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中歐合作產業園

2017年以來,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將經開區建設成為“開放經濟試驗田”,並打造國際先進製造基地和世界級產業合作平臺。


3月19日下午,經開區分別與兩家世界500強博世力士樂和海航集團簽訂《合作共建“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產業園戰略框架協議》,三方將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合作平臺。


“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產業園:總規劃面積約9平方公里,擬分兩期實施開發建設。一期規劃面積1625畝,按照“一核、三組團”的空間佈局打造。“一核”即綜合配套服務區,重點聚集工業設計、科技研發、高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三組團”即建設多個產業功能組團,重點發展智能製造、軌道交通、食品飲料產業。


中歐合作產業園


目前,產業園一期已聚集了德國博世、寶馬,法國阿爾斯通、法國鐵路、達能、瑞士布勒、歐瑞康等歐洲企業投資的9個產業項目。產業園二期規劃面積約8平方公里。


“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產業園起步區:是“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產業園一期的核心區,佔地面積約123畝,建築面積約9萬平方米,由經開區和博世力士樂聯合打造,預計2019年全部建成,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研發製造、機器人及智能製造兩大高端製造產業。著力引進德國工業4.0的優質企業和中小企業中的“隱形冠軍”,打造德國企業的集聚區,成為德國企業投資中國的橋頭堡和中西部地區推進國際合作園區的重要示範,實現國際資源全面對接的重要舉措。


當前,西安正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服務“一帶一路”、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西安將把“中歐合作產業園”作為重大戰略項目推進。雙方將共同打造一個理念先進、管理科學、具有示範效應的投資與管理平臺,以產業基金為手段,以“一園兩國”模式共建“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產業園。實現了國內與國外兩個園區的雙向互通,是對企業、產業、行業“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合作模式的全新探索,將極大促進“門戶經濟、樞紐經濟、流動經濟”發展,助力西安發展“3+1”萬億級大產業。


國內園區方面,西安經開區和博世力士樂集團將共建佔地面積138畝的產業園起步區,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研發製造、機器人及智能製造兩大高端製造產業,著力引進德國工業4.0的優質企業和中小企業中的行業領袖,打造德國企業的集聚區。建設集研發、設計、生產、服務於一體的國際化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聚區,形成高端產業示範基地。


同時引進外籍專業管理團隊,打造外資企業保姆式一條龍投資及投後服務體系,主動為企業找市場、尋資源,力爭將我市中外合作產業園起步區建設成為國內首批專注於服務德國乃至歐洲“隱形冠軍”企業的產業園區,搭建起歐洲中小企業服務孵化平臺。


國外園區方面,海航集團擬在國外依託去年9月才收購的德國哈恩機場及其周邊7平方公里土地,以德國哈恩機場為橋樑,利用機場區位優勢、當地政府及海關的政策優勢,包括“報關、報檢、查驗、放行”等一站式便捷服務和“保稅、免稅、退稅、免徵”等一系列稅務政策,在機場周邊建設“一主、兩副及一個企業總部經濟園區”構成的國外園區。


海航和博世力士樂雙方主要將加強與德國聯邦政府、行業協會等多層面溝通、協作,助力西安各企業與德國等歐洲國家先進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產業進行多種方式的合作,形成跨國聯動的規模化效應,最終形成“國內-國外”雙園區良性互動的機制,為企業連接中歐提供歷史性發展機遇,同時促進經開區產業整合升級,助力經開區“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開發區”,與國際接軌的先進製造業基地,為大西安萬億級工業大走廊建設貢獻力量。


建設中歐合作產業園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加快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措施。努力把產業園建成國際合作示範園區,打造“一示範兩高地”——即國際合作園區的示範、產業發展的高地以及營商環境的高地;積極打造亞歐合作交流示範園區,國際先進製造基地和世界級產業合作平臺,力爭將產業園升級至國家級國際產業合作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