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印度穷人很多,为什么没有起来武装闹革命?

奈何一笑180407561


“印度穷人很多,为什么没有起来武装闹革命?”——这个问题我可能是国内最有资格回答的人之一,不过这个问题也让我很哭笑不得,因为印度不是没有反政府武装,而是全世界反政府武装绝对人数最多的国家,只不过反政府武装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远远不如巴基斯坦而已。在印度的反政府武装中,又以“起来闹革命”的左派武装战斗力最强,以至于被印度统治阶层视为国内安全最大威胁。

实际上,就在今年3月13日,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CRPF,相当于中国武警)第212营在切蒂斯格尔邦苏克马区一处森林中巡逻时遇袭,一辆防地雷车被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炸毁,造成9名士兵死亡,另有10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此前6个月,纳萨尔武装的一次袭击击毙了25名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士兵。去年3月,12名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官兵在苏克马区遭遇伏击死亡;……

我第一篇关于印度的论文是发表于2000年第9期《国际贸易》杂志的论文《励精图强——印度外向型软件业的成功和启示》,至今发表的关于印度经济社会分析、评论的文章大概两百篇左右,2010年在《香港传真》刊发五六万字论文《低烈度内战及其贫困和社会矛盾根源——政府军兵败揭破印度软肋》,在圈内反响较大,就是专门写印度左派革命武装问题的;2015年在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专著《大象之殇:从印度低烈度内战看新兴市场发展道路之争》,是从印度反政府武装、特别是左派革命武装问题切入全面剖析印度问题的。在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印度的左派革命武装:





印度存在众多革命武装,早的存在了半个世纪以上,其中最活跃的是印共(毛)武装,又称“纳萨尔派(Naxalites)”,起源于1966年,具体人数不详,数年前一般认为该组织武装人员约2.5万人,村一级外围成员5万人,拥有的武器超过2万件,大多是步枪、冲锋枪和火箭弹,是印度最大反政府武装组织。2010年前后是该组织活跃的高峰时期,当时他们活动于印度28个邦中的17个,在印度全国604个行政区中有223个区存在该组织势力,在165个地区影响较大,其中又以在北起印度-尼泊尔、南至安得拉邦南部山区一线势力最为强大,活动最为频繁,号称“红色走廊”,领土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人口1.8亿,约占印度人口1/6。这样的规模在中国好比反政府武装根据地从陕西、甘肃、四川蔓延至河南、湖北、安徽,直到山东和苏北沿海。到2011年11月下旬,印共(毛)活跃区已蔓延到22个邦。在其控制区,该组织建立了税收、司法、学校等行政机构乃至书刊出版发行部门,俨然是个五脏俱全的国中之国。而且,根据有关报道,印共(毛)已经建立一个“金色走廊委员会”,负责在主要工业中心、特别是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建立基地。



按印度内政部数据,不考虑内地恐怖组织袭击,2001—2012年间,印控克什米尔、东北两地区和左派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警冲突/战斗次数多年保持在四千场上下,多的年份突破六千场;在战斗冲突中死亡人数最高年份超过四千人。在各类反政府武装中,左派武装韧性较强,2003年以来每年战斗次数基本上都在1500场以上,多的年份超过2200场,而且其中主动攻击的战斗每年至少数百场。

纳萨尔派武装有的战斗非常令人感慨。我在《大象之殇:从印度低烈度内战看新兴市场发展道路之争》一书中记载了一位女游击队员拉尼塔的故事,根据读者反馈,很多人感觉她堪比花木兰、红色娘子军。2011年8月20日,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加德奇罗利县(Gadchiroli)马卡德久哈村战斗中,拉尼塔单枪匹马阻击250名政府军武警部队6小时之久,对手中很多还是政府军精锐部队突击队员。她击毙、打伤突击队员各两名,而且并无坚固阵地可以凭据,藏身之处不过是仅有5座茅草屋的村庄,以及屋后玉米地。被手榴弹炸断一条腿之后,拉尼塔仍然继续战斗直至阵亡,其英勇无畏与对手形成了鲜明对比。



前几年,在印度国防军野战部队参与镇压之后,纳萨尔派武装遭受了一些挫折,控制区显著缩小;但从进来的情况看,该组织似乎度过了最困难时期,影响力开始回升。

补充提一句,读者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参考阅读我4月30日写的问答“印度为什么不剿灭国内的反政府武装?”;仍然感觉意犹未尽的话,欢迎阅读《大象之殇:从印度低烈度内战看新兴市场发展道路之争》全书。


梅新育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小编以自己在印度采访的切身认识试着做些回答。印度穷人虽然多得数不过来,但他们却一个个很认命,并没有我们熟悉的普遍性“仇富”心理,甚至武装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的想法,这背后至少与四个原因有关。

首先,宗教信仰对每一个印度人的影响巨大,几乎左右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意味着什么?印度许多人很穷,但印度多数宗教讲的是宿命,也就是对自己穷或者社会地位不高归于自己的前世“做得不好”,所以这辈子来这个世界理所当然“受苦、受难、受穷”。

既然是前世定数,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好不满、好反抗的了。因为宗教告诉他们,只要这辈子熬过去了,做好了,受够苦了,下辈子就一定过得好!于是,大多数印度穷人都是靠着对未来的期待生挺着过日子!这样一来,这些穷人也就没有觉得什么不好,也就没有武装革命的动力了。

据不完全统计,印度全国有各种神6万多个,所以不论你是何种社会阶层,都会找到相应的神和信仰来安慰自己,不会让自己的精神无处可去。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宗教与信仰左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他们很少有机会接纳新思想与革命的宣传。此外,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成为各阶层都能接纳的基础,这些低种姓的人早已经按受了“生来就是低人一等”的现实,并且很安于现状。

其次,印度是一个没有统一起来的国家,也没有事实意义上的现代国家意识。

印度虽然现在号称有中央政府,有联邦政治制度,但事实上印度却是一个由无数个城邦组成的国家,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意识和国民心态,因此,数量庞大的穷人分散到不同的城邦内,很难串通与统一。因此,尽管印度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多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和成员,但这些反政府武装分散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西北七邦内而无法形成合力,更不可能发生全国性的革命事件。

当然,由于印度中央政府也不认真去清剿这些反政府武装,所以形成了政府与反政府武装相安无事的奇特局面。一如印度宣传自己的旅游口号那样“不可思议的国家”,印度的这一现象也是真的“非常不可思议”。

第三,印度民众受教育程度低,统一思想传播的途径非常有限。

比如说印度迄今为止仍拥有世界上最多不通电、不通通讯的村庄,这意味着印度的社会精英阶层和统治阶层可以轻松控制有限的传播渠道。举个例子,印度文盲多,而文盲最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是电视,那么只要精准安排电视播放的内容就很容易控制和左右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更容易安于现状。

在与印度学者交流的时候,尼赫鲁大学的一位中国问题专家很坦率地说,“我们在电视上讲什么,许多民众就相信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渠道来接纳外界的信息”。当然电视的普及率其实也是个大问题,对很多真正贫穷的印度人来说,电视机仍是一件奢侈品。

第四,贫富相安无事是印度很普遍的一个奇特现象。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采访的时候,我们举目四望随处可见穷人所安的“家”,而且选址非常奇妙。举个例子,在新德里一个超级富人家的外墙外,就驻扎着几十户穷人,并且在他家边上安营扎寨,但富人并不驱赶他们走。这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印度文化中有施舍的传统,所以这些穷人不时能从富人那里获得一些残羹剩饭,双方竟然也形成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


陈一诺


印度是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 印度穷人,首先受了佛教影响,思想成了人类的前卫,一切皆空,唯一不能色空。印度穷人,一般不会认为自己穷,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有随地大小便的习惯,也看出这个民族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印度人一般很自私,不会为信念而奋斗,武装闹革命不是印度人的精神。印度被英国殖民,养成了一种穷人本质,贵人性格。不思进取。其实印度人也有一种逆来顺受的脾气,欺软怕硬,是个没有血性的民族。

印度人常常自豪地把自己抠便便的手称为佛手,只可以手抓饼,对于被压迫,被剥夺,印度人认为不能反抗,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们的手是抠便便的,不是拿武器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手曾经遗传过五指山,可以一手遮天,最后是自欺欺人,除了抠便与抓饼,还是穷得两手空空。

印度穷人,确实穷到了六根清净,越穷越豁达,随随便便,当天和尚撞天钟,印度穷人信仰佛,不念经,他们大部分时间是享受穷,了无牵挂,随处吃喝拉撒睡,不起来抗争。印度军队的实战能力不强,都是很多印度穷人服役,他们不为印度卖命,只是混手抓饼吃。

如果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战争,战力远逊巴基斯坦。印度穷人虽然不拿起武器闹革命,也不对印度真正尽义务。


白这个颜色


现在印度可是全世界,游击队最多的国家。光是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那加兰邦、梅加拉亚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和锡金邦。

这7个邦才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40多支各种派别的游击队,超过10万名游击队员。印度特种警察部队和印度陆军有十几万军队长期在这里驻扎与游击队连年爆发小规模战斗。

印度全国604个行政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存在纳克萨尔势力,这个武装团体有2万武装人员。在2009年到2010年的1年时间,就有1045人,在于纳克萨尔的冲突当中死亡。印度专门抽调了8个国家步枪队营,大约8000人长期负债剿灭该武装组织。印度空军也为反纳克萨尔行动给予空中后勤支援。

在印度100个最贫困地区,有80个都有纳克萨尔游击队活动,主要区域在比哈尔和奥利萨邦。但是,印度主要有游击队的地区都是边远省份。在印度中心区域的贱民阶层,并没有成规模的武装组织。

毕竟在城市,比如新德里想组织起游击队比较困难,而且在大城市附近印度军警力量也比较强大。

目前还有3亿的印度人民背着“贱民”的包袱,在生活中饱受歧视。尤其是在印度的村镇只能做一些被视为“下贱、肮脏”的活儿,他们只能住在村子的边缘地带,不能靠近其他种族用的水源,也不能和其他阶层一起用餐,他们一贫如洗。

因此,在印度很多边境和贫困地区才有了超过20多万游击队,而印度军警几十年都无法剿灭这些游击队,原因就是这些游击队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


深度军事


印度穷人很多,为什么没有武装革命。 树先生认为印度国内没有起义的客观条件,具体的请看树先生下面分析。

第一:纵观历史,无论哪国的起义都是符合绝大数人利益的,也就是说统治者的政策侵犯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伤害了名族感情,才会引发起义。印度现在的国内条件并不满足这个条件,相反当前的印度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是有利于绝大多数平民的利益的,所以并没有人愿意冒着“被革命”的危险做这种事。



第二:印度各邦不仅在表面上与中央政府“闹独立”,背地里每个独立邦派之间也是明争暗斗。那么如果各自领地出现起义,政府军大举镇压,那么岂不是让别的邦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反而会促进印度政府对各邦的整合。也就是没有一个各方联盟的“老大”。使得有想法的邦,成为一盘散沙,最终难成气候。

第三:起义的目的是什么,起义的目标是什么?这些印度人都回答不了。不管中西方起义都会有一个“旗帜”来号召,印度没有任何“名正言顺”的理由。何况起义后如果没有“五常”承认那么起义就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印度现任政府和“五常”中的绝大多数关系都还不错。和另一个国家,树先生认为马上也有迎来蜜月期。所以相对于起义者来说并不具备条件。



第四:印度的教育太落后,以至于平民的思想并没有解放,从骨子里并没有对追求美好生活而起义的想法。但凡起义必须有一部分人拥有高质量的思想的人,作为中流砥柱,印度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并不具备这部分条件。大部分人总是抱着“小富即安”的心态。当然了他们这种“富”只是保证自己不会不会被饿死而已。

第五:没有启动资金,没钱怎么起义,对于印度的有钱人的利益印度政府在改革期间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触碰到他们的核心利益,所以不构成起义的条件。


树先生776


1.宗教洗脑。 尽管穷人哪怕一无所有,像猪狗一样生活,都有极高的满意度,很多衣不蔽体的穷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和满足,根本没有反抗现实的念头。在印度教中,人们相信转世。穷人们相信今生的贫困生活是他们业力的结果,他们必须忍耐、忠于命运的安排。哪怕死后被狗吃掉,灵魂也能换个更好的躯壳,下辈子才会过得更好。反过来,去闹革命的话,可能下辈子连人都做不了了。很多穷人因此能够忍受极其恶劣的条件,从不抱怨生活对他造成的所有不公正待遇,而且特别会自得其乐。

每当火葬时,野狗就会守在一边吃没烧干净的尸体

恒河边的野狗吃死尸

2、不会冻死饿死。印度多数地区处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穷人衣不蔽体,无家可归也冻不死。由于印度农村普遍没有路,也没有现代物流设施,大量的水果和蔬菜运不到城市,为了不腐烂只能在原产地卖白菜价。因此食品价格极其便宜,油、糖、鸡肉等这些其他国家穷人的“奢侈品”也是如此。穷人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果腹。

3、印度低端服务业高度发达,穷人很容易找到事做,来填饱肚子。印度富人享受大量的极其廉价的人力资源,仆人、佣人的比例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得多。给富人擦屁股、洗屁股也是一项工作,在其他国家穷人是挣不到,或不甘心挣这份钱的。


莱茵的黄金


我们在2000多年前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印度人几千年来坚信“王侯将相就有种也”。

印度国内其实存在不少游击队反抗力量,但是规模非常弱小,也难以发动广大群众尤其是“贱民”阶层。

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平等”的意识。

他们相信这辈子的低种姓是因为上辈子造成的,这辈子要好好“修身养性”、“安守现状”,以求得积下功德,下辈子能做个高种姓的。而面对高种姓的欺压,那也是他们上辈子修来的,他们这辈子作恶,下辈子也会遭到惩罚的。

印度人被印度教深深影响了几千年,上百代人,这种一代一代耳濡目染遗留下来的思想控制极其厉害,一般人即使觉得这个不合理,在现实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按照自己的种姓生活。

比如,在印度人多的企业,一个新来的员工如果是个婆罗门,好多年的老员工是个吠舍,那老员工也会心甘情愿地为新员工打扫卫生、端茶送水,而新员工不需要感谢,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在印度的航班上,很多人会发现匪夷所思的事情,印度空姐可能对某些乘客很热情,但是对于某些乘客,却爱理不理,尤其不可能为他们服务哪怕一点点,而那些乘客即使渴的要命,也不可能敢向空姐伸手要水喝,因为这个空姐是个刹帝利,而那些乘客只是个首陀罗,非常低的一个等级,仅仅比贱民高一些。

至于贱民,那就更悲惨了,在印度大概有上亿贱民,他们就是完全被无视的一群人,他们衣衫褴褛,不得温饱,随时要注意自己不能弄脏了别人的身体或者物品,甚至不能走在别人的影子里,不能和别人一起吃饭、喝水、聊天,他们碰过的任何东西在其他种姓看来都是肮脏的,是不洁的。而他们也心甘情愿地默认这个现状,随时保持温顺、谦恭的样子,并过着极其悲惨的边缘人生。他们的日常就是吃不饱、喝不好、睡马路,一卷破席子可能就是一个贱民家庭最值钱的财产了。

在根深蒂固的宗教影响下,“人人平等”的思维无法传入这片被牢牢禁锢的土地,地位卑微的人们几千年来一直觉得理所当然,至于到现在,自然觉得自己的现状是应该的,自己只能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世人生,这一世要积极积德。

印度人反抗,比登天还难。


云中史记


有如下六个原因:

1、印度种姓制度深入人心,下层的低种姓世世代代没有得到教育机会,并限定在固有阶层,难以出现挑战现状的所谓拔尖“领导者”或者“英雄人物”。

2、印度宗教的原因,穷人一般只会将穷苦原因归结为上辈子的罪孽,同时寄希望于来世(甚至认为今世受的苦越多,来世的福报越好),所以,不太可能在现世通过反抗来改变。

3、印度历史上没有大一统的渊源,即使出现民间武装起义,也只能局限在区域范围内,不能形成全国影响,成不了大气候。

4、印度民族宗教问题复杂,一旦穷人出现反抗组织,往往会与历史宗教问题产生纠结,最后因为利益述求的混乱,难以壮大和持久。

5、印度整体的文明水平(或者类似儒家的仁义水平)非常低,一旦出现群体对抗(民间武装),军队政府的镇压无所不用其极,大规模的针对起义军的屠杀和强奸事件在印度近代史上出现多次(一般国人不太关注印度这方面,可以参照印尼暴乱进行脑补),穷人反抗组织往往容易被扑灭。

6、印度大部分国土是平原,山地少,穷人进行武装割据,难以形成良好的根据地。


古文作家李燚淼


纵观中国的历史,基本每一次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民不聊生的时候。即使在现在,很多国家的乱局和革命也是如此。

而印度拥有世界上光大的贫困人口,大部分人穷困潦倒,但为什么就没人反抗或是革命呢?其主要由以下原因:

第一,这是由印度历史的传统决定的。

印度在古代就是一个不断被征服的民族,它先后被十几个民族征服和统治过,而且每一次的被征服都不是百姓的反抗,都是外来入侵造成的。纵观古代印度,他们唯一一次反抗还是由贵族发动的。所以,看印度几千年被入侵历史,使印度百姓习惯被统治了,即使再穷,也不去反抗了。

第二,印度的种姓决定的。

我们很多人也都知道,印度的种姓制度可谓是根深蒂固,再加上婆罗门教的教导,广大的百姓都是贱民。要知道,作为贱民吃苦就是修行,而且吃越多苦越好。就是在现在,我们也不难从媒体看到印度褒扬那些能吃大苦的百姓。既然如此,百姓太穷吃不上饭,只是吃苦不够,修行不好而已。


第三,印度的百姓至少很少能听见有饿死的。但他们却基本都在温饱的边缘,这也是古代印度长期执行的政策。

我们知道,印度的国土面积虽然只有我国的1/3,但是它的耕地面积却是亚洲最多的,印度在古代只靠农业就可以让百姓处于温饱的边缘。让百姓不断劳动,疲于奔命,不断的干活,就为了那一点吃的,还哪来的时间去革命。


雨淋斐


在常人的思维中,压迫越深的地方往往会爆发革命,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回事,压迫是否深重从来不是革命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首选要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穷富只是一个对比出来的相对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穷人之所以为穷人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穷,贫富差距之所以是一种不公是因为穷人认为富人导致了他们的贫穷。如果这两点有一点不成立,那么民众就绝不会因为生活水平低而革命。这就像现在的中国人远比50年前要富裕的多,但为什么今日国人的幸福指数要远低于过去?无非就是观念问题,50年前的中国人只要能吃顿饱饭就觉得是莫大的幸福,而今日的中国人就算月薪过万却依然感受不到丝毫满足。

再比如历史上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法国人和美国人无疑要比印度人富裕的多,其受到的压迫跟印度比起来也不可同日而语,但英国法国却爆发了革命而印度却悄无声息,压迫越深的地方爆发革命这一理论不攻自破。

(18世纪末的法国人远比印度贱民富裕,但法国却爆发了大革命)

印度穷人不革命也是同理,一方面,他们不认为自己有多穷,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富人造成的。

我们知道,大部分印度人都信仰传统的印度教,而在印度教的教义中,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富人的剥削,而是因为他们上辈子做了坏事,他们此生的贫穷是给上辈子的罪恶进行还债,只要他们在此生安心接受神灵安排的命运,赎清了自己过往的罪孽,那么他们就可以在来生投胎为富贵人家,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印度人相信自己身处哪个阶层是由自己的上一辈子决定的)

正因为这种愚昧不堪的宗教洗脑,印度穷人将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虚无缥缈的来生,而对看得着摸得到的现世抱着极为消极的态度。既然人会在时间长河中不断轮回,那么何必计较这一生一世的得失呢?只要我按照教义安心进行赎罪,就一定能换来世的幸福。马克思曾说:宗教是统治阶级用来麻痹群众的鸦片,这一点在印度体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由于对印度教的虔信,宗教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宗教一向是不赞成追求物质的,因此,在我们看来难以忍受的物质贫穷在印度人看来不过是不足为奇、习以为常的小事。对于印度穷人来说,所谓精神上的充实远比物质享受要重要的多。你认为他很穷,他却觉得自己精神上很富足,一点也不穷。

(印度穷人)

在这种宗教洗脑下,印度人既不认为自己物质上的贫穷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认为贫穷是由富人造成的。这一切都是神灵的安排,而他们能做的,唯有遵守教义,赢得来生。

这就跟伊斯兰教中的女性一样,虽然在我们外人看来,穆斯林女性的地位低得可怕,但他们自己却觉得这理所应当,因此,他们几乎对男权毫无反抗,反之,在女权最为强大的欧美,妇女对于男权的不满反而最为强烈,这再一次证明了革命的动因是观念上的叛逆,如果一国人民在思想上被统治者成功阉割,那么即使他们面临的刀山火海,他们依然会义无反顾的接受,这就是政治最黑暗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