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齐鲁地名探究——源自龚遂典故,复沾圣化之意——沾化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齐鲁地名探究——源自龚遂典故,复沾圣化之意——沾化

沾化地图

【地名由来】

沾化建县始于宋朝。宋庆历二年(1042年)升招安镇为县,此为建县之始。熙宁六年(1073年)又省县为镇复入渤海县,元丰二年(1079年)复置招安县。靖康元年(1126年)宋被金灭亡,招安县归金朝,仍属滨州,至金明昌六年(1195年)更招安县为沾化县。

"招安"改"沾化"源自金章宗。在金章宗看来,尽管招安含有"招抚安顺"之义,但"招安"二字不雅,有伤黎民尊严,为了彰显升平景象,显示其"皇恩浩荡",就借用了汉代龚遂治理渤海郡的典故,定县名为沾化,寓意"复沾圣化"

"沾化"一词源出《汉书·龚遂传》: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齐鲁地名探究——源自龚遂典故,复沾圣化之意——沾化

龚遂

龚遂,字少卿,生卒年不详,山阳郡南平阳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西汉官员。初为昌邑国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刘贺。刘贺行为不端,龚遂多次规劝他。刘贺继位后,骄奢淫逸,龚遂屡次劝谏,刘贺仍不改正,最终在位二十七天遭废。刘贺属臣二百多人都遭诛杀,只有龚遂与中尉王吉因多次规劝免于一死,但剃发判处四年徒刑。汉宣帝继位后,龚遂担任渤海太守。龚遂平定盗贼叛乱、鼓励农桑,很有政绩。后升任水衡都尉,最终卒于任上。


齐鲁地名探究——源自龚遂典故,复沾圣化之意——沾化

沾化冬枣

沾化区,山东省滨州市辖区,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黄河三角洲腹地,东部与东营市河口区、利津县为邻,南连滨城区,西南部与阳信县接壤,西部与无棣县毗连。沾化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象特征明显,四季差别显著,年平均气温12℃。有"中国冬枣之乡"之称。

【历史沿革】

沾化境域,商属(又名薄姑)国。周属。秦朝属厌次县地。

西汉,东南部属千乘郡湿沃县(即漯沃县),西南部属平原郡,西北部属渤海郡阳信县。

东汉,东南部属国千乘县,西南部属平原郡厌次县,西北部仍属渤海郡阳信县。

三国时期,地属魏。东部为国湿沃县地,西部为厌次、县地。西晋因魏制,隶属未变。

东晋、南北朝为乐陵郡阳信县、厌次县、湿沃县地。代,西部为渤海郡阳信县地,东部为渤海郡地。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渤海郡为棣州,县境遂属棣州。垂拱四年(688年)析蒲台、厌次置,并于渤海县建招安镇(今沾化古城),今县境即为棣州渤海县招安镇地。元年(742年),改棣州为乐安郡,招安镇随县改属乐安郡。上元元年(760年)乐安郡复称棣州,招安镇仍属棣州渤海县。

,周显德三年(956年)置滨州,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两县属之,招安镇随县属滨州。

齐鲁地名探究——源自龚遂典故,复沾圣化之意——沾化

北宋初年渤海县招安镇仍属滨州。庆历二年(1042年)升招安镇为县,此为建县之始。熙宁六年(1073年)又省县为镇复入渤海县,元丰二年(1079年)复置招安县。

靖康元年(1126年)宋被金灭亡,招安县归金朝,仍属滨州,至金明昌六年(1195年)更招安县为沾化县。

齐鲁地名探究——源自龚遂典故,复沾圣化之意——沾化

元代,初沿金制,中统三年(1262年)沾化区属滨棣路,至元二年(1265年)后,沾化区属路。

明代,沾化区属济南府滨州。

清初袭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州为府,沾化区属武定府。全县4乡统25里。清乾隆年间(18世纪中叶)全县共辖291个村庄,至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发展到476个。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沾化属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岱北道为,沾化区随属。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武定道,沾化区改属武定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县直隶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划沾化属鲁北行政区,抗日民主政府划沾化属冀鲁边区。民国三十年拾月(1941年10月)后归,民国三十三年一月(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沾化区属渤海区第四专区。1949年属渤海区专区。

1950年撤销渤海区,建,沾化改属惠民专区。1957年秋由县城由沾城(今古城)迁至今富国街道。1958年惠民专区与合并为淄博专区,并入沾化县,沾化县属。1961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分治、利津县复制,沾化县属惠民专区。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沾化县属山东省。1992年改称,2001年设地级滨州市,沾化县属滨州市。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同意山东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国函〔2014〕119号),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沾化区人民政府驻富国街道金海五路166号。

【寻欢文史】

沾化飞地——海防办事处

齐鲁地名探究——源自龚遂典故,复沾圣化之意——沾化

海防办事处的位置

沾化的地图可以很直观看到,在沾化东北部有一片属于沾化的区域和沾化大部分地域是分离的。这就是沾化的飞地——海坊办事处。

其实,这块飞地本来和沾化并无间隔,1983年以前,海防及其相邻的新户、太平、义和、四扣等几个公社均为沾化辖管。是年,根据省政府决定,后四个公社划归东营市。当时海防是沾化少数的出海口之一,就留给了沾化,也生生造出了沾化的这一块飞地。

齐鲁地名探究——源自龚遂典故,复沾圣化之意——沾化

海防办事处位于山东省境东北部,西、南邻河口区的新户、太平、义和、四扣等乡镇,东与利津县为邻,北靠大海。总面积504.21平方公里。1984年改建为海防办事处。2000年,辖前锋、爱国、建华、前进、明星、五星、海防、恒星、幸福、建国10个渔业社,有常驻渔民2000人,渔船1087只。县造纸原料场、义和水库、义和苗圃归办事处管理。主要捕捞毛虾、梭鱼、海蛰、文蛤、蟹子等。渔民人均纯收入5265元。孤滨路有支线通往海防。

海防办事处为飞地,地处东营市河口区北部,北濒渤海。面积504.2平方千米,人口570人。办事处驻地在城区东北45千米处。海拔在1.5~2米之间,海岸线长106千米。境内滩涂、芦苇湿地广阔,渔业、盐业(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区造纸原料场、义和水库、义和苗圃归办事处领导。

海防渔港位于沾利河东岸,距入海口7.5千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491处重点渔港之一,是滨州市最优良的渔港。河道水域面积160万平方米,陆域地势平坦,避风条件良好。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