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石首魚”號遭日艦反擊,被連續轟炸17個小時

1944年1月底至2月,美海軍潛艇“石首魚”號到中國東海執行作戰巡邏任務。其間,“石首魚”號先後遭遇兩支龐大的日軍水面護航編隊。在對日軍編隊實施近距離襲擊時,遭到敵方的瘋狂反撲。日軍護航軍艦將“石首魚”號長時間困於水下,投下了大量的深水炸彈,並企圖炸沉“石首魚”號。

克弗維爾少校警告艇員們:“我們必須上浮”。誰都知道,一艘裝備有各種艦炮的敵方水面驅逐艦,遲早會將一艘水下潛艇擊毀;就算不擊毀,連續不斷投下的深水炸彈,也會將“石首魚”號的艇殼撕裂。


“石首魚”號遭日艦反擊,被連續轟炸17個小時


但是,要脫離險境又談何容易?經過長時間的轟炸,爆炸攪起的各種沙石和泥漿,以及潛艇自身的震動,已使潛艇陷入海底深達約4米。要脫離險境,首先必須讓潛艇從海底的泥坑裡出來。命令下達後克弗維爾少校馬上來到控制室,命令將控制室的滲水全部泵送出去,這樣“石首魚”號才能啟動。

但是,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又出現了。由於空氣洩漏,導致艇內氧氣艙的氧氣已嚴重不足,艇員隨時會遇到生命危險。而且,潛艇已在水下呆了14個多小時,如果不能及時擺脫淤泥的控制,浮出海面,艇員將會全部悶死在深海里。


“石首魚”號遭日艦反擊,被連續轟炸17個小時


最終,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經過長達5個小時的艱苦努力後,“石首魚”號終於幸運地脫離了“苦海”,從深海淤泥中擺脫出來。

從淤泥中擺脫出來並沒有馬上讓“石首魚”號擺脫死亡的威脅。“石首魚”號控制室內的大多數儀器由於轟炸所產生的震動,幾乎都失去了功能。而且,由於各個艙室間的漏水不同,導致各個艙室的重量失衡,嚴重傾斜,艇首直往上衝。如果就這樣上浮海面,必然第一時間就被海面上守株待兔的驅逐艦發現,從而用炮火將其擊沉海底。克弗維爾少校可不願冒這個險,這樣做的代價實在太大了,誰都支付不起!

在富有海底操縱經驗的艇員的齊心努力下,最終“石首魚”號得以恢復平衡並靜靜地呆在深海里,等待時機浮出海面。這時的敵艦好像已經知道“石首魚”號準備要浮出海面一樣,朝著“石首魚”號的方位又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彈,差點兒就將“石首魚”號擊沉海底。

“石首魚”號可不敢輕舉妄動,又在海底下呆了2個多小時,並採取各種儘可能的規避性機動,以免遭到深水炸彈的致命打擊。同時,利用已嚴重損壞但勉強還可以使用的設備監控驅逐艦的動靜,一直等到天完全黑了下來。最終,晚上21時,“石首魚”號才敢冒險浮出海面,同時儘可能採取隱蔽的戰術,以免暴露自己的位置。

“石首魚”號遭日艦反擊,被連續轟炸17個小時


上浮過程中,克弗維爾少校觀察到有股強大的水流,馬上命令舵手操縱“石首魚”號直接進入這股水流裡面,充分利用這股水流,使空氣洩漏產生的氣泡或洩漏的燃油隨著水流被遠遠地拋在海面上,不致於讓敵艦輕易發覺。

“石首魚”號最終成功浮到海面的時候,克弗維爾少校還是心有餘悸,不敢十分肯定已成功擺脫了敵艦。因為在那時,即使打開控制塔的艙口蓋也是極其冒險的一種做法。由於沒有可以發揮作用的儀器測量空氣的壓力,要使艙內的空氣壓力與外面的壓力達到平衡是非常困難的,只能憑經驗行事。在艙口室慢慢開啟時,外面突然冒進來的空氣導致控制塔內馬上變得煙霧繚繞。這時,瞭望員馬上跑上來,向四周進行掃瞄,令人欣慰的是,四周漆黑的海面上,一艘水面艦艇也沒有,只有黑成一團的東海。

“石首魚”號終於逃脫了。全艇人員終於得以大鬆了一口氣。“石首魚”號在東海海底被敵艦連續定點轟炸長達17個小時之後,最終得以僥倖逃脫。

(喜歡請加關注!殺紅眼的“石首魚”號還將遭到日艦的攻擊,精彩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