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雍正朝第一寵臣,卻為何遭乾隆連續打擊,死後都被撤出賢良祠

每一代的皇帝為了後代能夠順利繼承自己的位置,除了自己在世的時候悉心教導,在自己去世之後還會特意安排各種顧命大臣、輔政大臣。清朝一代更是不例外,皇太極去世後給幼子福臨(順治帝)安排的是多爾袞,順治給康熙安排的是索尼、鰲拜、遏必隆、蘇克薩哈,咸豐皇帝去世後更是給同治安排了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不過這些人的下場都不太好,有的被開棺戮屍、有的被圈禁、有的被棄世。


雍正朝第一寵臣,卻為何遭乾隆連續打擊,死後都被撤出賢良祠

雍正一朝也不例外,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弘曆順利接班,也是煞費苦心,特意安排了自己的弟弟皇十七子胤祿和皇十七子胤禮,外加一位兩朝重臣張廷玉,還有一位帶兵出身的寵臣鄂爾泰四位輔政大臣。要說順治咸豐為自己的兒子安排輔政(顧命)大臣還說得過去,畢竟康熙和同治即位之初都是尚不滿十歲的小孩子,得有人扶上馬,送一程。可是乾隆即位的時候已經二十五歲了,為何雍正還要給他安排輔政大臣。


雍正朝第一寵臣,卻為何遭乾隆連續打擊,死後都被撤出賢良祠

究其原因,無非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一個老皇帝對自己身後事的不放心。一方面是雍正皇帝駕崩的時候,朝中局面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平靜。當年雍正的競爭對手“八爺黨”中的皇十子胤俄和皇十四子胤禵雖然被囚禁但是仍然活在人世,其政治勢力和朝政影響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就是雖然弘曆已經二十五歲了,但是他的執政經驗還很是缺乏,不像當年的雍正那樣,在繼位之前,上至朝廷各部,下至各省州府,他都瞭解,從政經驗豐富。最後,給乾隆安排輔政大臣,也是希望自己當初制定的各項政策能夠延續下去。


雍正朝第一寵臣,卻為何遭乾隆連續打擊,死後都被撤出賢良祠

在所有的四位輔政大臣當中,兩位叔王只是為了增加皇室的分量,避免出現權臣專權跋扈,張廷玉是三朝元老,老成持重,起的是定海神針的作用。真正能夠幫助雍正統攬全局,設計政治改革的是鄂爾泰,雍正把他留給乾隆,就是因為他是雍正新政改革設計者和推行者,希望他延續自己的政策。

鄂爾泰可以說是雍正年間的第一寵臣。早年的鄂爾泰官路並不順暢,四十二歲時仍然只是一個內務府員外郎。當時他還做了一首感嘆仕途不順的詩:“看來四十猶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誰知兩年之後,鄂爾泰便坐上了升職火箭,短短三四年便做到了雲貴總督實職,加兵部尚書銜。


雍正朝第一寵臣,卻為何遭乾隆連續打擊,死後都被撤出賢良祠

終雍正一朝,鄂爾泰在西南地區改土歸流,茶馬貿易,水患治理方面做出了突出業績,一直官拜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並晉爵一等伯。雍正對於鄂爾泰也是喜愛有加,他在對各省各級官員諭旨中要他們向鄂爾泰學習的批示不下二百餘條,甚至曾在《諭旨》裡動情地說:“鄂爾泰在朕前不過數日,朕每念之不置,偶閱伊奏摺,輒為淚下,豈亦君臣宿世緣分耶!”、“凡諸外用大臣陛辭,朕不忍別至於落淚者,惟卿一人耳!”,可見感情之深。

因此雍正去世之後,把這樣一位寵臣留給了乾隆。但是就像那則寓言故事所說的那樣,殺龍的勇士最後變成了惡龍。等乾隆即位,輔政大臣雖然能夠快速幫助他理順朝政,卻也成了皇權的“絆腳石”。乾隆在掌握權柄之後,對於這幾個輔政大臣便是越看越不順眼了。先是將兩位宗親(允禮、允祿)排擠出了權力中心,接著就開始對張廷玉、鄂爾泰等權臣開刀。


雍正朝第一寵臣,卻為何遭乾隆連續打擊,死後都被撤出賢良祠

張廷玉雖然只是一代文臣,但是他確實三朝元老,因此,他也是可以位極人臣並與鄂爾泰旗鼓相當。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在雍正手下當差,雖然也是暗地較勁,至少二人還能表面和氣。到了乾隆朝他倆便有些放飛自我了。據史書記載“事之大者,莫過於鄂爾泰、張廷玉之門戶之習。”一般到了這種地步,皇帝就會考慮對他們開刀了。因為歷朝歷代對於朋黨都是零容忍的。

鄂爾泰很不幸首先就撞到了槍口上,此前,雍正皇帝留下遺願,要把自己當親王時居住的雍王府改為廟宇。鄂爾泰為了討好乾隆皇帝的弟弟和親王弘晝,卻擅自主張將雍王府賜給弘晝。乾隆皇帝當即駁回他的建議,將雍王府改為雍和宮。


雍正朝第一寵臣,卻為何遭乾隆連續打擊,死後都被撤出賢良祠

乾隆六年,陝西道監察御史仲永檀彈劾步軍統領鄂善貪贓。仲永檀是鄂爾泰的門人,鄂善是張廷玉的人,很明顯這時黨爭的延續。乾隆皇帝雖然看在鄂爾泰的面子上,對仲永檀從輕發落,但還是嚴厲地敲打了鄂爾泰,警告他不要再犯。

後來乾隆又經過幾件事情,對鄂爾泰勢力進行了打擊,最終在乾隆十年,鄂爾泰撐不住了,心力交瘁,舊病復發,去向雍正報道了。乾隆遵照雍正的遺囑,給鄂爾泰很高的葬禮規格,準他配享太廟,入賢良祠。可是事情還沒有結束,到了乾隆二十年,由於胡文藻一案的牽連,被撤出賢良祠。


雍正朝第一寵臣,卻為何遭乾隆連續打擊,死後都被撤出賢良祠

縱觀鄂爾泰一生,可以說是虎頭蛇尾,晚節不保,究其原因無非是貪權結黨。人一旦沾染權力,想要放手卻是很難了。獲得了權力,也還想著怎麼擴大權力,於是就走到了結黨的路上,而這些全部都是皇帝的禁臠,落得如此下場也就難免了。

參考文獻:《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