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看待b站“兄貴”現象?

時蜂lelm9585


我需要給大家潑個冷水:兄貴大勢所趨之後,無數萌新湧入哲學的大家庭,他們什麼都不懂,或者懂的很少但要裝很懂的樣子,這很滑稽也很搞笑。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入圈不到半個月的小朋友對著做兄貴鬼畜幾年的老up主說“你男魂過多,你是弱子。”

這是並不是件好事,雖然說哲學也是兼容幷包,鼓勵大家積極向上的,但是某些新人真的是來蹭熱度、擴圈的,而不是想去了解哲學背後更深層的含義(儘管背後也並沒有什麼深層含義)

另外,反對樓上某些答案,B站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鬼畜”,關於哲學方面的“鬼畜”咱們把它叫做“音mad”。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我最喜歡的兄貴系列鬼畜UP主:“賣大碗茶的”。


雒杭桑


其實兄貴這個概念是日本那邊直接拿過來用的,要追溯歷史起碼能往前推個二十年。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就推出過一款超兄貴的遊戲,遊戲類型就是橫版的打飛機,不過中間出現的形象都被換成了兄貴,之後這個兄貴遊戲甚至還做成了一個系列,也算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惡趣味作品了。想知道究竟是啥遊戲,可以搜搜敖廠長的視頻,另外這一系列遊戲在東京相遇中還被翻出來讓幾位聲優玩過。

受這個遊戲的影響,比利海靈頓在後來也被冠以了“兄貴”的稱謂,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aniki”。

兄貴在B站火是因為比利海靈頓,而比利海靈頓火是因為他在G片中經常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和熱衷摔跤的片段,是非常適合拿來惡搞的素材。

嚴格來說,並不是gay的元素讓大家喜聞樂見,而是鬼畜gay的素材讓大家覺得很歡樂而已。所以,讓兄貴火起來的根本是後期的鬼畜,而不是一群肌肉男互lou的本身。就跟遊戲系列一樣,源源不斷的惡趣味和惡搞,才是這個話題經久不衰的根本。

從兄貴到金坷垃到增員舞,再到後來元首,挖掘機,duang, 天德池,素材推陳出新,兄貴無非是一個經受住了歷史考驗的經典,其實真的有那麼多人喜歡男男摔跤嗎,並沒有。

早在比利海靈頓離世前,他就有很長的時間不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了,到世界各地走穴已經成了他的另一種工作方式。所以,兄貴現象的盛行,只是因為網友們在單一的素材中挖掘出了無限的創意和可能而已,真正的兄貴早就不在做著當年兄貴幹過的事,嘴邊一直兄貴不離口的人,沒幾個是真的基佬。他們之所以對此津津樂道,不過是因為現在玩梗的風氣,以及鬼畜創作能給人帶來的壓力緩解和放鬆吧。


橙心社


當年快播很火,後來還不是死了,原因大家都懂得。B站兄貴這類的擦邊球,雖然可以吸引流量,年輕人喜歡看,但這就是小辮子,一旦被舉報就呵呵了,停站整改是最輕的。看過太多網站火的時候忘乎所以,到時候死的難看。

天天什麼弱子弱子的,認為自己的世界別人都不可能懂,憂傷逆流成河啥的。其實和當年90後火星文殺馬特一樣,都是年輕人叛逆期的表現。你現在找個90後,讓他寫火星文,估計他都不好意思。

你要是覺得兄貴好,為什麼不敢拉出來溜溜呢?怕丟人?呵呵。

看來我說到某些人的痛點了呵呵,反應激烈啊。


一看就有安全感


其實大多數兄貴現象只是因為:這些電影裡有很多“莫名喜感”的“空耳”和動作(比如木吉鬼步),可以作為鬼畜的素材來源。鬼畜分為很多種,它作為一種受到(一些)年輕人追捧的亞文化,滿足了年輕群體的獵奇心理和娛樂需求。鬼畜可以很正能量,B站上很多填詞、調音甚至劇情向的大神,他們的作品可以說是很富有趣味性、鼓舞人心。而其中的兄貴成分,大部分也只是作為音源,圖源。說實話,我很喜歡兄貴鬼畜,一些恰到好處的接音和扣圖真的很引人發笑。但其實大部分人(包括我)是不會對原版的基片感興趣的。在這裡也要告誡各位喜愛兄貴鬼畜的童鞋:玩梗需適度,畢竟這種類似於擦邊球的亞文化是不能過於張揚的。如果太過火,肯定是會遭到封禁的。(比如佟大為的微博下面成天刷男魂的童鞋,請自重)


Falcon1


哈哈,我覺得這個所謂的兄貴就是我們所說的gay,但又跟gay有一些區別兄貴更顯得輕鬆愜意一些,其實中國人骨子裡還是比較傳統的,對於一些新興的社會現象還是比較難以接受,只是這種思想一代比一代弱化了而已,還有中國人比較喜歡唯美的東西,我敢說兄貴和拉拉,在中國大多數人會選擇支持拉拉而不是兄貴。出現像兄貴這樣的現象這樣的概念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證明國人和世界的交流。兄貴來自日本,就像韓國的歐巴,香港的大佬,本來是一種尊稱指的是男性長輩,哥哥之類的人。人類思想再發展,就像文言文變成火星文一樣這一種時代的產物,沒有人能夠阻止,只有接不接受而已。


五三二三


我覺得b站的鬼畜是非常有趣的文化,兄貴是鬼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能欣賞兄貴系列的並熱愛的人被稱為“哲學♂家”。其他的還有“元首”“王朗諸葛亮”“梁非凡和劉醒”“波瀾哥和高音哥”“金坷垃”等等鬼畜素材。

不過鬼畜的內容還是有些少兒不宜的,建議18歲以下的孩子還是少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