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年收益6-8%,其實一點也不難

年收益6-8%,其實一點也不難


2018年6月15號,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表主旨演講時,重點提示廣大投資者非法集資風險,他表示,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當然,他的這句話是針對固定收益產品而言,那些打著高收益理財的金融產品,特別是各種P2P,大多數最終都是非法集資的騙局。但是從資產配置角度,從一個較長的週期來看,獲得年化6-8%的收益率並不是難事。

(一)年化6-8%不難,每年6-8%很難

而對於普通投資人而言,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和策略組合,做到6-8%的年化收益率難度並不大,因為中國的市場的各類資產確實提供了這種收益率空間。但是這裡需要澄清一個概念,年化收益率和年收益率是不一樣的,年化收益率就是在一個較長的時間週期,例如10年間,將總收益率除以年限,得出的一個平均值。而年收益率則是每個自然年度的收益率。

正如在農業領域有豐年和災年,投資市場也不是每年都可以穩定盈利的,特別是對於股市這種高波動的市場,牛市的時候可能一年賺很多錢,熊市的時候可能好幾年都沒有收益。

2018年5月初,證監會披露了一組數據:截止2017年底,公募基金20年以來,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16.5%!偏債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7.2%,表現相當優異,但是在2008年大熊市和2015年的股災中,股票基金整體同樣是虧損的。所以,想要年化6-8%不難,但是想要每年都有6-8%很難。

既然,中國公募基金整體收益率這麼好,為什麼大多數基民卻沒有賺到錢呢?其主要原因在於倒三角的申購贖回行為。多數投資者在行情頂部買入、底部賣出。投資者的淨申購量隨著市場上漲逐漸增加,最高點時達到高峰,市場下跌之初仍然表現為淨申購。而隨著市場下跌加劇,投資者開始淨贖回,同樣,在市場跌到底部時淨贖回量達到頂點。

顯然,投資者不是沒掙錢。不過受限於他們倒三角形的資金投入結構(先少後多),少量資金掙的錢被大量資金賠的錢“吃光了”。又受限於其正三角形的資金退出結構(先少後多),逃出去的資金益偏少,而留在市場裡苦熬的資金偏多。

(二)核心-衛星的配置思路

其實,很多面向投資者的基金研究人員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他們的解決之道,或者教育投資者“應該克服恐懼,在最低點進入;控制貪婪,在最高點退出”;或者乾脆告訴投資者買入並持有不動。這種說法沒有錯,但是面對市場,你自忖你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如果做不到,你又如何苛責投資者,要求他們做到?

比如,資產配置中經常採用的“核心-衛星”策略。但從投資實踐看,這個策略很多時候其實賺不到最多的錢——如果把錢都投到衛星資產上去,理論上賺得更多。那為什麼要容忍而且把大量資金放到核心資產上去呢?

因為核心資產的穩健和長期收益特性,化解了投資者對衛星資產短期波動過大的恐懼。換言之,核心資產的存在是定盤星,有這個定盤星的存在,才能讓投資者放心持有預期收益率較高(當然風險也更大)的衛星資產,如下圖“核心-衛星投資策略”

年收益6-8%,其實一點也不難

核心-衛星投資策略


一般在投資實踐中,核心資產可以是債券基金、對沖基金,也可以是指數基金,而衛星資產則是小盤基金、另類基金(如期貨基金)等波動率較大的基金。核心-衛星模式的精髓在於,衛星部分僅佔整個組合的一小部分,即便投資於風險係數相對較高的資產之中,但由於比例較低,即使這些品種大幅波動,整個組合仍然擁有穩定的表現。舉例來說,如果衛星部分佔整個組合的比重為20%,且下跌了30%,投資組合的總值卻僅下跌了6%,就會大大降低投資者的損失。相對於衛星池的投資方式,核心-衛星投資模式顯著降低了投資風險。

有了核心-衛星的配置模式後,下一個就有必要了解目前中國市場可以提供的幾大類資產的收益風險特徵。

(三)現金管理工具

第一種是現金管理工具,我們對現金類管理產品的訴求就是,隨用隨取,流動性極好,方便我們日常用錢,主要有貨幣基金和T+0理財。

貨幣基金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產品,他的底層資產主要是銀行存單、國債、央行票據等資產,安全性比較高。貨幣基金的收益與市場的資金面有密切關係,一般是市場資金面緊的時候,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會上揚,資金面寬鬆收益則會下降,比如月末、季度末、年末都是薅貨幣基金羊毛的好機會。

天天基金網、螞蟻聚寶、京東金融都有關聯的貨幣基金,相差不是很大,具體如何選擇貨幣基金,在後面的課程中,我有專門的講解。

銀行現在也推出了不少T+0理財產品,比如招商銀行的招朝金,收益不比貨幣基金差,但是,銀行T+0理財產品的缺點是門檻比較高,一般都是在5萬以上,還有20萬、100萬以上的。

(四)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主要以債券為投資對象,對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債券基金的波動性通常要小於股票型基金,常常被認為是收益、風險適中的投資工具。

債券基金年收益一般一般略高於銀行同期年利息,平均來看6-8%之間吧,純債券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略高於1年期國債;業績較好的混合型債券基金的平均年收益超過10% 。當然債券基金是有些風險的,主要有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

當市場利率進入加息週期時,大部分債券價格會下降;而市場利率處於降息週期時,債券價格通常上升。信用等級較低的債券收益率會高於同類信用等級更高的債券。

除此之外,還有券商的收益憑證也可以提供類似的收益率。2018年來,券商的收益憑證差不多可以提供5-6%左右的收益率,而且風險很小,是保守型投資者值得關注的品種。

(五)股票基金

前面已經說了,中國公募基金中偏股型基金20年長期年化收益率高達16.5%,所以股票基金是一類可以提供高收益的資產,當然其風險也會比較大一些。很多投資人在基金超市中,經常會看到很多股票型基金的名稱中帶有“價值”,“成長”,“平衡”,這些詞是什麼涵義呢?

簡單來說,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叫做價值股,發展前景好、利潤增長迅速的股票被稱為成長股。所以,專注於價值股投資的就是價值型股票基金,專注於成長股投資的就是成長型股票基金。那平衡型股票基金呢,是指一部分投資價值股,一部分投資成長股的基金。

按照風險程度由低到高來說,價值型股票基金的風險最低,平衡型股票基金的風險居中,而成長型股票基金的風險最高,但它的長期收益也是最高的。

如果根據投資策略分類,還可以分為被動基金和主動基金。被動基金一般指的是指數基金,指數基金以某個特定的指數為目標,通過購買指數中的成分股來構建投資組合,力求做到和指數如影隨形。比如博時滬深300指數A,就是參照滬深300指數來進行投資的基金。

和被動基金相反,主動基金是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收益,也稱為阿爾法,這就需要基金經理對證券市場進行深入研究,主動選擇優質的股票和債券來構建的投資組合。由於主動基金的人為因素比被動基金要多,所以選好基金經理、基金公司都需要注意,這些內容我將會在後面的課程中細說。

(六)CTA基金

CTA,通常稱作管理期貨基金,起源於1949年,隨著期貨交易品種的不斷擴展,很多機構投資者諸如養老金、信託基金等都開始大量採用CTA作為他們投資組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CTA包含“商品”字樣,但CTA基金的實際投資對象已經超過商品的範疇,除了傳統商品之外,外匯、利率、股指期貨等也是CTA基金的常見投資標的,也就是說,CTA基金可以做到多品種、多板塊、多範圍的多元配置。

Eurekahege的CTA指數在2000/01-2015/07期間15年累計收益率365%,年化收益10.37%,最大回撤6.34%,年化標準差6.90%,遠遠超過標普500的表現。在國內過去5年的CTA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了15%,不遜色於股票型基金,但是最大回撤卻只有15%,風險控制能力遠強於股票型基金。

特別是2018年以來,根據私募排排網的統計結論,8大類私募策略中,CTA的收益率高居第一,體現出了強大的抗風險能力,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人的關注。

所以通過上面幾大類資產的收益風險特徵可以看出,我們只要採用核心-衛星模型,將60-80%的資產配置到現金管理工具+債券基金上,將20-40%的資產配置到偏股型基金和CTA基金上,在一個較長的週期內,獲得年化6-8%的收益率並不是難事。其關鍵就在於投資人一定要有長期思維,而不能追漲殺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