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收藏級別攻略

注1:本文的選購方法是基於個人及朋友反饋的經驗而來,簡單易懂,有較高的普適性,不要用學術型眼光來看待。

注2:本文推薦的型號是基於強烈的個人喜好和穿著習慣而來,無法保證面面俱到,但基本保證適合絕大多數人。

1. 確定尺碼

1.1 實體店試穿

該方法最萬無一失,但也最浪費時間,且適用性不高。

1.2 以美國(US)碼為參考

看手頭的跑鞋的US碼是多少,並按照此碼購買其他跑鞋。個人最推薦此法。

1.3 在正裝鞋的基礎上加半碼

如果手頭沒有跑鞋的話,在皮鞋US碼的基礎上加0.5即可,如果腳肥可以加1碼。

1.4 量腳長

US碼更方便易操作。但是對於某些特殊跑鞋還是建議用量腳長選尺碼。比如Vibram FiveFingers五趾鞋。

2. 關於預算

很多選購APP將價格作為參考因素,但是價格波動性很大,比如頂級慢跑鞋國內售價1200+,海淘可能600+就能拿下,如果碰上特價或者舊款促銷,400入手也不是沒有可能,而適用性更廣的次頂級跑鞋一般都能三四百買到,這個價位不管從什麼角度上看都稱不上貴,所以本文推薦型號時不對預算進行考慮。

3. 用途和需求

買跑鞋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場景,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

3.1 健身房及日常穿著

如果只是在室內健身房或者平時穿,優先考慮品牌和外觀,其次是舒適度,再次是性能。

請跳轉到4.1

3.2 慢跑及訓練

如果是比較頻繁或較長距離的戶外慢跑,性能是第一要素。

男生體重大於85kg,女生體重大於68kg請跳轉到4.2

否則請跳轉到4.3

3.3 競速及比賽

如果有一定的跑步基礎,想刷PB拿個好名次,輕量化很重要。

請跳轉到4.4

3.4 越野

越野跑和公路跑不一樣,大底需要具備防穿刺和防滑耐磨能力。

請跳轉到4.5

3.5 輔助強化

如果需要針對某些方面進行輔助強化或者尋求更有效更科學的訓練方式。

請跳轉到4.6

4. 型號推薦

該部分選取的都是最經典且經常出現特價的型號,便於大家購買。

4.1 健身房

健身房或日常穿著的話品牌和外觀要優先考慮。

推薦1:Adidas Ultra Boost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Ultra Boost從第一代發佈至今就一直是阿迪的明星產品,緩震和回彈性很強,腳感十分出色,就算不跑步平時穿也非常合適,而且針織鞋面的舒適度很高。

推薦2:Nike Epic React Flyknit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要說品牌認知度和設計感首推就是耐克,那個鉤子的識別度很高。這雙2018年發佈的跑鞋在性能上明顯超越了自家前代產品,可以考慮。

請跳轉到5

4.2 慢跑(大體重)

對於大體重人群來說,需要選擇頂級款慢跑鞋,頂級意味著更強的保護性和更多的緩震材料堆砌,目的是防止用戶受傷。

在選擇之前先找張A4紙平鋪在地面,然後用溼腳在上面踩一個腳印,再對照下圖。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正常足弓或高足弓,請跳轉到4.2.1

低足弓或平足,請跳轉到4.2.2


4.2.1 正常足弓或高足弓

這種腳型的同學建議選擇緩震系跑鞋。

推薦1:Brooks Glycerine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這是被稱為四大跑鞋品牌之一的Brooks的一款經典型號,Glycerine採用了SuperDNA緩震科技,不管短距離還是長距離跑步,其緩震和回彈性調教的都很好。

推薦2:Mizuno Wave Prophecy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日本的美津濃雖然不在四大跑鞋品牌之列,但應該是跑鞋產品中機械減震做的最成功的:這雙Wave Prophecy使用的是美津濃Wave緩震技術的最強版Infinity Wave,相比上面的Glycerine緩震和回彈更加直接,有種類似彈簧的感覺。

請跳轉到5

4.2.2 低足弓或平足

這種腳型的同學

建議選擇支撐系跑鞋。

推薦1:Asics GEL-Kayano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四大跑鞋之一的Asics也被江湖稱作跑鞋之王,而且日系跑鞋的設計更符合亞洲腳型。其名氣最大的型號就是這個已經出了20多代的Kayano了,是集合Asics眾多最新科技的產物,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GEL緩震膠。這雙鞋兼具高緩震性和強穩定性,所以也就成了必買跑鞋型號之一。

推薦2:Saucony Hurricane ISO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同樣是四大跑鞋品牌之一的Saucony也被稱作跑鞋中的勞斯萊斯,這款Hurricane ISO定位頂級支撐,從它第2代開始採用最新的EVERUN緩震材料,在性能上有顯著提升,腳感很好,而且耐用性增加。

請跳轉到5

4.3 慢跑(正常體重)

對於正常體重的人群來說,

建議選擇次頂級跑鞋,稱之為次頂級是因為相比頂級在科技材料的堆砌上有所減少,但並不是穿上次頂級不如頂級的來的舒服或者跑得快。

恰恰相反,次頂級由於恰到好處的科技用量和輕便的重量,反而跑起來更加自如。

正常足弓或高足弓,請跳轉到4.3.1

低足弓或平足,請跳轉到4.3.2


4.3.1 正常足弓或高足弓

這種腳型的同學建議選擇緩震系跑鞋。

推薦1:Mizuno Wave Rider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這雙獲獎無數的Wave Rider是我逢人必推的一款鞋,作為次頂級緩震系,它沒有頂級款那麼硬,Wave減震板調教的恰到好處,如果已經有好幾雙泡棉類中底的跑鞋的話,這雙機械減震的跑鞋十分建議你試試,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推薦2:Brooks Ghost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這是被稱為四大跑鞋品牌之一的Brooks的一款經典型號,與上面的Rider不同,這款就是泡棉中底的物理減震跑鞋,是另一種不同的腳感存在,在跑圈中同樣有很高的口碑。

請跳轉到5

4.3.2 低足弓或平足

這種腳型的同學建議選擇支撐系跑鞋。

推薦1:Asics GEL GT-2000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這雙GT-2000屬於次頂級支撐系,兼顧緩震和穩定性,適合正常體重的跑友穿著。

推薦2:Saucony Guide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這雙Guide緩震性和支撐性兼備,而且從第9代開始引入Saucony最新的EVERUN科技,在性能和腳感上更加出色。

請跳轉到5

4.4 競速

推薦1:Adidas adizero系列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阿迪的adizero是日本設計師參與研發的輕量競速型跑鞋,也是眾多馬拉松冠軍的獲獎戰靴,雖然輕量但是科技用量也毫不含糊,既可以在長距離比賽中提供所需的緩震和回彈,也不會因為重量造成負擔。

推薦2:Asics TARTHER系列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TARTHER系列也叫做虎走,其最明顯的標誌是在鞋舌上有“虎走”兩個漢字,其歷史比著名的Kayano還長10年,雖然是輕量款,但是在中底內部依舊內置了看家科技GEL緩震膠,腳感出色。虎走也是我參加馬拉松的專用跑鞋,相當值得推薦。

請跳轉到5

4.5 越野

部分越野跑鞋還會有個帶GTX的防水衍生版,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決定是否選擇。

推薦1:Salomon XA PRO 3D Ultra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Salomon的越野跑鞋久負盛名,雖然以小紅鞋為代表的S-Lab系列風評很高,但是輕量化競賽款不是一般跑友能控制得住的,所以個人更推薦這款XAPRO 3D Ultra,它具備舒適的腳感和保護性強的堅固大底,同時重量相對較輕,訓練或比賽都可以應對。

推薦2:Hoka One One Stinson ATR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Hoka One One同樣是著名越野跑鞋品牌,其倡導的是緩震最大化的理念,標誌性設計就是那個有如鬆糕鞋般寬厚的中底,目的是用更多的材料減震避免用戶受傷,在越野跑鞋中屬於腳感非常好的,但是由於中底超厚,所以對腳踝力量有更高要求。

結語

個別同學拋出跑鞋無用論,什麼穿軍膠鞋都能跑馬拉松的言論,我想說的是年輕的時候怎麼虐都不怕,上了年紀千萬別逞能。

專業運動員有教練從跑姿、飲食到康復一條龍服務,而跑步愛好者只能靠裝備來保護自己。而且就算是裝備黨,經常買表買鞋也很正常。難道想在馬路上開法拉利蘭博基尼的話必須得拿過幾個賽車冠軍才行嗎,一個道理。

我們喜歡跑步是因為這項看似單調的機械運動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能強壯我們的身體,等我們的身體足夠強壯了以後,會發現裝備就沒那麼重要了,因為身體才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

收藏级别攻略 | 跑鞋选购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