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她若不死,李世民没戏:彪悍的大唐平阳昭公主,创三个历史记录!

提起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子女,我们脑海中最先浮现得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不仅仅是因为这三人功勋卓著,更因为一场玄武门之变,让他们出名了。其实,李渊的后代都十分出色,有一个女儿更是厉害,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为自己的父亲建功立业,创下三个历史记录,她若不死,李世民没戏!

她若不死,李世民没戏:彪悍的大唐平阳昭公主,创三个历史记录!

尽管此女子如此出色,但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她还是没有留下名字和出生日期,《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没有记载,只知道她是李渊的三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同母姐姐,后世人多称其为平阳昭公主。

出生时,其父李渊还是太原留守,并没有当皇帝。出身豪门的她,并没有像大家闺秀那样成日里刺绣插花,而是喜欢像兄弟那样练武,耍得十八般武艺,已然一个假小子模样,但母亲窦氏是个传统的人,觉得女儿这般实在是不成体统,于是找了一好人家,曾经当过隋炀帝杨广伴读的柴绍,让两人成亲。

婚后,柴绍携妻定居长安城。那时,隋朝虽然波涛暗涌,但还没有掀起明面上的波浪,于是,她收敛起自己的“野性子”,每日相夫教子,恪守妻子的本分。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将此事秘密告知身在长安的女儿、女婿,让他们赶紧离开。柴绍与妻子商量一番后,于是自己先走,然后她再伺机躲藏起来。

就这样,柴绍走小路直奔太原。平阳昭公主收拾一番后,也离开了长安,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变卖家族产业,拉起一支四五百人的队伍。

这支小部队,就是平阳昭打天下的第一桶金。

她若不死,李世民没戏:彪悍的大唐平阳昭公主,创三个历史记录!

紧接着,她四处联络反隋的义军,变着法子壮大自己的队伍,拥有一支数万人的队伍。这下,引起隋朝的忌惮,于是派兵攻打平阳昭公主所部,但进攻都被打退了。不仅如此,平阳昭公主的义军还一路攻城拔寨,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老百姓称其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声名远扬。

公元617年9月,李渊的主力进入关中地区。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当他得知三女儿为自己打下大片关中地盘,还送上七万战斗力爆表的军队时,差点没有哭出来,于是赶紧派柴绍带着数百人前去迎接。

李渊还没有哭,但柴绍却哭了,一对乱世夫妻,终于可以团聚。

从此之后,两人各领一支军队,为大唐建功立业。

她若不死,李世民没戏:彪悍的大唐平阳昭公主,创三个历史记录!

关中平定后,李渊封三女儿为“平阳公主”(昭是其谥号),地位、赏赐远在其他子女之上。虽然唐朝已经开国,但天下并没有平定,所以她还不能卸甲归家、回家相夫教子,而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驻军所在之处,后世称之为“娘子关”。

据说,平阳昭公主驻守娘子关后,刘黑闼部曾大举进攻。眼见敌军来势汹汹,城中兵力不足,她一面派人向太原方面告急,一面唱起空城计,熬了无数的米汤,乘着夜色倒进关前沟壑中,令敌人哨兵以为是马尿,急忙告诉主帅刘黑闼。刘黑闼走出帅帐,只见城楼上旌旗招展,军民喊声震天,战鼓擂动,便错误地判断援兵已到,担心中埋伏,便撤军了。

等到刘黑闼得知那是平阳昭公主的疑兵之计时,太原的援兵已经赶到,他们也只能悔恨不已!

她若不死,李世民没戏:彪悍的大唐平阳昭公主,创三个历史记录!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一代巾帼须眉逝世,史书上记载:【(武德)六年,薨。】

至于她究竟是战死?病逝?没有人知道。

史官们比较惜墨,或许也是为了把大量的篇幅用在其葬礼的描述上吧?

史载:及将葬,诏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太常奏议,以礼,妇人无鼓吹。

高祖曰:“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

遂特加之,以旌殊绩;仍令所司按谥法“明德有功曰昭”,谥公主为昭。

结语:她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一位率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同时是唐朝第一位有谥号的公主。当时,有大臣质疑女人下葬用鼓乐不合礼法,唐高祖李渊直接回怼道:“鼓吹是军乐,有哪个女子能与她比肩?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战无不胜?”

正因为李渊的坚持,平阳昭公主成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仔细想想,唐朝真是女强人的时代,先有平阳昭公主指挥千军万马,后有女皇武则天指点江山、杨贵妃翩翩起舞、鱼玄机赋诗等等!这或许正是大唐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