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傳說中的海戰神器,實際並沒有多少作用,解密龜船真正戰力

在近年來韓國影片《露梁海戰》中,龜船被演繹成了一種海戰神器,似乎是朝鮮人發明的龜船起到了一個打幾十個的效果,由朝鮮人打贏了當年入侵朝鮮的日本軍隊,但實際上是這麼回事麼?本文為你揭曉答案。

歷史上真實的龜船

歷史上真實的龜船,長35米,寬11.8米,高5.2米,因外形酷似烏龜因此得名。

傳說中的海戰神器,實際並沒有多少作用,解密龜船真正戰力

龜船構造

就龜船的構造來說這是一種典型的僅用於海戰衝鋒的戰船。其頂部是帶刺的甲板,呈穹形結構,在發生近戰的時候如果對方士兵跳到了龜船上,一方面容易被甲板上的刺給劃傷,另一方面只要船體不斷地搖動加上船體甲板的穹形結構,則很容易掉落下去,起到了很好的防禦作用。但是也就意味著在發生近戰的時候龜船無法發動對對方戰船的肉搏戰,也就是龜船不能夠出動士兵對對方船隻發動短兵相接的戰鬥。

整個龜船有70多個空洞,用於放置槍炮或者弓箭,大約能夠裝載30門左右的火炮,一般兩邊各有11門火炮,前後各有兩座火炮。在衝鋒的時候,龜船首先發動衝鋒,船頭的龍頭能夠對對方士兵造成一定的心理威懾作用,並且可以釋放有毒氣體。衝入對方陣營之後主要是通過從兩邊發射火炮攻擊對方,造成對方陣型混亂,然後已方船隻跟進,從而獲取海戰的勝利。

為了配合這種戰術,龜船一般設計的非常堅固,因為船體沒有風帆也就不能夠靠風力航行,所以動力全部來源於船底的漿手,通過划動船槳帶動船體的運動。其作戰成員通常是50-60名士兵和70名漿手,一艘龜船大約有120-130人,在航行的時候速度較快,即便是沒有風的時候。

傳說中的海戰神器,實際並沒有多少作用,解密龜船真正戰力

只能說這種戰船在海上發動衝鋒的時候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不是如電影或者韓國人說的那樣為一種海戰神器,一艘頂幾十艘的戰力。這種戰船也因為造價昂貴,實際上在整個萬曆朝鮮戰爭中數量非常少,李舜臣總共只建造了3-5艘龜船,憑著3-5艘這樣的戰船對戰數百艘敵船,也不至於能夠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

日軍主要船隻

日軍的主要船隻有安宅船、關船和小早。

傳說中的海戰神器,實際並沒有多少作用,解密龜船真正戰力

安宅船

安宅船是當時日軍使用的最大的船隻,一般來說長8丈1尺,寬1丈5尺,深4尺8寸,也就是說安宅船的長度在27米左右,寬5米左右,從體積上來說大約相當於龜船的三分之一。當然日本也建造過大安宅,可達50米長,10米寬以上,但只是傳說有過。從構造上來說其前後部位防護能力較強,薄弱的地方在兩肋,所以在與龜船相交而過的時候如果龜船發射炮彈,會對安宅船造成巨大的毀壞。

傳說中的海戰神器,實際並沒有多少作用,解密龜船真正戰力

關船

關船可以看做是小一號的安宅船,其船頭是一個尖體,用於撞擊,主要是日本海盜用於設置關卡使用,因此得名。

傳說中的海戰神器,實際並沒有多少作用,解密龜船真正戰力

小早船

小造船,可以看做是武裝了的小船,船頭有木盾用於防護,士兵站在船頭通過弓箭和火槍進行攻擊,後補是漿手。

李舜臣戰績

介紹了龜船和日軍使用的主要船隻,我們再看看李舜臣的真實戰績。

1592年6-8月李舜臣在玉浦、泗川、閒山島等地擊敗了日軍,獲得了海戰的勝利。而當年10月4日李舜臣企圖進攻釜山被日軍擊敗。11月李舜臣在長門浦海戰中進攻日軍基地被日軍擊敗。在後來的海戰中,李舜臣先後在熊浦、唐項浦、永等浦等地的進攻均遭失敗。

1597年李舜臣被日本用反間計革職下獄。當年9月被重新啟用,之後他重整艦隊,在當年10月的鳴梁海戰中以14艘艦船和100艘改裝民船擊退了133艘日軍艦船的進攻(不是電影鳴梁海戰中他幾乎只用了一艘戰船就擊敗了日軍大艦隊,那是扯的)。1598年10月19日他率兵參加了順天城之戰,一度被對方用火攻圍住,在不下的拼死相救下才得以逃脫。

傳說中的海戰神器,實際並沒有多少作用,解密龜船真正戰力

在各種韓國人的宣傳中,李舜臣的作用被誇大了

李舜臣的最後一戰是露梁海戰,當時日軍的大將小西行長遭遇了圍困,以立花宗茂、島津義弘為主的日軍水軍敢去援救,明朝水師提督陳璘則命令鄧子龍和李舜臣聯合出擊。鄧子龍率領三艘戰場一馬當先衝入敵陣,在擊毀對方數艘船隻有英勇戰死。李舜臣也帶領龜船衝入日軍陣營,在激戰中中流彈身亡。之後明軍水師主力趕到與日軍激戰,日軍因小西行長脫困,便放棄了作戰,且戰且退,最終退出了戰場。

從李舜臣在整個萬曆朝鮮戰爭的情況我們可以統計出,其戰績為5勝6負(露梁海戰算勝),基本是敗多勝少。所以從這裡也能看出龜船並不是特別強力的海戰神器,只是有一定的作用,但並不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