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石屋山泉石刻,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贾泉村北,据《峄县志》记载:"石屋山,山麓泉流为小瀑布,夏雨后益喷吐,声如雷,冷侵肌发"。 泉以石屋山得名,石刻位于石壁上,横镌着"石屋山泉"四个大字,两侧有"雨余雪浪喷千尺,旱后春流济万家"的联句,题款署"万历二十年春三月石屋主人贾三近题"。枣庄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7月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科所述:贾三近, (1534―1592)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又称太史氏、兰陵散客、宁鸠子、贞忠居士等。明隆庆进士。据张远芬先生考证《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贾三近。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二十九日,贾三近因背疽发作而逝,享年59岁。贾三近殁后,朝廷赐金安葬其于峄县东南五里贾氏祖茔,于慎行受贾三近的父亲贾梦龙之托为贾三近写了墓志铭。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石狮子位于峄城区榴园镇贾泉村内,碑文所述:该对石狮子原为贾三近府邸守门石狮,后迁至贾泉村。狮高73cm,宽40cm,长44cm。路东侧为雄狮,西侧为雌狮,雌狮背负一小狮,长19cm,宽12cm,底座前部浮雕一小狮子,长23cm,宽13cm,雄狮威武,雌狮温顺,造型极具明代狮子雕刻特征。

雄狮东侧31㎝处有一上马石,上马石宽31cm,长87㎝,分两级,第一级高90㎝,第二级高55cm,为贾府上下马所用。

据传,明初洪武年间,贾三近远祖贾奉仙自山西洪洞县迁至博平县(今聊城茌平县贾寨),明成化年间,远祖贾德真为避战乱,又迁到峄县兰城店西坊上村。贾三近青少年时期经常居住在其外祖父陈德中所在的峄县贾泉村,(原名陈庄,陈楼,上楼)读书学习。隆庆二年(1568年),贾三近考中进士。万历二年(1574年)其父贾梦龙率贾三近在贾泉村起楼六座,并建“永怡堂”、“爱日楼”、“百怡亭”、“万绿亭”、等。与当地文人雅士饮酒结社,赋诗作词,颐养天年。万历八年(1580年),贾三近升任南京光禄寺卿,时人称“贾都堂”,后官至兵部右侍郎。

据村民相传,万历年间,贾三近回山西老家祭祖时,发现该对石狮孑,遂从当地人手中购得,并派人将石狮子从山西千里迢迢送到峄县,安放在贾家府邸大门两侧,保留至今。

石狮子与上马石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枣庄市峄城区的明代石刻---石屋山泉和石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