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妈妈,小明打我!那你也打他呀,这样以牙还牙的教育方式对吗?


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欺负了,被小朋友打了,家长的处理方式和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加影响孩子的性格。

妈妈,小明打我!那你也打他呀,这样以牙还牙的教育方式对吗?


这不我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昨天下午到同学家参加他儿子生日宴,下午同学把儿子接回家就听到他儿子给妈妈告状:

“妈妈,魏小明今天用拳头打我。”

“你不知道打他吗?你屁用!”同学听后气冲冲地对儿子没好气的吼道。

我赶紧给同学使了一个眼色,让她不要用这种表情、语气、方式对待孩子的告状。

妈妈,小明打我!那你也打他呀,这样以牙还牙的教育方式对吗?


我又赶紧地把小家伙喊到我身边,蹲下去把他抱在怀里,一边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一边跟他说:

“你们班魏小明打了你是吧!我知道了,他打你哪里了,疼吗?我理解你!小明动手打人不对!你们都是同学,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如果他打你,你要学会保护自己,要告诉他不能打人,并要告诉老师,你不能再去打他好吗”!

小家伙说:“阿姨,我没有打他,他打我的时候,我也躲闪了的。”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阿姨喜欢你,阿姨为你感到自豪,你真懂事。”我安抚了孩子并表扬了他。

现在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宝宝,家长们对孩子的态度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所以都非常的宠爱自家的孩子,如果听到自家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打了,心里就有1000个的不高兴和不乐意,就有一种必须要打回去的报复的心理,这样才觉得扯平了,自己的孩子才不会吃亏。

妈妈,小明打我!那你也打他呀,这样以牙还牙的教育方式对吗?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家长,心里只想着孩子不能吃亏,孩子被打了就本能地控制不了情绪极度生气,教育孩子不顾后果,采用“以牙还牙”的方式来处理。

实际上家长的这种心理,是非常不好的,特别是对幼小的孩子,他们未来的世界观,会有极其不好的影响。

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学校都是集体生活,同伴之间在所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家长要认真分析,认真引导,让孩子正确认识摩擦隔阂的是非曲直。

对于小伙伴之间意见不和发生的争执,打打闹闹,或者在游戏中玩耍中无意发生的打伤,又或者是偶尔性的打骂,这类情况的矛盾,家长教育孩子要给予对方多些包容与理解,不要太较真,只要对方道歉了,就让事件愉快的结束。

但对于这一类型幼儿攻击:

如有个别孩子经常性地动手打人,每次说教都无动于衷;

自己主动有意攻击,还不认错的,也不道歉的这样的孩子;

孩子喜欢打人,家长从不认真管教,甚至还包庇说孩子年龄小;

这类型的,让自己的孩子第一学会保护自己,远离这类孩子,尽量不跟这样的孩子一起玩。

俗话说得好:“惹不起躲得起”!日常教育孩子少跟这类孩子玩。

妈妈,小明打我!那你也打他呀,这样以牙还牙的教育方式对吗?


也可教育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受到这类“侵袭”时,要孩子厉正严辞地警告对方:不许打人,下不为例!不然你会受到惩罚的。

这种情况不能让孩子一味的忍让,

一定要孩子即不怕事也不惹事,觉得父母能保护自己,父母教育的方法自己也能保护自己,从而心理阳光而又健康,不会胆怯的,并具有正义感。

对于孩子在幼儿园期间被其他孩子打了,只要没有安全隐患造成,不要“上纲上线”,这对孩子的交际能力的发展不利。而且不仅大人之间伤了和气,孩子也会结下不解之缘。

记得我刚上班时,大班有2个男孩一个阿敏,一个叫阿勇,两个孩子特别喜欢在一块玩,但也特别喜欢打闹。一次阿勇因跟阿敏争抢玩具,把阿敏的胳膊咬了一个大大的牙齿印,阿敏的父母看到后心疼的不得了,所以在放学接孩子的时候,把阿勇大声训斥了一顿,阿勇当时被吓得不得了,大声的“哇哇”直哭,阿勇的父亲来接的时候,看到自己儿子在哭,了解到是被阿敏父亲吼哭的,吓唬哭的,非常激动,两个父亲在幼儿园外为了孩子的事情大打出手......。

妈妈,小明打我!那你也打他呀,这样以牙还牙的教育方式对吗?


你说这样的父母能给孩子良好的榜样吗?都太“护犊子”了,采取的方式极为粗暴,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抹上了一层不明不白的阴影,两个孩子至此很少在一起玩,听说现在已经步入而立之年了,两个男孩也从不交往,他们两家一直都因那件事耿耿于怀。

孩子如果受到欺负,在幼儿园被打了,做家长的要关心和呵护孩子,

但绝不能问责,更不能让孩子打回去,不能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要教育孩子遇到问题寻求帮助,保护自己,家长的解决方式影响孩子的未来。



我是李华园长,1988年从事幼儿教师工作,1996年担任幼儿园园长来,一直激情满满地工作在幼儿园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如果您要咨询育儿问题,李华园长会第一时间答疑解惑!请关注李华园长让我们一起成为育儿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