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潘天寿曾自谦地赞誉“顾先生功力至深,吾所不及”。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顾坤伯

顾坤伯,(1905~1970年)现代国画家、教育家。曾名乙,字景峰,号二泉居士。江苏无锡人,曾久居上海。善作山水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20世纪中国画教学的历史,顾坤伯先生占有重要的一页。

顾坤伯先生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留校任教,1929年创办奇峰国画函授学校,1935年起任上海美专和新华艺专教授,1957年奉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彩墨画系教授,至谢世,可谓在中国画教学的岗位上辛劳—生。

顾坤伯先生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的时候,大山水画家、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黄宾虹先生谢世两年许,新中国的山水画教学工作刚刚开头,百业待兴。顾坤伯先生在这历史关键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是新中国山水画教学的主要奠基者。

中国画在20世纪前一直是以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1912年刘海粟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即上海美专)和1928年蔡元培提案创办的杭州国立艺术院(1929年改称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开始有了中国画课堂教学的模式。然而,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画系在几十年中道途坎坷,或者被并入绘画系,或者改称为彩墨画系,中国画系统的专业教学体系难以确立。

1957年,潘天寿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彩墨画系改称中国画系。1958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改称浙江美术学院,潘天寿先生任院长。这时候中国画教学的情况才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潘天寿先生对改进中国画的教学,有一个清晰的思想和一套明确的计划。顾坤伯先生与潘天寿先生志同道合。

他将潘天寿中国画教学思想在山水画领域付诸实践,在新中国山水画教学的这个重要时期,为培养中国山水画的后续人才,为推动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 重临摹

顾坤伯教授中国山水画,一是重视临摹古典作品,重视打好传统基础。他年轻时师事江南名画家吴观岱、陈迦庵,从清四王处得规矩法度。接着便超越四王藩篱,上溯五代、北宋南宋诸大家、元四家、明四家,以至清石溪、石涛、梅清、龚贤、吕潜等,还有现代黄宾虹。由于广泛涉猎,深入钻研,于各家各派体会深刻。他将自己学习这些画家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传播给学生。他说过:“四王规规矩矩,有法则,但不必入四王之门。入门还是要找南北宋诸大家。”此既是他经验之谈,也是他带领学生所走的路径。

二 重写生

二是重视写生。顾坤伯先生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开始在苏州各名胜处写生,后来又到北京颐和园、故宫、长城、内蒙古及兴安岭、雁荡山、黄山、哈尔滨等名山大川实地写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54年与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先生与同道、学生结伴南下作山水写生,北归后举办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作品展,是当时震动了中国画界的重大事件。此时,南京傅抱石先生也开始了写生活动。而杭州的顾坤伯先生写生活动,正与李可染、傅抱石先生同步。此可谓李、傅、顾三家遥相呼应,同时揭开了新中国山水画写生活动序幕。

三 重示范

三是重视示范。顾坤伯先生上课,言语不多。当时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学生也不多。顾坤伯先生到教室,总是把笔画给学生看。无论哪家哪派,不管山石树木、亭台人物、流水行云,他伸笔接墨后,就开始耐心地慢悠悠地在纸上画起来。中锋为主,气象端正,从浓到淡,从湿到枯,常常是画到笔尖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墨水了,而手的动作还没有停止。一直画到景物粲然,构图完整,笔洗里的水还是清的。中国的毛笔“毫软则奇怪生焉”,以“笔”立骨,由“笔”运墨,若用笔方法不对,易入歪门斜道。顾先生多用示范,引领学生走正路,其意义不言而喻。

顾坤伯作品欣赏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顾坤伯教授,山水画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