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020年立春是正月十一日,怎么有人说是春节立春?

静雅爷爷238


虽然刚刚过完大雪节气,但是大家都以经开始期盼立春节气的到来。距离立春节气还有三个节气,分别是冬至、小寒和大寒,这三个节气也是代表着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立春节气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代表着万物复苏、天气回暖的节气,2020年的立春的时间是正月的十一日,但是很多人却说春节就是立春,这是为什么呢?

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而春节则是农历的第一天,所以两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春节并不是立春。之所以会有人说春节就是立春,是因为对立春和春节的由来并不了解导致。下面我们就来区分一下立春和春节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被人们称为立春节、正月节。在以前人们区分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是根据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现在则是根据“定气法”来确定,也就是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均分成24等份,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被称为黄道,绕行一周为350度,也就是地球围绕太阳每运行15度便是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行时,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二十四个节令点,每月会有2个节气。

立春节气指的是地球围绕到黄经315度时便是立春节气,立春节气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风和日暖、万物复苏的一个象征。农民在进行农事安排时会根据节气的变化来进行耕种或收获,立春后不仅白天的时间会增长,气温会回升,降雨也会频发,所以立春是农民一年耕作的开始。

下面我们再来看春节,春节是我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是农历的第一天。我们常把农历说成阴历,其实农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可以更准确的说成是阴阳合历。农历是根据月相的阴晴圆缺来划分的月份,但是单纯按照月相来划分的话,每年的农历的天数要比二十四节气少十来天,所以为了使农历的天数和二十四节气的天数持平,每三年便会有一个闰月出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闰年。平年的天数为354天,闰年的天数则是384天。

综上所述,将春节和立春并为一谈并不是准确的说法。由于二十四节气和农历的计算方法不同,所以在有些年份中会有一个立春,比如即将到来的2020年,而有的年份则有2个立春,比如已经过去的2014年,而有的年份则没有立春,比如今年就是无春年。


小马话三农


小时候我每天都在盼望着过年,现在长大了却又想让年再远一点,因为这样我就不用那么快又添一岁了,毕竟岁月如梭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每一天每一年我们都要努力创造幸福生活,想必大家也都有看日历的习惯,那么我在看日历的时候发现今年过年的时间比较早,当然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对于过年也有很多的讲究。

比如今天咱们问题当中所提到的“2020年立春是正月十一日”那么怎么会说是春节“立春”呢,首先咱们这里所讲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其中一个,那么对于今年春节立春还有一种说法叫“双春”这双春分别指的就是“春节”和“立春”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咱们得过年也就是春节有15天,就是从正月初一大年这一天起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结束。

那么今年的立春从日历上可以看出比往年有所提前,所以说正好在正月十一这一天,那么这一天正好还是处在春节的时间,所以才会有人说今年春节也是立春的日子,因此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今年入冬以后感觉到温度相对来说比着往年要高,那么之所以温度高也和今年早立春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再一个就是在春节期间出现“立春”在我们当地老一辈人会说“春节逢立春,棉袄不用穿”那么其意思就是指在春节期间立春的话,温度就会比较高,那么这个时候一般大家都不会穿厚的棉袄,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农民朋友需要注意的就是,咱们农田里种植的小麦会因为立春早温度高造成一定的影响。


纪录乡土


2020年立春是正月十一日,怎么有人说是春节立春?明年是2020年是庚子年,是鼠年。明年阳历元月24日是除夕,25日是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阳历2月4日是立春时节,是农历正月十一。从春节到立春之间相隔10天。为什么农村有人说,明年春节那天是立春?可能是弄错了,一般人春节和立春不会混淆的,不会混为一团的。春节立春,在历史上并不稀罕,是经常出现的,但明年先过完春节后,再过十天才是一年一度的立春节气。



春节,是新的一年之首,是新年第一天,有人叫“大年初一”、“新春第一天”等等说法。新的一年,第一个季节是春季,春节是新的一年第一天,因此,人们习惯地把新年第一天,看作新年第一个季节春季的开始,所以习惯性地把正月初一这一天叫做“春节”。当然有时候春节和立春是同一天,在历史上是常常出现的,并不稀奇。明年春节与立春,是不在同一天。它们之间相隔10天时间。这种现象比两节在同一天的几率要多些。


一年四季第一个节,本应该是立春节。立春是进入春季的第一天,是春天之首,是春天的开始。从立春节那天起,才算是真正地进入春天,进入春季。明年春节那天,还不是春天,是今年的冬天,是属于今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的第五天,是纯属今年的冬季,距明年的春季相隔10天时间。因此,明年的立春节气比春节滞后10天。


在农村,也许有的人对节气和历法是不太熟悉,弄混淆了;也许有的人把“春节”和“立春”的概念没有弄清楚,混为一团。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生的现代人对重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学习,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农历的历法与节气掌握学习不够造成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农历和节气在现代化农业上,并没有过时,仍然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指导着现代化农业生产,是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希望现代农民,还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一千年古老的农历历法和节气,也是一门古老的伟大的科学,是将会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

鄂东三农


“立春”是农历第一个节气,一般时间是在春节前后。狗年立春在腊月三十(除夕),鼠年立春在正月十一和腊月二十二日,因为鼠年有四月闰月,一年两个“立春”。这是农历与阴历在调解气候变化的原因。 但农历与阳历是同歩,“立春”就在每年的阳历的2月4、5日,绝对没错!

“春节”与“立春”是两个时间概念!春节是阴历,立春是农历,绝对没错!





陈相因631


今年是己亥年,明年是庚子年,正月初一是公历2020年1月25日,立春是正月十一,按照传统说法,明年是“双春年”,那么,什么是“双春年”?“春节”和“立春”又有何关系?生肖鼠从什么时间开始算起?

一、春节和立春:

春节指农历新年,也称岁首、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节期间,全球华人地区都会举行各种隆重的新年活动。

在上古时代,曾采用岁起摄提纪元法,寅月为正月,立春为岁首,摄提纪元可归为阳历类别,也就是说,上古时代以立春日作为新年岁首,不过自夏商周时期开始我国使用阴历,夏朝正月是一月,商朝是十二月,周朝是十一月,秦朝是十月,汉武帝太初元年,又将岁首恢复为一月一日,此后曾有几位皇帝改历改岁首,但大部分的时间里,正月都是一月,岁首新年都是一月一日。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于是出现了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为了区别,便将原有新年的别称之一“元旦”送给了公历1月1日,而将夏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之所以称春节,主要是因为夏历一月一日一般都在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前后,但至今很多地方仍沿用传统,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过年。

二、双春年:

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并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由于农历兼有阴历和阳历,阳历大约有365日,而阴历大约只有354日,所以难免“阴差阳错”,为了解决两者之间大约11日的时间差,就在阴历中设置了“闰月”,因此农历一年之内就可能出现两个立春节气,这就是“双春年”。

按照农历,天数最少的一年是353天,最多是385天,天数少的年份会出现“无春年”,而天数多的年份则出现“双春年”,每19年中就有7个“双春年”,7个“无春年”,按照公历推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在1月30日前的一定是双春年,春节在2月6日至14日之间的一定是无春年,春节在1月31日至2月2日之间的有可能是双春年,春节在2月4、5日和2月15、16日有可能无春年。

庚子年(对应公历2020年前后)是383天,闰四月,所以也是“双春年”,庚子年第一个立春是正月十一,第二个立春则是腊月廿二。

三、生肖与立春:

生肖,又叫属相,是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很多人认为生肖年是从春节(正月初一)开始计算的,理由是生肖应与当年的干支纪年中的“地支”相一致,而正月初一是岁首,是一年太岁开始,不过也有民俗学家认为生肖年应从立春日交春时刻算起,传统命理学也支持立春计算生肖的说法。

对此,六甲番人认为,生肖的确定还是应当取立春开始的说法,道理很简单,阴历与月相变化有关,阳历则与地日相对位置有关,对于人类来说,太阳的影响力应大于月亮,同时,十二生肖所管辖的天数应大体一致,不应出现有的管385天、有的管353天的情况。

所以,庚子年正月十一(2020年2月4日)17:03:12以后出生的孩子才算是属鼠,此前出生的孩子仍然属猪。

此外,有人认为“双春年”最适宜结婚,而“无春年”是寡妇年,不宜结婚,六甲番人认为这种说法毫无依据,从上文可知“双春”与“无春”都是人为调整日历的结果,与天象并无关联,而是否适宜结婚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而已。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大家关注。


六甲番人


2020年是庚子年~鼠年,今天是2019年12月12号,1月24号是今年的大年三十,而从日历上来看:2020年立春是在农历正月十一日。但为什么会有人说春节是立春呢?



这并不难理解,说这种话的人他们肯定是农村老人们,对于一些还坚守着传统说法的农村老人们来说,春节第一天就是迎来春天第一天的日子,而立春则是春天的开始,说春节立春只是意义上的立春。

说是这么说,但老人们心里明镜似的,该着哪天是立春节气,到了依据节气种植或者管理农作物时,他们保证不会依据春节那天为立春节气。

另外一个解释是,农民们心中的春节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用我们的大土话来说:只要没下正月十五就是年,年就是春节。因此说今年的立春在春节并不为过,正月十一也是春节,喜欢拜年的话我们可以拜到正月十五。



再过十天就是冬至了,冬至之后我们要开始数九,这意味着寒冷的冬天要开始了,但今年的冬天气温迟迟不降,反而更有一种初春阳光明媚的味道,距离春节正好还有40天时间,估计过年的时候应该是很冷的时候。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也就是说立春节气是告诉我们冬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春天,只不过最近几年气候反常,往往该冷的冬天迟迟不冷,而该暖和的春天却时常发生倒春寒。

气温反常带给农作物的是损害,最近几年时常发生春天作物冻害严重的事情,就是因为立春节气后,本来暖和了的天气,突然有一天骤变,于是就有了倒春寒这个名词。

今年立春是农历正月十一日,也可以说在春节那段日子里,因为春节在农民心里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


悠然见东山


立春节气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人们又习惯叫它正月节,立春的意思就是春天开始的意思,它是意味着世间万物一个轮回的开始。立春到来以后万物复苏,到处充满了生理。各种植物都开始发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立春同时也是一个节日,它同时更是给于人们一种对于生活的期望,立春到来以后各种农忙耕种就要开始了,可以说这个节日的到来意义非凡。


下图为2020年立春节气时间表:


2020年的立春节气到来的时间是2020年2月1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一。这时候正是我国传统佳节春节期间,按照我国春节的定义来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期间都是属于我国春节的日子。而立春今年正好在农历的正月十一,严格意义上来说正是春节的时间段,因此立春也是春节立春。但是春节的立春是双春节吗?有人说双春节是几十年都很难遇到的,而双春节就是在整个农历中有两个立春的现象。



2020年农历正月十一是立春节气,而到了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又到了2021年的立春节气,这样双春节罕见的到来了!其实这都是我国阳历和农历计算上的差异导致的,正因为如此我国才有大小年的产生以及闰年的产生,这样就是为了能够保持和农历相对应,减少两者的时间差。很多人都说到了2020年就是双春年了,好运会接踵而至。这也是人们表达了对于双春年的期盼。

下图为2021年立春节气时间表:



您期盼立春的到来吗?立春当天你们当地有什么民俗活动?欢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乡村波比


立春和春节并不是一回事。有人这么说,大概是他们搞错了这两者的关系。

首先,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当太阳运转到达黄经315°之时,也就是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之间,就是立春的时候,这天表表示着春天之开始。

从立春这天开始,直到立夏的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季。

由于古代有置闰的传统,所以会导致某些特殊的年份,立春日落在了前一年的岁尾,或者成为下一年的岁首,进而出现了无春年、两春年。

例如,2019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当时还在狗年内,而2020年的立春还是在2月4日,这就意味着整个猪年都没有立春日。

春节则是另外一个概念。

古代原本是没有春节的。古人称新年为元旦,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

随着1913年民国的建立,当时国家开始施行西洋新历。对于原本的旧历,作为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一份《呈拟规定四节由》,其中就说到:

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这算是一种对传统和现代的调和:

元旦这个词语,被归属于西洋历的1月1日。传统的元旦,被划为新的春节。

因此,春节和立春完全就不是一回事,请不要混淆在一起。


HuiNanHistory


其实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一个新轮回的开始,天气也逐渐由寒转暖;春节是传统意义上一年的开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我们习惯称“迎新春,除旧岁”。但是按照老辈人农历的计算,立春才是新的一年开始,后面给大家展开来说,总之立春和春节一个是节气,一个是节日,他们之间其实并不矛盾。

(1)先说一下2020年立春。

今天已经12月12日,距离2020年立春只剩下50多天的时间,传统意义上,立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标志着春天的开启,也标志着新的一个轮回的到来。

立春日的时候,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位置,阳历是比较固定的,在每年的2月3-5日之间到来,而农历每年则是不固定的。另外农历和阳历之间计算方式不同,阳历固定的每个月30或31天,一年365天;农历则不是这样,每个月还分大小月,因为为了农历补足阳历的时间,通常每年还存在闰月。

比如,2020年的立春日是2020年2月4日,下午17点03分12秒,这一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一,立春是“四立节”的重要存在,预示着春天到来,新的一轮开启,往往24节气走完为一轮。

但是因为闰月的存在,农历和阳历之间总有些时间差,而立春节气的阳历时间又是固定的,所以在农历2020年中存在两个春天,也就是所谓的“双春年”,另一个立春在2021年2月3日,农历的腊月二十二。

有人说,双春年不好,也有人说双春年大吉,其实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时间轮转,周而复始,只不过我国使用了农历和公历两套历法,凑巧出现了双春年而已。

(2)再来说说,为什么有人说春节是立春?

说春节是立春,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就比如2020年立春明明是正月十一,怎么就是春节立春了?有这种疑惑很正常,但是要考虑到古人的传统习俗,和历法使用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我国古代,可不是像现在一样使用两套计算时间的历法,我国使用的传统历法是干支纪日法,也就是农历;而现在使用的另一套历法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历法,我们叫它公历或者阳历。别忘了,在古代可没有这套历法的。

所以古人计算时间是按照干支纪元日来计算的,二十四节气轮转一轮为一年,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在立春这天祈福上天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迎新春,也是迎接新的一年开始。所以在古代真正的春节是立春节气,而不是所谓的大年初一。

从这层关系上考虑,我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说春节是立春了。

总之,在现在因为我们使用两套历法的缘故,所以立春是节气的存在,而春节说的是农历大年初一的时间而已。以前使用干支纪日法立春即为岁首,新岁开启。现在距离今年的春节越来越近了,希望大家都能在这2019年最后的一段时间内,更加充实的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李阿冰


时间过得真是快呀!2019年还没来得及品过味儿来,2020年新年马上就要来到了!元旦、春节、立春马上要一个接着一个光临了!

在老百姓心目中,元旦是新年,春节也是新年。元旦是新历年,春节是旧历年。这个大家都清楚!那么,另一个问题正如题主提到的有人说春节就是立春,对吗?为什么会有人混淆?这就需要细细说道说道了。

堂哥是我们省著名的民俗专家,跟我们无数次地提到中国这些传统节日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模糊认识,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

相比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文字,中国节日都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同样的文字,不同的语气表达,就会有不同的意思。而对于一些传统节日来讲,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又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

一,春节和立春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来自于我国不同的阴阳历。

春节是指阴历正月(一月)初一。这个由我国独特的历法而来。这种阴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月亮运行规律制定的历法。月亮每绕地球转一圈,就是一天。一年就是355天多一点。从古到今,我国劳动人民对月亮有一种膜拜感,许多神话的传说。因而人们都非常重视阴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好的穿好的,来祁福新的一年有一个好运气!

而立春呢,是24节气之一,更是24节气之首。24节气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规律制定的,地球围绕太阳每转15度是一个节气。24个节气就是360度,正好就是一圈。万物生长靠太阳,24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非常具有科学性。

立春节气就是一元复始,春回大地,万物萌动,又一个轮回开始了。

二,既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怎么会有人以为春节就是立春呢?

说实在话,我们小时候一直就是这么认为的。那个时候听奶奶说哪一天哪一天要“打春"了?!还说什么"春打六九头”!记得说某一年是在腊月里“打春”,有一年却是在正月里“打春”!

然后我们说的春节就是立春 。和我们贴的春联内容就能看出来。比如不少人家大门上就贴横联“春回大地”,“大地回春”,等等。潜意识里,人们以为春节就是春的开始!就是立春。

学习24节气知识之后,这种把“春节“当"立春”,把"立春”叫“打春”的糊涂叫法困扰了我们好多年。一直到堂哥给我们找到了问题症结。

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中国文字的艺术性带来的。其实在老百姓心目中,非常能拎得清的,可是在说法上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怎么说的都有!

三,2020年立春的日子是在正月十一。而春节呢,肯定是阴历正月初一,看下日历就是阳历1月25日。

每年的立春日子在阳历上大体是固定的。都在2月4日左右,2019年立春是在2月4日,农历2018年的腊月三十,2020年也是在2月4日,农历2020年的正月十一。可见立春节气在每年阴历的日子是十分不同的。也才有了2019年是“无春年”的说法。

可见,春节就是立春的说法,来源于我国阴阳历法的重重叠叠!看似人们糊涂,背后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到这里,一切也就见怪不怪,迎刃而解了吧?!预祝您在2020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