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2020-2025年中国基金会运作情况与治理模式分析报告


2020-2025年中国基金会运作情况与治理模式分析报告


自1981年以来,中国基金会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在这三十多年间,基金会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1981年至1995年间的缓慢发展期、1995年至2004年的平稳过渡期和2004年以后的加速发展期。尤其是进入到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并于同年6月1日起实施。由此,中国迎来了民间公益基金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基金会数量开始出现高速增长。

中国社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创新活跃期,慈善事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并被定位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捐赠方的慈善资源供给越来越多,释放潜力依旧巨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亿万富豪的数量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众多知名富豪都已经在过去几年间成立了基金会或亲自参与慈善事业。同时,伴随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公众得以更容易地了解慈善和参与慈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生效,将中国基金会行业带入新的发展阶段。《慈善法》对基金会的发展也必将带来深刻的影响。

《2020-2025年中国基金会运作情况与治理模式分析报告》利用中经未来长期对基金会跟踪搜集的一手数据,从行业的高度全面而准确的构建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基金会的发展概况、基金会的运作情况、基金会的发展环境、国外基金会发展经验借鉴、公募基金会的发展状况、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状况、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状况、企业基金会的发展状况、领先基金会运作情况以及基金会公信力建设等等。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是政策全面、数据详实、分析专业。报告通过大量的市场监测数据,深入并客观地剖析当前中国基金会的运行态势及存在问题,是基金会、基金会相关企业、基金会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全面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做出正确管理决策的必备参考。


目 录

前 言 4

第一章 中国基金会发展概况分析 28

第一节 基金会的定义与分类 28

一、基金会的定义 28

(一)大陆法系的定义 28

(二)英美法系的定义 28

(三)中国基金会的定义 29

二、基金会的分类 29

(一)美国基金会的分类 29

(二)中国基金会的分类 30

三、中美基金会的比较 31

第二节 基金会的基本概况介绍 33

一、基金会的基本概况 33

(一)基金会的起源 33

(二)基金会的特征 33

(三)基金会的功能 34

二、基金会的职能分析 35

(一)基金会的业务职能 35

(二)基金会的社会职能 35

三、基金会的发展路径 36

(一)基金会的运作类型 36

(二)基金会的发展路径 36

第三节 基金会的发展规模分析 37

一、基金会的发展规模分析 37

(一)基金会数量增长情况 37

(二)基金会原始基金规模 38

(三)基金会的净资产总量 40

(四)基金会活动领域分布 42

(五)基金会区域分布情况 43

二、全国基金会人力资源分析 44

(一)基金会专职人员人数 44

(二)基金会职员地域分布 45

(三)慈善学专业教育情况 46

三、2019年度公益关键词盘点 48

第二章 中国基金会运作情况分析 53

第一节 基金会的经营情况分析 53

一、全国基金会收入情况分析 53

(一)全国基金会收入总量 53

(二)全国基金会收入结构 54

(三)全国基金会投资收益 55

(四)全国基金会捐赠收入 57

(五)全国基金会境外捐赠 58

(六)各地接收社会捐赠款物 58

二、全国基金会支出情况分析 59

(一)全国基金会支出总量 59

(二)基金会公益支出情况 62

(三)基金会工资福利支出 63

三、基金会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63

(一)中基透明指数FTI解读 63

(二)全国基金会FTI得分情况 65

(三)全国基金会FTI区域分析 66

(四)全国基金会透明度细分情况 66

(五)FTI满分基金会情况分析 67

第二节 部分省市基金会发展分析 68

一、北京市基金会的运作情况 68

(一)北京市基金会的数量统计 68

(二)北京市基金会的净资产排名 68

(三)北京市基金会捐赠收入排名 68

(四)北京市基金会投资收益排名 69

(五)北京市基金会公益支出排名 70

二、上海市基金会的运作情况 70

(一)上海市基金会的数量统计 70

(二)上海市基金会的净资产排名 71

(三)上海市基金会捐赠收入排名 72

(四)上海市基金会投资收益排名 72

(五)上海市基金会公益支出排名 73

三、浙江省基金会的运作情况 73

(一)浙江省基金会的数量统计 73

(二)浙江省基金会的净资产排名 74

(三)浙江省基金会捐赠收入排名 74

(四)浙江省基金会投资收益排名 75

(五)浙江省基金会公益支出排名 76

第三节 基金会营销困境及对策 77

一、基金会营销面临的困境 77

(一)基金会营销的基本概念 77

(二)基金会营销的发展现状 78

(三)基金会营销面临的困境 80

二、基金会营销困境的成因分析 84

(一)组织外部环境的制约 85

(二)基金会内部治理缺陷 90

三、基金会营销困境的对策建议 94

(一)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94

(二)变革基金会内部治理 97

第四节 中国网络捐赠发展分析 101

一、中国网络捐赠发展概述 101

(一)网络捐赠发展历程分析 101

(二)网络捐赠平台发展现状 102

二、主要网络捐赠平台分析 104

(一)阿里巴巴平台 104

(二)新浪微公益平台 105

(三)腾讯平台 105

(四)E公益平台 106

(五)易宝公益圈 106

(六)百付宝爱心捐赠平台 107

三、网络捐赠参与主体分析 107

(一)网络捐赠的核心人群 107

(二)网络捐赠的捐赠习惯 109

(三)公益机构网络筹款表现 110

四、网络捐赠主要特征分析 112

(一)网络捐赠平台参与广泛 112

(二)最重要的公众募款通道 113

(三)降低公益机构募款成本 114

(四)倒逼公益机构自我提升 115

五、网络捐赠发展趋势分析 115

第三章 中国基金会发展环境分析 119

第一节 基金会的政策环境分析 119

一、基金会主要政策与规划 119

(一)基金会主要政策解读 119

(二)基金会相关发展规划 123

(三)基金会相关法律制度 126

二、基金会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 127

(一)基金会的税收优惠 127

(二)捐赠者的税收优惠 128

(三)受益人的税收优惠 128

(四)相关主体的税收优惠 128

第二节 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分析 130

一、中国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分析 130

(一)基金会捐赠税前扣除规定 130

(二)基金会的税前扣除的比例 130

(三)基金会商业行为税法规定 131

(四)对基金会税收征管的规定 132

二、美国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分析 132

(一)美国基金会税收优惠制度 133

(二)关于私人基金会的特殊规定 133

(三)对基金会商业行为的税法规制 136

三、德国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分析 137

(一)德国基金会税收优惠制度 137

(二)对基金会商业行为的税法规制 138

四、日本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分析 138

(一)日本基金会税收优惠制度 138

(二)对基金会商业行为的税法规制 139

五、台湾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分析 139

(一)台湾基金会税收优惠制度 139

(二)对基金会商业行为的税法规制 139

六、完善中国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议 140

(一)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40

(二)境外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的借鉴 143

(三)完善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的原则 145

(四)完善基金会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议 147

第三节 基金会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153

一、中国基金会监管的相关法律制度 153

(一)政府监管制度 153

(二)内部监管制度 155

(三)社会监管机制 156

二、中国基金会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57

(一)双重行政管理模式 157

(二)税法监管制度乏力 159

(三)内部监管机制不足 160

(四)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161

三、西方基金会监管机制分析 163

(一)美国基金会的监管机制 163

(二)德国基金会的监管机制 167

(三)西方基金会监管机制的启示 168

四、完善中国基金会监管制度的建议 170

第四章 国外基金会发展经验借鉴 174

第一节 美国基金会发展状况分析 174

一、美国现代基金会的缘起 174

(一)现代基金会的文化基础 174

(二)现代基金会的经济基础 175

(三)现代基金会的制度保障 176

二、美国各类基金会发展分析 177

(一)美国家族基金会发展分析 177

(二)美国社区基金会发展分析 179

(三)美国企业基金会发展分析 181

三、美国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经验及启示 185

(一)美国基金会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 185

(二)国税法对基金会信息披露的规定 185

(三)会计准则对基金会信息披露的要求 186

(四)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做法 186

第二节 国外基金会治理结构分析 190

一、基金会治理结构相关概述 190

(一)与商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相似性 190

(二)与商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性 191

二、国外基金会治理结构分析 193

(一)美国基金会治理结构分析 193

(二)英国基金会治理结构分析 194

(三)德国基金会治理结构分析 195

(四)日本基金会治理结构分析 196

三、完善中国基金会治理结构的建议 198

(一)基金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198

(二)完善基金会治理结构的建议 203

第三节 境外基金会税收经验借鉴 209

一、美国基金会相关税收制度的借鉴 209

(一)美国基金会自身税收优惠借鉴 209

(二)基金会捐赠人的税收优惠借鉴 210

(三)遗产税赠与税促进基金会发展 210

(四)美国基金会的税收管理的借鉴 211

二、英国基金会相关税收制度的借鉴 211

(一)英国基金会自身税收优惠借鉴 211

(二)基金会捐赠人的税收优惠借鉴 213

(三)英国基金会的税收管理的借鉴 213

三、台湾基金会相关税收制度的借鉴 213

(一)台湾基金会自身税收优惠借鉴 214

(二)基金会捐赠人的税收优惠借鉴 214

(三)台湾基金会的税收管理的借鉴 214

第五章 公募基金会发展状况分析 216

第一节 公募基金会基本概况介绍 216

一、公募基金会相关概述 216

(一)公募基金会的定义 216

(二)公募基金会的分类 216

(三)公募基金会的特点 217

(四)公募基金会的定位 218

二、公募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218

(一)公募基金会的发展历程 218

(二)公募基金会的发起成立 219

(三)公募基金会的人力资源 219

(四)公募基金会理事会制度 220

三、公募基金会的运作情况 220

(一)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变化 220

(二)公募基金会净资产排名 221

(三)公募基金会捐赠收入排名 222

(四)公募基金会公益支出排名 222

(五)公募基金会FTI走势分析 223

第二节 公募基金会运营管理分析 224

一、公募基金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224

(一)公募基金会的管理模式分析 224

(二)公募基金会运营管理存在问题 224

(三)公募基金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 226

二、公募基金会创新运营管理的模式 230

(一)基金会运营模式创新的前提条件 230

(二)公募基金会创新运营管理的模式 232

三、公募体育基金会发展状况分析 236

(一)公募体育基金会的基本状况 236

(二)公募体育基金会的募资渠道 237

(三)公募体育基金会的运营效率 239

(四)公募体育基金会的收支状况 240

(五)公募体育基金会存在的问题 241

(六)公募体育基金会的发展对策 241

第三节 公募基金会信任危机分析 242

一、公募基金会信任危机的概念 242

(一)公募基金会信任的概念 242

(二)公募基金会信任危机的概念 242

二、郭美美事件对公募基金会的影响 243

(一)"郭美美事件"的发展回顾 243

(二)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的原因 244

(三)事件对公募基金会问责的影响 247

(四)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问卷调查 249

三、公募基金会信任危机的原因分析 257

(一)公募基金会信任危机的外部原因 257

(二)公募基金会信任危机的内部原因 264

四、公募基金会公信力建设的经验借鉴 267

(一)中美基金会管理体制的比较 267

(二)香港红十字会的运作经验借鉴 269

五、解决中国公募基金会信任危机的对策 271

第六章 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状况分析 276

第一节 非公募基金会的基本概况 276

一、非公募基金会相关概述 276

(一)非公募基金会的概念 276

(二)非公募基金会的特点 276

(三)非公募基金会的发起成立 277

二、非公募基金会的缘起和传承 278

(一)非公募基金会缘起与发展 278

(二)非公募基金会的文化传承 279

三、非公募基金会的社会责任 279

(一)非公募基金会行业内责任 279

(二)非公募基金会行业外责任 280

四、非公募基金会的行业使命 281

(一)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个体使命 281

(二)美国同类型基金会个体使命 281

(三)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行业使命 282

第二节 非公募基金会的运作情况 284

一、非公募基金会的运作情况 284

(一)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变化 284

(二)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特点 285

(三)非公募基金会的项目运作 286

(四)非公募基金会的FTI走势 286

二、非公募基金会的排名情况 288

(一)非公募基金会净资产排名 288

(二)非公募基金会捐赠收入排名 288

(三)非公募基金会公益支出排名 289

三、非公募基金会存在的问题 289

(一)内部建设的提升问题 289

(二)法律制度的健全问题 290

四、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困境 291

(一)非公募基金会内部治理困境 291

(二)非公募基金会专业化发展困境 292

(三)非公募基金会的独立性问题 293

(四)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制度困境 294

第三节 非公募基金会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296

一、非公募基金会与政府的关系 296

(一)美国基金会与政府的关系 296

(二)中国基金会与政府的关系 297

二、非公募基金会与营利部门的关系 298

(一)美国基金会与营利部门的关系 298

(二)中国基金会与营利部门的关系 299

三、非公募基金会与第三部门的关系 300

(一)美国基金会与第三部门的关系 300

(二)中国基金会与第三部门的关系 301

第四节 中美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比较 303

一、中美基金会信息披露法律规范体系比较 303

(一)中国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规范 303

(二)美国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规范 303

(三)中美法律规范体系比较的启示与借鉴 304

二、中美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法律规范内容比较 305

(一)信息披露原则比较 305

(二)信息披露义务主体比较 306

(三)信息披露范围比较 307

(四)信息披露方式比较 308

(五)信息披露法律责任比较 309

(六)法律规范内容比较的启示与借鉴 310

三、中美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监督机制比较 312

(一)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督比较 312

(二)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的行业自律比较 314

(三)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比较 315

(四)信息披露监督机制比较的启示与借鉴 316

第七章 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分析 317

第一节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基本概况 317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相关概述 317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定义 317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宗旨 317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特征 318

二、各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起源 319

(一)英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起源 319

(二)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起源 320

(三)中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起源 321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成立的意义 322

(一)教育基金会在高校中的作用 322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成立的意义 324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成立的必要性 325

四、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管理比较 326

(一)中国高校基金会投资管理现状 326

(二)牛津大学基金会投资管理分析 327

(三)耶鲁大学基金会投资管理分析 328

(四)多伦多大学基金会投资管理分析 329

第二节 美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状况 330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状况 330

(一)美国高校基金会的历史 330

(二)美国高校基金会的现状 332

二、耶鲁大学教育基金会分析 332

(一)耶鲁大学基金会捐赠来源 332

(二)耶鲁大学基金会捐赠项目 333

(三)耶鲁大学基金会捐赠政策 333

(四)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管理 334

(五)"耶鲁明天"项目筹款情况 335

三、美国大学基金会的信息披露制度 339

(一)美国大学基金会的信息披露制度 339

(二)印第安纳大学基金会的披露状况 341

(三)美国大学基金会披露制度的启示 343

第三节 中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状况 346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概况 346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业务范围 346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初始规模 346

(三)高校教育捐赠社会环境分析 347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运作情况 347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数量变化 348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资产总量分析 348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资产规模分布 349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各项指标排名 350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净资产排名 350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捐赠收入排名 350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公益支出排名 351

四、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分析 351

(一)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宗旨 351

(二)清华大学基金会的捐赠来源 351

(三)清华大学基金会的捐赠项目 352

(四)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管理 352

五、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比较 353

(一)教育基金会捐赠文化的比较 353

(二)教育基金会政策法规的比较 354

(三)教育基金会管理体制的比较 356

(四)教育基金会募捐机制的比较 357

(五)教育基金会资金运作的比较 358

(六)教育基金会监督机制的比较 359

第四节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筹资机制 360

一、信任是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的基础 360

(一)以情感为基础的信任 360

(二)以制度为基础的信任 361

二、社会网络是教育基金会筹资的平台 362

(一)以校友为主体的网络 362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网络 362

(三)以院系为主体的网络 362

(四)以公众为主体的网络 363

三、互惠规范是教育基金会筹资的保障 363

(一)正式的互惠规范 363

(二)非正式的互惠规范 364

四、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筹资机制分析 365

(一)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概况 365

(二)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筹资项目 365

(三)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筹资现状 366

(四)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筹资来源 366

(五)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筹资途径 367

(六)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筹资特点 368

(七)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筹资优势 369

(八)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筹资局限 370

五、完善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机制的路径 371

第八章 企业基金会发展状况分析 373

第一节 企业基金会运作情况分析 373

一、全国企业基金会的发展规模 373

(一)全国企业基金会的数量规模 373

(二)全国企业基金会的资产规模 373

(三)企业基金会的原始资金分类 374

(四)全国企业基金会的人员情况 375

二、全国企业基金会的经营情况 376

(一)全国企业基金会的收入情况 376

(二)全国企业基金会的支出情况 377

(三)企业基金会的区域分布情况 380

(四)企业基金会的项目领域分布 380

三、企业基金会各项指标排名情况 382

(一)企业基金会的净资产排名 382

(二)企业基金会捐赠收入排名 382

(三)企业基金会公益支出排名 383

四、上市公司基金会的发展分析 383

(一)上市公司基金会的数量规模 383

(二)上市公司基金会的区域分布 384

(三)上市公司基金会的收入总量 384

(四)上市公司基金会净资产排名 385

(五)上市公司基金会捐赠收入排名 385

(六)上市公司基金会公益支出排名 386

(七)上市公司基金会存在的问题 386

(八)上市公司基金会的发展建议 388

五、国企基金会的发展情况分析 389

(一)国企基金会数量规模 389

(二)国企基金会公益支出 390

六、正确处理企业基金会的关系 391

(一)企业基金会与政府的关系 391

(二)企业基金会与市场的关系 391

(三)企业基金会与公众的关系 392

(四)企业基金会与NGO的关系 392

七、企业基金会保持独立性分析 393

(一)保持基金会治理的独立性 393

(二)保持基金会运作的独立性 393

(三)保持基金会员工的独立性 393

第二节 家族基金会发展状况分析 394

一、家族基金会的相关概述 394

(一)家族基金会的基本概念 394

(二)家族基金会起源与兴盛 394

(三)家族基金会的基本特征 394

(四)家族基金会的基本功能 395

二、中国家族基金会的发展分析 395

(一)中国家族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395

(二)中国家族基金会的主要困境 396

(三)中国家族基金会的突围路径 397

三、英国家族基金会治理模式 398

(一)英国家族基金会的发展概况 398

(二)英国家族基金会的资助对象 399

(三)英国家族基金会的组织结构 399

(四)英国家族基金会的内部治理 400

(五)英国家族基金会的风险管理 400

(六)英国家族基金会的信息批露 401

四、英国家族基金会对中国的启示 401

第三节 企业基金会能力建设分析 403

一、企业基金会能力不足的表现 403

(一)基金会管理能力不足 403

(二)资金短缺且利用低效 404

(三)人力资源状况不乐观 405

(四)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406

二、企业基金会能力不足的原因 406

(一)企业基金会层面的原因 406

(二)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407

(三)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408

三、企业基金会能力建设的思路 408

(一)重塑政府与企业基金会关系 408

(二)企业基金会能力建设运作模式 409

(三)新思路的实际运作与政府作用 410

第九章 中国领先基金会运作情况 412

第一节 领先公募基金会运作情况 412

一、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 412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12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12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13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14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16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16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17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17

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418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18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18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18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20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22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22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23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23

三、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423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23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24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24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26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28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28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28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29

四、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429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29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29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30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32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33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34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34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34

五、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435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35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35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35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37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39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39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40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40

第二节 领先高校基金会运作情况 441

一、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441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41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41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42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43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45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45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46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46

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 447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47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47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47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49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51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51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52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52

三、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452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52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52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53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55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56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57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57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57

四、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458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58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58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59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61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62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63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63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64

五、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464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64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64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65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67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68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68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69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69

第三节 领先企业基金会运作情况 470

一、神华公益基金会 470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70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70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70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72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73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74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75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75

二、中远慈善基金会 475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75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76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76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78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79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80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80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81

三、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481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81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81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82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83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85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85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86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86

四、泛海公益基金会 486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86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86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87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88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89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90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91

(八)基金会最新运作动态 491

五、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 492

(一)基金会基本信息介绍 492

(二)基金会财务基本状况 492

(三)基金会收入结构分析 492

(四)基金会支出结构分析 494

(五)基金会项目运作情况 495

(六)基金会投资活动分析 496

(七)基金会信息批露情况 496

第十章 中国基金会公信力建设对策 497

第一节 中国基金会公信力发展现状 497

一、基金会公信力的相关概述 497

(一)基金会公信力的涵义 497

(二)基金会公信力的表现 498

(三)基金会公信力的价值 498

二、基金会公信力缺乏的表现 500

(一)基金会缺乏独立性 500

(二)基金会组织效率低下 501

(三)公众参与程度比较低 502

(四)有弄虚作假和腐败现象 503

三、基金会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504

(一)政府部门的严格控制 504

(二)基金会内部机制不完善 505

(三)基金会外部监督不完善 507

(四)基金会的发展环境欠佳 509

第二节 中国基金会公信力建设对策 510

一、境外公信力建设的经验借鉴 510

(一)美国基金会公信力建设 510

(二)日本基金会公信力建设 511

(三)印度基金会公信力建设 511

(四)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 512

(五)境外公信力建设经验借鉴 513

二、中国基金会公信力建设的对策 515

(一)政府加强对基金会的扶持 515

(二)健全基金会内部自律机制 517

(三)完善基金会外部监督机制 519

(四)营造良好的基金会发展环境 522

附件一:本报告专业术语解释速查 523

附件二:本报告主要政策/规划速查 524

附件三:中国捐赠百杰榜 5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