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揭開6個游泳謎團

誤解1:自由泳、蛙泳和蝶泳每次吸氣後,在肺部保持住空氣

在所有這三個泳姿中,精英游泳者每次呼吸後都會從鼻子中釋放出一些空氣。釋放的氣泡在到達水面之前在其身體下方傳播。游泳者從鼻子中釋放出這種空氣的原因是為了減少正面阻力。在佛羅里達州進行的測試中,我們發現人體下方的氣泡將阻力降低了9.3%。吸氣後,不要將所有空氣留在肺部。


揭開6個游泳謎團


誤解2:在所有四個泳姿中,手入水後請分開手指

的確,在游泳划水動作中稍微分開手指會增加推進力。但是,入水時不要分開手指。在這一早期階段,手向前移動,分開手指會導致前部阻力增加。在我們的阻力測試中,我們發現手指分開時,正面阻力增加了18%!拇指張開的阻力增加了11%。在手入水時,手指併攏手腕伸直。開始抓水後,將手指稍稍張開。

揭開6個游泳謎團


誤解3:自由泳頭部要與身體保持對齊

許多游泳教練都知道,在自由泳中頭抬太高是個壞主意。雖然可能有助於增加推進力,但也會增加阻力。阻力的增加足以抵消推進力的增加。在比賽速度下,水面阻力或波浪阻力最多可佔總阻力的25%。大部分阻力來自伸出水面的頭部。現在,許多教練教導選手在自由泳中保持頭部與身體對齊。但是,為了進一步減少阻力,下巴需要稍微彎曲,使下巴靠近胸部。脖子略微彎曲,每次呼吸後頭部都會浸沒。為了讓您的頭部沉入水中,請超越“對齊頭部”,並在呼吸後稍稍彎曲。

揭開6個游泳謎團


誤解4:在自由泳中和蛙泳打腿後,身體需要儘可能保持直線

雖然我們將筆直的身體姿勢與較小的阻力相關聯,但事實證明,與“筆直”的身體相比,臀部的輕微彎曲會減少正面阻力。大多數精英短距離運動員本能地提升自己的核心,從而導致這種輕微的彎曲。在測試這兩個位置之前,我一直以為筆直是最好的。其實不是。在身體略微彎曲的位置,阻力減小約10%。


揭開6個游泳謎團


誤解5:自由泳和蝶泳的上打腿很少或沒有推動力

自由泳和蝶泳的上打腿就像可憐的,被遺忘的繼子一樣,常被忽視。上打引起的游泳者速度的增加範圍為每秒0到0.6米,具體取決於所付出的努力。我們測試的大多數游泳者都接近於零,因為他們進行下打動作,但不進行上打動作。在兩個方向上進行打腿要困難得多。但這正是偉大的游泳運動員所做的,不要忘了上打。


揭開6個游泳謎團


誤解6:蹬壁後,海豚腿應該在滑行一段距離後再打

大多數教練和游泳者認為應該先滑行一小段時間,然後再打海豚腿。精英游泳者不是那樣做的。至少不在短距離和中距離比賽中這麼做。在測試精英蝶泳選手Marcus Schlesinger時,我們發現他到達4米處的時間如下:

蹬壁後長距離滑行:2.38秒。

蹬壁後短距離滑行:2.25秒。

蹬壁後立刻打海豚腿:2.11秒。

蹬壁後立刻打海豚腿,每個轉身至少節省0.14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