主义思想的奠基者,另一方面也是主张在今世经历永恒的入世思想的推动者;一方面重视教会传统,另一方面重视圣经权威,主张上帝的话语为教会的依据,为“唯独圣经”的宗教改革铺路。他总结了初代教会几百年的历史,集初代教会神学之大成。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人,包括经院神学家安瑟伦、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得、加尔文。马丁·路得是奥古斯丁修会修士出生,他的“因信称义”主张也是从奥古斯丁神学得到滋养,而加尔文的名著《基督教要义》所引述的教父也是以奥古斯丁为冠。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是新教特别是加尔文主义恩典和救赎思想的源头。奥古斯丁的以“恩典”为核心的基督教神学思想极为深刻地影响了天主教和新教。

近年在我国,有基督教研究者把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概括为“上帝论”、“创造论”、“堕落论”、“原罪论”、“预定论”、“恩典论”、“自由意志论”、“基督论”等十论。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不仅对中世纪、现当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将来还会继续产生影响。他的最大特点是把个人的宗教经验与理性的思辨结合在一起,他的著作就是他的人生经历,他的理论也是他的心灵写照。他一生著书113本,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忏悔录》、《上帝之城》、《教义手册》、《论三位一体》、《基督教教导》等著作。他的《忏悔录》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也是第一部得到广泛传阅的《忏悔录》,是一篇诗意浓郁的长篇祷文,充满对上帝的感恩和颂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乃至普通读者,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圣徒和思想巨匠,在他年少的时候,却曾经做过浪子,也曾经陷在世俗和情欲里面不能自拔。他于354年11月出生于北非塔迦斯特(即今天的阿尔及利亚)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异教徒,,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他15岁上大学前无事可作,加入一帮年轻人,过着放纵和罪恶的生活,之后与年少同居的情人生一儿子,再后又信摩尼教达9年之久。直到而立之年才在罗马首都米兰受到基督教影响,并于33岁时在复活节受洗。之后被任希坡神父、西坡主教,牧会时间长达40年之久,直至安息主怀之日。去世之后,其所有著作、成捆信件与证道稿件都奇迹般地完好地保留下来。

上帝在奥古斯丁身上的作为很奇妙,他的母亲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为他祷告,30年如一日,日日不停地为他祷告,而上帝却允许他经历那么多的曲折、磨难和考验。奥古斯丁30岁时开始信仰基督耶稣,33岁在复活节受洗归主,而耶稣正是30岁开始传道,33岁时复活升天。他相信这不是偶然的巧合,上帝的时间就是最好的时间,上帝的安排也必有祂的道理和美意。

奥古斯丁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可是他也曾经因为自己的罪而陷入混乱、迷茫、困顿和痛苦之中。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在上帝面前的忏悔使他内心分裂的自我得到了整合和统一。彼得·布朗在奥古斯丁英文版《忏悔录》的导言中指出,忏悔对奥古斯丁而言,是一种对灵魂的治疗。

【太初有道,感恩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