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你還在每天聽樊登讀書、喜馬拉雅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慢慢在進入線上知識付費時代,你想學任何東西都可以在網上報各種培訓班,有各種資格證的、茶藝、心理學、演說、營銷等等,應有盡有。對於這種情況,貓貓暫時不做評價,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討的是如今很多大學生、職場人士、辣媽們比較喜愛用的幾款聽書類的APP:

樊登讀書會、喜馬拉雅、得到。

你還在每天聽樊登讀書、喜馬拉雅嗎?

無獨有偶,聽書節省了我們學習的時間成本,擴充自己的知識含量,學習到很多平常學不到的內容。上班族可以利用通勤時間來學習,可以聽到很多管理的方法;辣媽可以學到很多如何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學生可以聽到很多專業領域外實用的內容,對以後步入職場做準備……

這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我們可以享受這個時代帶來的便捷,但是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現在還有多少人能沉下心來看書、讀書?知識的獲取變得方便、知識可以通過付費獲取,你想要什麼只需要花點錢就可以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甚至把這種方式當成一種炫耀,因為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在“學習”,“學習就值得表揚”。

你還在每天聽樊登讀書、喜馬拉雅嗎?

今天想和大家探討這個問題,並不是說貓貓覺得不好,相反,我很喜歡這些APP,我自己辦了樊登讀書會的VIP,聽了也有半年時間,聽了30多本書,也參加了幾次樊登讀書的線下書友會;也經常在喜馬拉雅聽書,聽了有20本左右。我會發現一個問題:聽書的多了,但是看書的人少了!

你還在每天聽樊登讀書、喜馬拉雅嗎?

很多人現在都把聽書當成一種習慣了,慢慢的已經忘記還有看書、讀書了,大家有時間可以去觀察現在的書店除了買複習資料、考證資料的人,還有多少人?很多人覺得我聽書就是看書,都是一樣啊!不!聽說和看書絕對是不一樣!書有很多,箇中內容千差萬別但可能都很精彩,讀書就是感受這種精彩。但聽書因為自己是被動的接受,往往在聽書的過程中腦子已經開小差了,就像老師在講課,學生卻已經走神了。加之聽書的生硬缺乏感情色彩,也會影響聽著對內容的激烈程度。人可以通宵讀書,但人要是通宵聽書,恐怕怎麼睡著的聽到哪裡了都記不清楚了。還有一定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也可能與貓貓的職業有關,貓貓是做企業培訓的,培訓講師最重要的一點除了自己的表達能力之外,就是講師個人的思維邏輯能力!聽書是很難讓你有一個強大的思維邏輯,因為聽書的記憶比看書容易遺忘的更快,聽別人說的都是別人的觀點,是無法像看書那樣慢慢品爵、慢慢研究、慢慢積累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一個“邏輯”。

你還在每天聽樊登讀書、喜馬拉雅嗎?

所有,如果你想要提升你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知識儲備,這些是聽書很難達到的。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俗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任何學習類的APP如果你把它當做輔助你學習成長的工具那麼你將會受益匪淺,如果你過分依賴,那麼你會慢慢的失去個人思考、個人總結無法得到更高的提升。現在貓貓就會把這類APP當成小時候讀書用的“字典”一樣,真正要學的,還是各種各樣的“課本”。

如果您覺得貓貓寫的不錯,請點個贊關注,貓貓會一直和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