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沂”“猗”之争——诸葛亮故里

昨日写了一篇关于“临猗双塔”的文章,经过网络搜集资料,得出了双塔有个白娘子和许仙被关押的故事,然后借这个神话故事而建造出双塔交影的建筑。后来网友评论“到底是关在哪里的”,还有说起关于“诸葛亮故里”的评论,我想起了去年临猗说诸葛亮的故乡在临猗的事,便赶紧在网上看看相关资料。

“沂”“猗”之争——诸葛亮故里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在五丈原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临猗方面

一、现存于日本东京大学、北京图书馆柏林分馆的明代山西荣河县志记载:“武侯生于天兴,长于天兴”、“诸葛武侯墓,岁久,尽被乡人平作耕地种植”,可见诸葛亮是山西运城人是有史料依据的,荣河县志是我国所有县志中最早的之一(天兴村原属河东荣和县,1972年划归临猗县)。

二、运城天兴村诸葛亮庙在全国规模较大。该庙1951年被毁,据考证该庙比成都、南阳等其他省现存的23所诸葛亮庙建筑规模都大。

三、天兴庙会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一和十月初一两次天兴庙会与陕西五丈原诸葛亮庙会的日期一致。据说二月二十一是诸葛亮诞辰,十月初一是诸葛亮的忌日。

四、《三国志》云:公元264年蜀汉灭亡后,诸葛谨重孙诸葛显同诸葛亮之孙诸葛京迁到河东郡。诸葛京后来成为眉县令,后又官至江州刺史。据此推测,运城天兴村建诸葛亮庙是其后代为纪念先祖而建,后历经修葺扩建而成1951年毁掉前的规模,与诸葛京在河东为官数十载有关联。

五、当地有诸葛亮“生在天兴,长在卧龙”的传说和有关诸葛亮少年时代的许多传奇故事,单单没有青年以后的故事。这些传说与史料相互印证,也说明诸葛亮生在天兴绝不是空穴来风。

六、全运城市寺庙很多,唯有天兴村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武侯祠建筑群,这也是比较奇妙的地方。

七、据山东《临沂县志》记载:“琅琊临沂县有中丘亭即此,后诸葛亮来居此。”后居明显不是故居、故里。另《三国志·吴书·诸葛谨传》中:“后徙阳都。”否定了阳都是诸葛亮故居之说。

八、明末清初的南路戏(晋南棒子)《火攻计》中诸葛亮上场唱到:“家住荣河在天兴,幸遇先生识卧龙,孙刘破曹三分定,吾凭舌辩立奇功。”另一历史蒲剧《讨荆州·甘露寺》中的乔玄这样说:“皇叔说他的孔明先生,本是荣河正兴人氏……”(据临猗县志地名变异表记载:天兴村原名正兴村)。

九、运城天兴诸葛亮庙签谱流传至今,并且已录入《诸葛亮与天兴村》一书。

十、紧靠诸葛亮庙的东边崖上有20余亩土地,简称“诸家地”,流传至今,它是诸葛亮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

“沂”“猗”之争——诸葛亮故里

(以上观点摘自网文,作者:展翅飞翔的野马)


临沂方面

《三国志》清楚记载着,诸葛亮子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文学家等。“徐州琅琊”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三国志》为晋朝的陈寿所著,距离诸葛亮年代最近,因此后人都考察魏晋时代的人物事迹,都以《三国志》为准。

“沂”“猗”之争——诸葛亮故里

除了史料外,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原文也提到,诸葛亮的出生地是沂水县。临沂沂南就是从沂水里面分出来的。


“沂”“猗”之争——诸葛亮故里

关于诸葛亮是临猗还是临沂人,小编觉得没有足够的历史依据来判定诸葛亮的出生地,只有得到很真实详细的考察资料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诸葛亮肯定是我们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