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就有这样一位母亲,我们完全可以“请”出她来,让她在母亲节这一天、在我们的一生一世里,成为我们的永恒的纪念。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母亲是一种文化,母亲节更应该是一种文化,母亲与母亲节这个在人类范畴下的称谓和节日,更应该体现我们中国文化的自信与中国历史的文明。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这段话读起来,多少有些别扭。闹了半天,才弄清楚,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安娜·贾维斯的母亲认为,应该给予失去儿子的母亲们一种慰藉、一个纪念日,并希望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来赞扬全世界的母亲。母亲死后,安娜·贾维斯立志要实现母亲的夙愿,为此,她向社会呼吁,并获得各方面的强烈支持。1914年,美国参众两议院将每年5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并规定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表达对母亲的尊敬。

这就是说,在现代意义上,最先“发明”母亲节的是美国人,而我们不过是跟跟风而已。这是一件好吗?回答应该是,因为真正的母亲与文化一样是没有国界的。然而,我们纪念什么呢?也许,是觉得这个节日的内容的些空泛,有人便提议,将孟子的母亲“拿来”在这一天纪念。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原因是:回眸中华民族的历史,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形象,在孟子三岁丧父后,她就担负起教养孟子的全部责任。“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从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她都注意到了,终于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为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被誉为“母教一人”,到现代仍传为懿范,孟母堪可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用以彰显母亲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激励一代代母亲,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孝德。

可以吗?可以。但是,很明显地,这里面缺少来自人类天性的、可以让每一个人震撼,并且在瞬间可以获得向上的力量的事件渲染。于是,有人就把目光对准了在辽宁南部平原上,一座2000多年的古城——鲅鱼圈熊岳城。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说是在熊岳城东那片碧绿如海的果林中,有一座山,孤峰突起。山顶有一青砖古塔,远远望去,宛如一位慈母,眺望远方,盼儿早早归来,这座山就叫望儿山。

与之相伴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了供儿子读书辛苦劳作,儿子决心苦学成才报答母恩。然后儿子乘海船赴京赶考。许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很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其实,他的儿子早在赴京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盼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的泪珠,化作了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好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

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是,很明显地,这里面的问题出在了“相传”上,而很多的事情一旦与“相传”也便不具备真实的感人的力量,甚至任何人都可以怀疑它是否真的发生过。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所以,这应该与提议在这一天纪念孟子母亲一样,“效果”应该都不会十分“理想”的。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找不出那种在一瞬间或者说是只要看一眼,就可以撼人心魄的,真实有力并且让人永世不忘的母亲形象。

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就有这样一位母亲,我们完全可以“请”出她来,让她在母亲节这一天、在我们的一生一世里,成为我们的永恒的纪念。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今天,人们把喇家村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叫喇家遗址,在这里,一位4000年前的母亲守护孩子、救助亲人的伟大形象被完整保留下来,而喇家遗址这座灾难性的遗址也便成了人类生生不息的纪念或者怀念,甚至可以成为人类对于母亲的共同信仰,始终给予人类向上和前行的力量。‍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4000年前的喇家村在某一天的深夜突发地震,似乎在一瞬间里,熟睡的人们就被掩埋了,但有一位母亲却在那一刻里被震醒了,她抱起自己的孩子,分明还有没来及立起身,就被坍塌的房屋掩盖了。母亲在那一刻里动不了了,她紧抱着自己的孩子,面向苍天,完成了对孩子的永恒呵护和对上天的无望祈求……有这一切对于所有的人们来说,本来已经足够,但地震过后伴随而来的却是洪水,把很多的东西都埋于地下,让它们在人类的历史上和那位伟大的妈妈一起消失了4000年。

在2002年的考古中,人们不但发现了妈妈、发现了孩子,还发现了妈妈的味道——世界上最早的面条。一切在这里近乎完美了,妈妈、孩子、面条、家……爱、温暖……4000年了,这里什么也都有;4000年了,这里一直都在默默讲述着一个母亲的故事……只有怀念、热爱和震颤!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我曾向当地的人们建议把这座遗址叫做“妈妈”,我也曾经向很多人提议,为这位妈妈设个节,中国的母亲节。因为,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文化记忆很大一部分是节日的记忆。我始终因为在4000年前的中国就有着这样一位伟大而且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妈妈”而感自豪和骄傲。

我想,4000年,足以让我们把很我的事情都会遗忘,但妈妈却永在。那不仅是我们的文化,更是我们的历史。而我们确也没必要跟着别人过那个多少有点莫名的母亲节,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母亲节,中国与全人类的母亲节。(文/路生)

母亲节,中国人应有自己的,看看4000年前的这位中国母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