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照片:日本侵华时期的殖民中国的侨民,憧憬而来悲惨而归


1938年,日本文人镜头下的哈尔滨。军国主义分子将“满洲国”描绘成大和民族、汉人、朝鲜人、满人、俄罗斯人和睦相处的“王道乐土”。一位少女惬意地坐在长椅上,不知是日本人还是俄国人?

1939年,日伪统治期间,北平一对日侨夫妇在颐和园留影。日伪时期的北平百姓生活中有一股无言的羞耻与苦闷,对于日军与日侨高人一等的地位,对于广播中不时传来的东洋音乐,学校教育中新添的日本课程,十分厌恶,直到抗战胜利后,这股让人透不过气的压抑感才转为彻底解脱的喜悦。

1943年,日本殖民“开拓团”在田间耕作的情形。然好景不长,日本战败后,“开拓团”移民顿成亡国之民,一些未能及时遣返回国的人颇遭颠沛流离。

1943年,东北日本“开拓团”的居家生活。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后,武力驱逐中国农民,将肥沃土地交与“开拓团”耕种。在日本统治期间,大量向东北移民,“开拓团”人数最多时达百万以上。

1945年12月,两个日本少女不顾颜面,冒着严寒站在沈阳街头贩卖香烟。经过多年的殖民,背后房子和栏杆与日本城市近似。在解放军解放东北后,一些日本女孩加入了解放军,成为军医、护士,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5年12月,在沈阳冬雪中贩卖香烟日本的女孩在点数自己的收入。造化弄人,一度受军阀欺骗满怀希望来到东北的日本移民在日本亡国后不知何去何从。事实上日本国内的情况也是一片悲惨。这些女孩,有的留在了中国,嫁给中国人,最终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1946年3月,东北锦州市内一名日本老妇贩卖着香烟,满面愁容。日本移民多来自国内贫穷的农村地区,由日本政府强征强购中国农民的田地,再安排这些贫民到伪满落户。抗战胜利后,日本移民成为亡国之民,生命岌岌可危,处境堪怜。


1946年初,一位日本儿童在街头兜售香烟。战败后的日本,民生凋敝,破败不堪,经济上竟不如中国。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 日本凭借其人才优势,迅速崛起,不得让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