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诸葛亮、姜维都是顶级人才,为什么没有选择休养生息而是不停地北伐呢,最终耗尽蜀汉国力?

闪击伯爵2


蜀汉自成立以来一直偏居一方,在经历了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之后,蜀汉的国力受到严重的打击,后来经过诸葛亮的几年的治理,蜀汉的实力有所恢复,诸葛亮便开始了北伐征程。

诸葛亮一生五次北伐,但是没有取得攻占雍凉的目标,而诸葛亮的接任者姜维,也是频繁的北伐中原,但是依旧劳而无功,最终蜀汉也是因为姜维频繁北伐而造成国力虚弱,最后被魏国给剿灭。诸葛亮、姜维都是聪明人,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北伐,而不是休养生息呢?

北伐具有必要性,是为蜀汉争取未来;

东汉十三州,蜀汉主体上只拥有益州一州之地,而曹魏拥有九州,并且曹魏的九州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整体实力上讲,曹魏强蜀汉太多。若平稳发展,蜀汉的命运就是如战国的巴蜀、五代的后蜀一样,最终归顺中原强国。

实力上的差距明显,但是最后弱者取胜的经历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多,就东汉到三国时期就有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是以小博大;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也是以小博大;汉中之战,刘备打败曹操还是以小博大。所以在面对实力差距面前诸葛亮选择以智搏天,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达到改天逆命的效果。

所以说北伐就是为蜀汉赢明天,只有通过北伐才有可能为蜀汉赢得明天。

诸葛亮的北伐:对内安民,对外威慑。

诸葛亮是一个极具才智的人,在蜀汉弱小的情况下,诸葛亮每次北伐基本都是数万人马,对蜀汉而言基本是动用的一半以上的军队。而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样的行军对蜀汉经济损害也是非常大,但诸葛亮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虽然多次对外用兵,却依旧能保证蜀汉的民生。

同时诸葛亮对外用兵能起到非常大的威慑作用,《袁子》中记载“此人(诸葛亮)不亡,终其意志,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魏国)不释鞍。”。诸葛亮的这种威慑使得曹魏从朝堂到郡县,都处在一个高压之下,等到诸葛亮去世,曹魏魏明帝也变得放纵,最后英年早逝。

诸葛亮对外用兵选择的时机也是有讲究,如第一次北伐是蜀汉兵强马壮,刚刚平定南方内乱,而魏国则是疏于防守;第二次北伐是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魏军大举东进,关中兵力空虚等等,所以说诸葛亮北伐并非是年年征战,穷兵黩武,而是审时度势的进行。

姜维的北伐,为了北伐而北伐,最终拖垮了蜀汉。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的政策也有一些改变,总体而言蒋琬是一个治理蜀汉的高手,他能联合各方势力,虽然进行北伐,但是量力而行,也能基本保证民生;费祎是一位聪明的人,他深知自己的能力不及诸葛亮,所以一心治理蜀汉,不进行北伐,但是这也造成了蜀汉军事集团的分裂,最终在费祎被杀之后,北伐势力占据上风。

姜维的全面上台就是蜀汉内部北伐集团的全面上位,在费祎去世的当年,姜维便立即进行北伐。率领数万人出石营,围攻南安,魏国雍州刺史陈泰率军前来救援,陈泰行军至洛门,姜维却已因军粮耗尽而退军。

此后的九年时间,姜维进行了七次北伐,基本上是每年一次,这就是穷兵黩武,蜀汉就是在姜维的连连北伐之中,消耗殆尽,国力大幅下降,最终疲惫不堪。而司马昭借着这个机会,派遣18万大军伐蜀,最终将蜀汉灭亡。

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的共同点都是为了争取蜀汉集团的“明天”,而诸葛亮在争取“明天”的时候,依旧能维持“今天”的生存,但是姜维却在争取“明天”的过程中,忽视了“今天”生存,最终葬送了蜀汉集团的“今天”,这也是诸葛亮北伐与姜维北伐最大的不同。


帝国烽火


刘禅曾经跟诸葛亮说过这样的话:“亚父,人家魏国从来不主动攻伐我们,反倒是我们却屡屡去攻伐他们。”这话其实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错误的,魏国是不曾讨伐蜀国,反而诸葛亮却经常北伐,但诸葛亮并没有错,后来的姜维也没有错,为什么呢?

一、时间对魏国是有利的

赤壁之战后,曹操并没有心急去统一,而是选择了,休战、养兵、屯田,这一招看似是懦弱的行为,但是确实最为高明的一招。因为在当时,魏国的人口有400万,占据最为富庶的中原,蜀国人口90万,在偏远的益州,吴国人口240万,占据江东和荆州,在国力有差距的情况下,魏国选择修生养息,那是因为时间是对魏国有利的,假以时日,魏国定能以一敌二,到那时,就算是再强的谋士,也是无力回天。

二、鸠占鹊巢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比较头疼的,有魏延等荆州派,李严等益州派,还有不少跟随刘备从中原来的中原派,蜀汉政权派系混杂。益州派是属于保守一方,他们就想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并不想去统一,而荆州派和中原派,则想去统一,想回到属于自己的家,此时矛盾已经开始非常尖锐了,但是短时间内,还是不会爆发争斗。所以说虽然现在占据益州,但诸葛亮也好,姜维也罢,都不是益州人,长此以往下去,终究还是属于鸠占鹊巢,所以与其等自己内部出现矛盾,还不如趁现在能经营下去,放手一搏。

三、国小,不战比亡

魏国国虽大,但好战必亡,可恰恰相反,魏国选择积蓄力量,待天下有变。而蜀国呢?国小,不战必亡,魏国每时每刻都在想统一,所以说,蜀国不战,就是坐以待毙,而战,则是主动出击,这样或许还有一丝机会,因为不谋全局则不足以谋一隅。其实刘备在时就看到了这一方面,所以喊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刘备知道,曹操占据中原是天下第一雄主,如果不去跟他争,那么等来的便是灭亡,即使现在自己称王,也不过是死前的回光返照。

诸葛亮、姜维都是顶级的人才,不去休养生息,是因为国力不如魏国,时间对魏国是有利的,而且自己又并非本土士族,是鸠占鹊巢,再拖下去就是内忧外患。不停的北伐,看似是自取灭亡,耗尽国力,但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北伐的话就还有希望图存,休养生息的话,那么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xscg小生草根


三国时期,蜀汉帝国作为三国中最弱小的帝国,他们没有考虑休养生息,积聚国力却频频出手,屡次主动挑起战争向最强大的魏国开战,这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和姜维,都是一时人杰,怎么会不知道好战必亡呢?可是他们面对的局面是不战可能亡的更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曹魏帝国很少主动发起战争,攻打弱小的蜀汉。原因很简单,魏国此时占据中原富庶之地,拥有400万人口,而蜀汉只有90万人口,只占据益州,两个国家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魏国完全不需要发动战争,只要拼命发展经济,经济搞上去了,人口数量增长了,国力自然也就变得更强了。假以时日,必定会把魏国和蜀汉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届时再瞅准机会,必然能够轻松搞定蜀国,这就是实力上的碾压。

所以魏国并不急着进攻敌人,他们只要守住险要的地方,就能够将蜀汉死死的围困在益州。凭借魏国远远超过蜀汉帝国的体量,等曹魏帝国平稳进入发展快车道之后,无论蜀汉还是东吴,都不再是魏国的对手。

因为时间在魏国这一边,随着时间的拖延,曹魏帝国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扩大。

所以同样的道理,姜维和诸葛亮都懂,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打乱魏国的部署,迫使魏国和蜀国交战,使得他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安心发展经济,拉大与蜀汉之间的差距。

对于蜀汉帝国来说,不打,只能是慢性死亡,打,打好了,能够从曹魏帝国身上扯下一块肉来,同时能够减小曹魏与蜀汉帝国之间的差距。可能虽然不会让蜀汉帝国逆风翻盘,但是也能有效地为国家续命,这何乐而不为呢?

诸葛亮在发动北伐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国内经济建设。诸葛亮在世时,蜀汉帝国的经济是持续向好的,并没有因为对外战争而使得民不聊生。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他利用战争来打乱曹魏的部署,停滞敌人的发展,同时在国内大力发展经济,两条腿走路追赶与曹魏之间的差距。

只是像诸葛亮这样的天才实在太少,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帝国就再也没有这样的顶尖人才了,整个国家不可避免地陷入衰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刘备集团内部派系纵横,有东州派,有荆州派,还有本土派。这些人刘备在的时候,有刘备这个大统领,能够有效地粘合住这些不同的派别。刘备死亡之后,派系之间的矛盾就逐渐尖锐起来。

益州派比较保守,他们就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过活,而荆州派和东州派,他们不是本地人士,由于中国人浓厚的乡土情结,他们无时不刻不想着带兵打回老家去,衣锦还乡。

这两方面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愈演愈烈。所以作为外来人的姜维和诸葛亮,发现与其这样慢慢的等待矛盾的爆发,还不如趁着现在有一定的力量,发动战争博一把,扩大地盘,缓解矛盾。

所以作为弱势一方的蜀汉帝国他们必须向强大的敌人发起战争,以此来避免自己的灭亡。


历史评说


三国诸葛亮被称为千古第一相,自比管仲、乐毅,至今仍在成都武侯祠被供奉;姜维是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最高军事将领,是诸葛亮留给刘禅的最大的人才。世人都说诸葛亮事必躬亲,虽有能力,却无发现人才的能力,导致蜀汉从刘备时期有五虎上将,卧龙凤雏,沦落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但是公平的说,姜维绝对不逊于五虎上将任何一人。

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政策,耗尽了蜀国的国力,虽然蜀国口号喊的十分正确“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但是真实原因肯定不仅如此。

首先,蜀国夷陵之战后国力最弱,渴求以攻代守。

据学者考证,蜀国当时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万户,230万人;魏国则有66万户,443万人。蜀国的人口不仅不及吴国一半,甚至连魏国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在这样的实力差距下,如果蜀国采取偏安政策,无异于慢性自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之间的实力差异只会越来越大,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果断出击,通过战争及早和魏国分出高下。

司马懿深知两国的实力对比,因此他坚守不出,任凭诸葛亮的冷嘲热讽,甚至送给他女人穿的衣服,他也不出战,诸葛亮六出祁山只能望着高大的的城墙望洋兴叹!

世人说诸葛亮自持英才,逆天而行,殊不知诸葛亮正是知道老天不站在他的一边,他才要六出祁山,累死在五丈原。

此外,也打算用北伐来转移内部矛盾。

众所周知,刘备是“外来户”,是夺取的刘璋的益州才建立了蜀汉,因此在蜀汉内部一直存在着刘备外来集团和土著集团的斗争,一方以诸葛亮为首,一方以法正为首。两个集团一文一武,互相牵制,在许多政策上都产生了矛盾,最后竟然闹出了诬告诸葛亮谋反的事件,可见那时候双方已经闹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虽然诸葛亮一方一直稳操胜券,但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战争时刻掌握兵权。虽然三国演义说刘备立诸葛亮为托孤大臣,还告诉诸葛亮若刘禅是在无能,可取而代之,把诸葛亮感动的痛哭流涕。但真实的历史是法正才是托孤大臣,人们可能不愿意相信,但是刘备临终前见的最后一人的确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

选择战争是一个无奈的选择,牺牲了无数的蜀国人民的生命,但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的残酷。

最后,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政策,最终被邓艾奇袭,刘禅出城投降,结束了蜀国和魏国的战争,同时也结束了蜀国和魏国人民之间的战争苦难,因此有人说刘禅投降不是懦弱之举,而是心系百姓,这当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实说历史


蜀汉灭亡的关键不在于休养生息还是不停北伐 而在于诸葛亮和姜维设定的目标过于好高骛远:

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第三次设定的目标符合实际而取得成功之外,其余四次北伐都因为目标过于宏大而蜀汉没有足够实力去实现而失败;姜维北伐更是如此。

诸葛亮和姜维的错误就在于:

曹魏比蜀汉国力强太多,但二人都意图以弱势的蜀汉鲸吞魏国的凉州或关中,从而一举改变魏强汉弱的根本形势。

诸葛亮五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的目标:接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夺取整个凉州地区。但事实是:诸葛亮大军也就5-6万人,其中还要分军1-2万给赵军作为疑军吸引曹真兵力,真正跟随诸葛亮北伐的只有3-5万人。仅仅张郃军人数就有5万人。

就算诸葛亮顺利接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诸葛亮也无力守卫三郡。在兵力上,诸葛亮处于劣势,在粮饷输送上,诸葛亮必须依赖汉中运送。

如果诸葛亮仅仅接收靠近祁山的南安郡并以此作为蚕食基地,蜀汉在凉州就站稳了脚跟。

诸葛亮在南安有3-5万兵马,完全可以抗拒张郃的5万军。

第二次北伐的目标:夺取关中。但诸葛亮并没有另外派遣大将单独率军蚕食雍州,而仅仅一路大军,被曹魏军堵在了陈仓,粮尽无功而返。

若诸葛亮派遣魏延等大将出祁山夺取雍州或南安,必然成功夺取,而非让5万大军在陈仓白白被堵。

第三次北伐的目标:夺取武都、阴平。这次诸葛亮自己坐镇,派遣陈式攻打武都、阴平。因为这次目标合适,北伐成功实现目标。

第四次北伐的目标:联合鲜卑柯比能夺取雍州、凉州。这次诸葛亮没有继续扩大第三次北伐的成功,继续第一次、第二次北伐的鲸吞战略,但被司马懿采取步步紧跟的策略耗掉诸葛亮的军粮而失败。

诸葛亮集中兵力和司马懿相对峙,而非分兵夺地。

第五次北伐的目标:夺取关中。诸葛亮这次没有像第二次北伐一样被堵,进入到了关中,不去抢夺长安和潼关,去在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峙,白白浪费这次进入关中的机会。

如果诸葛亮分军攻打长安和潼关,司马懿还能安心和诸葛亮对峙?本来掌握战场主动权的诸葛亮,白白把主动权让给了司马懿。

第四次、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都是因为和司马懿对峙而失败;第一次和第三次北伐都因为分兵而成功,第二次、第四次、第五次都因为不分兵而失败。

这就是诸葛亮的北伐。

姜维的北伐和诸葛亮大同小异。相比诸葛亮,姜维在战略上更差:姜维多次北伐,从来没有想过蚕食夺地,都是在意图鲸吞雍州或凉州。

这就是姜维多次北伐但颗粒无收的原因——比起诸葛亮,姜维更偏向以小博大:

击败曹魏,占领陇山以西的雍凉之地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

重门之策,就证实了姜维以小博大的博弈心理——以少量兵力击败曹魏大军,却忘记关门被夺后士气下降带来的不战而降。

姜维的重门之策,其实和马谡街亭上山驻守策略是一样的,看似万无一失的计策,却忽视士气的影响。

事实是:在蜀汉弱曹魏强的格局下,蜀汉必须北伐,通过北伐达到蜀汉强、曹魏弱的结果,否则蜀汉迟早被灭。

但诸葛亮和姜维北伐鲸吞战略,是蜀汉弱的事实下是不可能成功的。蜀汉只有通过蚕食策略,慢慢扩大自己的土地,才能实现蜀汉夺取雍凉和关中进而一统天下的策略。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导语:

诸葛亮和姜维这一对师徒,几乎成了蜀汉帝国最闪亮的明星。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他们的坚持使得蜀汉一直充满战斗力。

可现在有人提出一个质疑,他们如此睿智的人,难道就没有考虑过穷兵黩武的后果?难道说他们不清楚蜀汉的根基,压根就支撑不住他们这么北伐?

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是相当多余的,因为可以肯定一点,他们在北伐的时候,蜀汉是吃得消的。如果真的吃不消,压根就没有粮草和士兵。

01北伐绝对有足够的粮草和士兵,否则他们不会北伐。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试想一下,蜀汉的百姓如果都已经是饿殍遍地的话,那谁来种粮食?如果说是朝廷一直在压榨老百姓,那么这么多士兵是哪儿来的?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三国志》

要知道这些士兵可都是这些老百姓家里的孩子,他们被征召过去打仗,要是听说自己的父母被朝廷逼死了,他们会怎么想?

这个仗还能打下去吗?日子虽然是艰苦了一点,但是绝对达不到那种支撑不住的地步。吴国的使者说蜀汉的百姓面黄肌瘦,这只是一家之言而已。孙权自己不想着北伐,看到人家北伐他心里还不服气。

这种贬低邻国抬高自己的办法,也真的没谁了。孙权从关羽手里抢夺了荆州的控制权,这里是北伐的最好通道,当年关羽差点就北伐成功了,可是到了孙权手里荆州成了什么?成了一个防守严密,从无进攻的地盘。

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三国志》

如果诸葛亮或者姜维有这么好的地方北伐,至少可以占领一部分中原地盘了。可孙权他什么都不做,还告诉百姓们,蜀汉这么一直北伐,那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我不北伐,那是为了你们好。

从老百姓这个角度去考虑,当然是对的,谁不想要和平呢?可是从君王的角度去考虑,那问题就很严重了,这是偏安一隅的典型表现,也是分疆裂土的分裂行为。

一统天下是诸葛亮和姜维的梦想,他们的梦想不会建立在将蜀汉榨干的基础上。一旦榨干了蜀汉的百姓,其实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只可以说,蜀汉的百姓过得的确不如曹魏和东吴舒服。

02诸葛亮是养精蓄锐以后才发动的北伐。

其实我们细心去读一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就能够发现,诸葛亮北伐之前,曾经做了一系列稳定国政的事情。

在刘备把那个烂摊子交给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心里是没底的。因为南方到处是叛乱,周围的国家对蜀汉的地盘也是虎视眈眈。

这么一来诸葛亮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内部问题。所以诸葛亮一边稳定手里地盘上的军事力量,一边带兵南下制服南蛮王孟获等造反力量。

这么一来蜀汉内部就已经被平定了,内部平定以后,诸葛亮还做了一个工作,那就是招兵买马,准备北伐。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三国志》

政局稳定了,那么百姓的生产力也就恢复了。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种田当然就有了力气。这个时候诸葛亮再招募一帮身强力壮者前去当兵,其实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蜀汉当时的生产力是相当充足的。

蜀汉北伐的兵马也就在十万人左右,多了蜀汉的确承受不起。所以诸葛亮招兵的数目也就是达到这个数就差不多了。

这么一来就给蜀汉内部保留了充足的劳动力,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要上战场,他们在背后发展生产力,也是在帮助诸葛亮打仗。

毕竟任何时候打仗,所依靠的都是粮草。诸葛亮不可能傻到把所有青年劳力都派上战场,到时候连个运粮食的都没有,那不是完蛋了?

03姜维北伐的时候,国力衰弱,可这是北伐的原因吗?

到了姜维北伐的时候,其实情况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为姜维北伐的时候,蜀汉的国力确实一天不如一天,能够供给的粮草也越来越不足。

可是这是北伐的原因吗?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经营,腐败的问题难道就没有?诸葛亮已经去世了这么多年,这个蜀汉帝国还是刚开始那个斗志昂扬的帝国吗?显然不是的。

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完美地把这些原因给忽略了,因为就是有人想要挑姜维的毛病,就是有人觉得北伐曹魏是一种错误。

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维本羁旅讬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三国志》

除了朝廷的腐败,官员的无能其实也是一个原因。当时的蜀汉帝国实力已经比不上过去,而且曹魏和东吴人口是蜀汉的好几倍,生产力自然也要比蜀汉强大好几倍,这能比吗?

所以有人跳出来说,蜀汉就是自不量力,是分裂的罪魁祸首,就应该投降曹魏配合一统。这简直就是键盘大侠们的典型思维,要这么说的话,曹操才是分裂的罪魁祸首,因为曹操不带兵讨伐董卓,人家东汉本来就是完整的一体,董卓统治之下难道不是统一的吗?

努力奋斗被人冠上了这样的头衔,其实是对奋斗者的一种侮辱。你家里很穷,难道就甘心一辈子过着穷苦的日子,就不想着出去打工挣钱了?当然不是,人往高处走,哪怕只走了那么一点点,我也佩服你。

最怕就是那些整日里大道理千万遍,可就是不懂得什么叫奋斗的人。比如说谯周,他的确有助于三国一统的局面,可是他对不起诸葛亮,对不起刘禅,拿了这么多年人家的工资,最后却做出了出卖人家的行为。

总结:诸葛亮和姜维都是审时度势之人,不会穷兵黩武。

为什么要北伐?难道是因为喜欢打仗所以北伐吗?当然不是,因为诸葛亮和姜维心目中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远景,那就是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诸葛亮这么想是因为答应了刘备,姜维这么想是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遗志。什么叫做传承?这就是传承的典型代表。

所谓传承不是把你的钱留给你的子孙,而是把你的思想,能够传递下去。愚公有一句话说的不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虽然说得有点绝对,可不能拿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要求愚公,愚公的话显然是一种传承的代表。

刘备、诸葛亮、姜维这么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思想,那就是渴望一统天下,恢复汉室江山的思想。而不是谋朝篡位,整日里就想着自己既得利益的司马懿、司马昭和司马炎祖孙三人。


江湖小晓生


谁都想休养生息,问题是你得有那个休养生息的环境,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一定会按照刘备的遗志去不断北上伐魏,试图统一天下,复兴汉室的。

首先刘备托孤时已给诸葛亮交待了一定要北上讨伐魏国,达到统一三国的目标;诸葛亮作为古代忠臣的杰出代表,他不会贪图安逸,荒废统一大业的。

其次三国中魏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吴国具有长江天险,有地利优势,蜀国实力最为弱小,如不坚持北伐,势必会被魏国所灭,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进攻,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以图蜀国自保。

第三是蜀国建立初期三股势力交错,人心叵测,政局不稳;所以就得齐心协力一致对外,以缓和内部阶级矛盾,凝聚人心。

事实证明在主动北伐和不断进取中,蜀国国运得以延续了好几十年,诸葛亮死后姜维也是坚持北伐达十一次之多,这么做也是为了完成刘备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历史鉴春秋


其实,诸葛亮和姜维,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北伐,没有选择休养生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古代士人讲究良禽择木而栖,所谓良禽即人才,木即君主,也就是说,人才会选择贤明的君主依附。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就是因为刘备认可他的隆中对,他觉得他的隆中对只有在他依附刘备后才能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没有选择曹魏,没有选择东吴,却选择了势单力薄的刘备的主要原因。

那么,北伐其实就是刘备在蜀汉站稳脚跟后,诸葛亮想要实现的第二个抱负。姜维是诸葛亮的徒弟,徒弟去尽力实现师傅的人生抱负,合情合理。

人活着是为什么,主要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诸葛亮和姜维不停地北伐,第一个原因就是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二、实现君主的人生抱负。

其实,说白了,北伐不光是诸葛亮自己的抱负,刘备、刘禅实际上都是希望北伐能够成功的,毕竟有哪一个帝王不希望自己能统一全国呢?

所以,诸葛亮姜维北伐,其实也是为了实现君主的政治抱负。



三、团结蜀汉民众,转移国内矛盾。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儿的,蜀汉内部矛盾也从未停歇。尤其是刘备白手起家,鸠占鹊巢,对于老百姓没关系,因为谁主政都一样,但对于大姓世族,则是要分个亲疏远近的,刘备一个外来人多了权,蜀汉内部矛盾可想而知。


为了团结民众,转移国内矛盾,对外发动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选择,同时打仗也能拉起民众对敌国的仇恨,自然就达到了团结民众的目的。

四、面对强大的曹魏,蜀汉只能通过以攻为守的战略来防御曹魏。

曹魏之所以能逐渐强大并吞并蜀汉和东吴,曹操修养生息的政策着实是立了大功的。曹魏能进行修养生息,因为地大物博,而蜀汉不行,国小地狭,假若蜀汉让曹魏缓过了气来,曹魏举国南下,蜀汉必定早亡。

所以,蜀汉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疲敌之策,不断地骚扰曹魏,使其国内始终不得太平,也就始终腾不出手来攻打自己。

这个阴谋最后还是被司马懿发现了,所以诸葛亮越是想速战速决,司马懿就越是坚守不出。你今天占我几座城池,明天你退兵了我再夺回来,我边境几座城池任你骚扰,但国内绝大部分地区正常修养生息。不久,蜀汉国力就渐渐有些不支了。

蜀汉对曹魏使的这个疲敌之策,其实最终拼的还是国力,所以说,蜀汉最后失败就失败在了和曹魏国力的比拼上。



最后,说句公道话,如果不是诸葛亮和姜维不停地北伐,蜀汉恐怕要早亡几十年。


史海钩沉


因为形势所迫。蜀汉不同于魏国和东吴。刘氏集团并没有魏国的统一稳定的政治,也没有东吴肥沃的土地经济。刘氏集团是外来集团,而且内部承认体质只有宗亲。所以哪怕是诸葛亮,也只能不断地通过战争等显示自我价值,如果在此集团失去作用,就回被集团内部排挤,甚至有被罢免的风险。还有就是不断地北伐战争,是刘氏集团的特色宣传手段。在没有优势的企业文化之中,刘氏集团通过战争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自我的政治主张。不断地争斗,使得其它统治区域的百姓知道自己是才是真正的正统,所谓的出师有名。这样就从侧面抨击了魏国的统治站不住脚,获得相应的政治优势。此外,通过战争可以加大自身在刘氏集团内部的话语权利,因为只有手中有刀戈,才是真正的实力。通过北伐,诸葛亮集团夺取了蜀汉大部分兵权,姜维是聪敏的。通过跟随诸葛亮,顺利的接下了蜀国后期军政要务,可谓赚的盆满钵满。所以越是顶级越会做看起来愚蠢的行为,不但满足自己功名,也满足了自己的私欲和政治目的。


战地记者KZA111


魏吴蜀三国中,魏国势力最大,不论是人口、占地以及经济势力,都是不折不扣的老大。东吴次之,但经济富裕,政通人和。

蜀国的实力最弱,虽然称为“国”,实际上只是占据了当时益州、以及云贵部分地区。按理说,蜀汉政权应该满足于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安安心心偏居西南,为什么要耗尽国力、数次北伐?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北伐是蜀国的基本国策。诸葛亮在其著名的《隆中对》中,就就明确提出,要占据荆州和益州,“只待天下有变”,向宛、洛进军。诸葛亮执掌蜀国实际政权后,始终期望实现其年轻时候的抱负、志向。加之其在蜀国政坛的独一无二地位,而其主导的北伐国策始终没有人提出异议,哪怕是在其姜维继承其遗志后,仍然影响深远。

二、北伐给予了蜀国存在的法理性。长期以来,蜀汉政权一直以对东汉王朝的继承为政权合理性,“匡扶汉室”是其凝聚各方力量、建设强大政权的对外口号。如果没有北伐,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政权存在的理论基础、人心基础都将不复存在。

三、北伐目的实际上争夺生存空间。客观地理环境造成蜀国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史书所载“益州疲弊”,实际也反映了蜀国必须出兵的必要性了。纵观诸葛亮、姜维的数次北伐,其基本目标不是攻入长安、灭亡曹魏;反而都是直指陇右,掠夺资源。由此可以看出蜀汉政权希望能够占据陇右的人口资源以及战略物资资源。

四、北伐是转移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当时的蜀国政权是由三股力量组成的:刘备亲信的荆州集团、刘璋旧部的东州集团、本土士族的益州集团。这三股力量是不平衡,特别是荆州集团长期把持朝政,对本地益州集团的长期打压,在刘备时候还算稳定。到了诸葛亮、姜维主政的时候,只有采取对外战争以攻为守来转化三股力量的不平衡。

五、北伐也有较好的国际背景。彼时,魏国曹丕上台后内部一直不是很稳固,曹彰和曹植的部众和亲信一直虎视眈眈,使曹丕无暇对外施政。而蜀吴两国重新结盟后,使魏国面临两面作战的境地,北伐一直处于有利时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