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人类的探测器潜入10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到底发现了什么?

郭哥聊科学


一万多米深的海域到底有什么?海底人?巨型生物?恐怖怪物?

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位于北太平洋西部海床,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低点为海平面以下10994米,就算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放进来,也会沉在海平面以下2000多米深的地方。

那么海底到底有没有生命呢?答案是肯定的!



小飞象章鱼,这种章鱼看着人畜无害,可能含有剧毒。




这些照片都是来自于我们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深海探险船。






这些漂亮的生物,看着美丽,其实都是含有剧毒!

不过这些都是在水深1000到3000米范围呢的,那么更深的地方有什么生物呢?

1995年夏季,日本建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探测器。它能潜入7000米以下作海底观察。它具有四射的照明设备,使科学家们能清楚地看清海底世界的真相。

深海探测器由日本的海洋生物学家本贺加太郎博士和一名助手驾驶,当下沉到7000米时,深海探测器上的照明灯全部打开,黑暗的海底世界顿时一片光明,四周的海底景象清晰可见。就在这时,他们忽然见到一个庞然大怪物,正向深海探测器慢慢游来!此大怪物像一座海底小山,长约60米,高约50米。当它靠近探测器时,突然伸出两只巨爪将约有6吨重的探测器紧紧抱住,又张开血盆大口来咬探测器,企图吞食。这艘深海探测器是用特殊金属材料建造的,每平方厘米能经受4万公斤压力,怪物坚持了没多久就走了。

这个怪物到底是什么呢?海底这么深的地方压强都特别大,怎么能坚持住这么大的压力还能活动呢?


娱乐叨叨团


下潜至10000米深基本上就见不到鱼类了,科学家在实验时,在8145米深的海床上发现了一种鱼类,这也是在马里亚纳海沟中发现的处在海洋最深处的鱼类了,要比之前的记录还要深500米。

对于地球上的海洋,人类对于它是知之甚少,人类已经探索的海底只占5%,还有95%的海底等待人类的探索。

那为什么处在如此之深的海水中依然可以生存着鱼类呢,原来由于它们原本就诞生在深海中,其生理组织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不同于我们平常看见的鱼类。

深海中的鱼为了适应水底的极大水压环境,鱼皮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层近乎透明的非常非常薄的膜,这样鱼的身体组织中就充满了水分,始终保持着与周围的压力环境相平衡。

而且深海鱼的骨骼非常的软,容易被弯曲,纤维组织变得非常的致密,肌肉组织也更加的柔韧,所以说,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即便是在如此的环境中,依然存活着生命,令人称奇。

马里亚纳海沟作为人类已知的最深的海沟,最深处可达11034米深。


科学船坞


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是10,984 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2000多米,而光一般只能抵达海水大约1000米深处,所以超过90%的马里亚纳海沟处在完全黑暗中。除了永恒的黑暗中,还必须面对难以置信的压力和寒冷,因此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不适宜居住的地方之一。然而,不知何故,在马里亚纳海沟仍然繁殖着生命,并且蓬勃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深海生物体内细胞膜中一般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这有助于保持的流动性,防止细胞膜破裂。

世界上最深处的鱼——狮子鱼Pseudoliparis swirei

狮子鱼Pseudoliparis swirei在2014年首次被发现,并在2017年初再次被发现,生活在马里亚纳海沟的7966米处,为史以来最深处的鱼,拥有较大、宽、翼状的鳍,像鳗鱼一样的尾巴和扇形脸。绰号叫“幽灵鱼”,几乎是半透明的,在8178米深处也曾被拍摄到,曾经出现在BBC的纪录片《蓝色星球2》中。

深海琵琶鱼

食肉动物,生活在1千米以下黑暗水域,有巨大的嘴巴,牙齿很长向内倾斜,以有效捕食猎物,重量可达45公斤。大多数成年雌性琵琶鱼都有一个发光器官,目的是在黑暗深海环境中引诱猎物,也可以吸引到雌性促进交配,发光源是生活在里面的共生细菌。

太平洋桶眼鱼

看似忧郁的眼睛实际上是诱饵,真正的眼睛是巨大的透明软组织下的球体。有着透明的头,有两个灵敏的筒形眼睛,视野朝上,可以尽量多收集光线。

地精鲨鱼

通过鼻子感知猎物来捕捉猎物。地精鲨鱼有突出的鼻子,在鼻子下面是与脸不匹配的下巴,皮肤是粉红色,长度可达5.5米。地精鲨鱼年龄越大潜水深度就越深。其它知之甚少,至今不知道它们是如何繁殖的,从未捕获到怀孕雌鱼。

深海龙鱼

凶猛的食肉动物,生活深度可达5000米。因为和我国的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取名龙鱼。有着超大的牙齿,没有鳞,身体进化出能够生物发光,利用内部化学反应发出光芒,来与其他鱼类交流或提供伪装,还会从下颌骨上悬挂一个亮起的突出物,吸引猎物。

皱鳃鲨

皱鳃鲨身体看起来就像圆形的鳗鱼,头扁平,有20多颗三叉戟式牙齿,像蛇一样运动。生活在1000米以下海底,带到海面一般会立即死亡。


科学闰土


事实上,目前只要中美日三国有能力把潜水器投入到海底一万米。不过中日两国的海底一万米潜水器都是无人型的。比如我国的“海龙11000”。设计最大深度是1.1万米。上个月7号“海龙11000”完成了6000米无人深潜记录。


以后会持续更新最大下潜记录,直到马里亚纳海沟。除此之外,我国还在建设新的万米级下潜器,比如“彩虹鱼”号

目前只有美国可以载人潜入到海底一万米。中国的蛟龙号也只能下潜7000多米。

2012年卡梅隆导演乘坐“深海挑战号”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一万米下。

他说这里极度荒凉,什么都没有,很安静,就想来到另一个星球。

一般情况下,科学家认为海底8000的水压是海洋动物的生存极限。再往下就没有什么动物可以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所以理论上,海底一万米不存在动物。不过还有科学家质疑这样理论。认为深海底部未知太多,说不定还存在未知的微生物。

海洋平均深度约3800米。海平面以下,生物体表面的每平方英寸受到14.6磅的力。 每下潜10米水深,压力增加约一个大气压。在5000米的深度处,压力将是大约500个大气压。


生活在海洋深处的的生物体内没有空气,所以可以极大的缓解深海强大的水压。

科学家在深海5000-8000米还会发现一些鱼,蟹,章鱼,蠕虫,帽贝和蛤蜊。

如果比8000米还深,这些生物的骨架都扛不住巨大的水压了。但是微生物不好说,因为它们太小了。


科学认识论


中国的蛟龙号下潜最大深度是7062米,下潜的地点就是马里亚纳海沟,由于超过深海1000米阳光就无法照射,因此蛟龙号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探测的区域十分有限,不过还是发现了一些海洋生物。

在下潜到3300米的位置是发现了这条奇特的鱼,体长达到1米,这个深度相当于300多倍的大气压力,深海鱼类依靠自身独特的蛋白结构抵抗压强,这条鱼是否属于新物种目前还难以判断。

蛟龙号继续下潜到3500的深度发现了这个奇特的小家伙,海洋学家称之为“海怪”,它可能是人类此前没见过的新物种,有科学家认为此物种和蚯蚓、水蛭一样属于环节动物门。

蛟龙号继续下潜到4800米左右的深度发现了这种红色的海参,当时蛟龙号的潜航员唐嘉陵就对媒感叹:平时见到的海参都是黑色的,但在深海却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生物,红色的海参甚至有紫色和透明的海参和一些长达1米的海参。由此可见,人类对于深海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在4800米这个深度发现了上图中的这个海星,蛟龙号还打捞了10多斤的海水样品,发现了一只蛇尾,并且拍摄了海底高清晰的视频。除了深海动物长得奇特之外,没有发现别的异样情况。目前下潜记录是美国的的里雅斯特号保持的10916米深度的记录,深海5000米以下基本上就很难见到海洋生物的踪迹了,所以目前科学家也没有在1万米的深海发现什么新品种生物。

科学家发现最深的海洋生物是在深海8145米发现的一条狮子鱼,它全身柔软没有鳞片。


科学薛定谔的猫


  中国的蛟龙号下潜最大深度是7062米,下潜的地点就是马里亚纳海沟,由于超过深海1000米阳光就无法照射,因此蛟龙号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探测的区域十分有限,不过还是发现了一些海洋生物。

  

  在下潜到3300米的位置是发现了这条奇特的鱼,体长达到1米,这个深度相当于300多倍的大气压力,深海鱼类依靠自身独特的蛋白结构抵抗压强,这条鱼是否属于新物种目前还难以判断。

  

  蛟龙号继续下潜到3500的深度发现了这个奇特的小家伙,海洋学家称之为“海怪”,它可能是人类此前没见过的新物种,有科学家认为此物种和蚯蚓、水蛭一样属于环节动物门。

  

  蛟龙号继续下潜到4800米左右的深度发现了这种红色的海参,当时蛟龙号的潜航员唐嘉陵就对媒感叹:平时见到的海参都是黑色的,但在深海却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生物,红色的海参甚至有紫色和透明的海参和一些长达1米的海参。由此可见,人类对于深海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在4800米这个深度发现了上图中的这个海星,蛟龙号还打捞了10多斤的海水样品,发现了一只蛇尾,并且拍摄了海底高清晰的视频。除了深海动物长得奇特之外,没有发现别的异样情况。目前下潜记录是美国的的里雅斯特号保持的10916米深度的记录,深海5000米以下基本上就很难见到海洋生物的踪迹了,所以目前科学家也没有在1万米的深海发现什么新品种生物。

  

  科学家发现最深的海洋生物是在深海8145米发现的一条狮子鱼,它全身柔软没有鳞片。


户外视界


在太平洋西部,日本岛附近,有一座神秘的海沟,叫马里亚纳海沟。它深达一万米,是地球上最古老,最深的海沟。科学家们曾潜入海底,他们究竟在这里发现了什么呢?

马里亚纳海沟最低处距离海平面11034米,可以装下整个珠穆朗玛峰。不仅如此,日本群岛每年还以10几厘米的深度滑入马里亚纳海沟。可能过个几百年,要想探寻日本文明,只能潜入海沟深处了。当科学家们到达海沟3000多米深处时,他们发现,章鱼,抹香鲸等常见动物,也在这里生存。

随着探寻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未知生物被人们发现,我国的蛟龙号,曾在4800米处,发现了新型的紫色海参。在水深7500米处,还存在着一种直径超过10厘米的巨型阿米巴虫。更神奇的是,在水深8000多米处,竟然发现了身长18厘米的新鱼种,狮子鱼。

要知道水深每降10米,就会增加一个压强。在8000多米的深海,压力接近800个大气压,这压力可足以把坦克压扁啊。然而,这种浑身白色,没有鱼鳞,的小鱼,居然可以在这里来去自如,真是逆天的存在!除了各种新奇的生物,科学家们还在深海里,发现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这让人们对海沟的气候调节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看完这些,深深感慨,我们之前对大海真是一无所知,看来,之后对于大海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找靓机科普君


回答不能光靠意念和想象吧,认为水深压力大就没有生命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

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的深海生物的,并且由于水下太黑暗,它们普遍长得比较随便。

  1. 小飞象章鱼(Dumbo Octopus)学名是Grimpoteuthis,大多数种类的Grimpoteuthis生活在至少3,000至4,000米的深度,有些生活在海平面以下7,000米,这是任何已知章鱼中最深的。尽管它们出现在世界各地,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蒙特利湾,俄勒冈,菲律宾,玛莎葡萄园,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亚速尔群岛,但它们是最稀有的八足目物种。有史以来最大的巨型章鱼长1.8米,体重5.9千克。大多数物种的平均大小为20-30厘米(7.9-12英寸)。平均体重仍未确定。

  2. 深海龙鱼(Deep-sea Dragonfish)学名是Stomiidae,巨口鱼科是一个家庭深海辐鳍鱼,它们非常小,通常约15厘米,长达26厘米。龙鱼身体能够发光


  3. 褶边鲨鱼(Frilled shark)它被捕获深达1,570米,尽管它在1,200米以下并不常见。在骏河湾,最常见的深度为50-200米。褶边鲨鱼具有几种原始特征,通常被称为活化石。它长达2米(,有一个深褐色的鳗鱼状身体,背部,骨盆和肛门鳍远远落后。

  4. 海洋鲨鱼(Marine hatchetfish)

    深海鲨鱼体长范围从 2.8厘米到12厘米。身体深而且横向极度压缩,有点像斧头(胸部是“刀片”,尾柄是“手柄”)。他们的骨盆旋转到垂直位置。嘴位于鼻子的尖端并且几乎笔直地向下指向。它们的鳞片银色,细腻,容易磨损。


  5. 黑色海洋恶魔(black seadevil,到底该怎么翻译啊)

    成鱼可从深达3000米的地方进行了拖网捕捞,幼鱼则生活在比较浅的地方。

贴图好累啊,先这样吧。

FunMathPhysics


马里亚纳海沟有着全球最深的海渊,深度在1.1万米左右,甚至把8848米高的珠穆朗玛峰放进去都不成问题。 但即便如此,科学家发现依旧有生物存活。在一个多世纪前科学家一直认为,极度的水压不可能有生命体存在。 潜入深海,如同飞入太空,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所追求的。不过因为环境以及技术的原因,我们探索深海的难度甚至比上天还难。我们知道,在水中每下降10米,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万米级的深海里,压力甚至接近1000个大气压,在那种情况下,一般的钢制构件直接压散架。直观的来讲,那样的深度似乎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在太平洋西部,日本岛附近,有一座神秘的海沟,叫马里亚纳海沟。它深达一万米,是地球上最古老,最深的海沟。科学家们曾潜入海底,他们究竟在这里发现了什么呢?马里亚纳海沟最低处距离海平面11034米,可以装下整个珠穆朗玛峰。不仅如此,日本群岛每年还以10几厘米的深度滑入马里亚纳海沟。可能过个几百年,要想探寻日本文明,只能潜入海沟深处了。当科学家们到达海沟3000多米深处时,他们发现,章鱼,抹香鲸等常见动物,也在这里生存。随着探寻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未知生物被人们发现,我国的蛟龙号,曾在4800米处,发现了新型的紫色海参。在水深7500米处,还存在着一种直径超过10厘米的巨型阿米巴虫。更神奇的是,在水深8000多米处,竟然发现了身长18厘米的新鱼种,狮子鱼。

要知道水深每降10米,就会增加一个压强。在8000多米的深海,压力接近800个大气压,这压力可足以把坦克压扁啊。然而,这种浑身白色,没有鱼鳞,的小鱼,居然可以在这里来去自如,真是逆天的存在!除了各种新奇的生物,科学家们还在深海里,发现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让人们对海沟的气候调节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看完这些,深深感慨,我们之前对大海真是一无所知,看来,之后对于大海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筱筱脚丫


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海拔最低处,大部分水深约在8000米以上,位于菲律宾东北方位,最大水深为11034米,叫斐查兹海渊,形成时间为6000万年。


在这里是属于地震火灾频发处,因为处于板块交接带,形成原因是海洋板块插入大陆板块,碰到地幔中的高温,逐渐熔化形成。

1899年,内罗渊9660米为当时世界纪录。

1929年,更为9814米

1951年,英国海军首次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测量,通过声波,得出深度为10863米。

1957年,苏联的斐查兹号考察船使用超声波探测仪在海沟附近发现很深的一条海渊,而1960年美国海军就创造深潜器潜入10916米的纪录。


在海沟底部只有黑暗,温度十分低,水压接近1000个大气压。不过在这神秘的地方竟然发现了一种新鱼种,只有18厘米长。

据说还有霸王级别的章鱼存在,因为抹香鲸以霸王章鱼为食,间接验证它的存在,所以科学家一直寻找的霸王章鱼就在这神秘的海沟中。

2011年,考察团再次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考察,发现有着大量碳资源,在海拔最低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就是一个沉淀物收集器,对地球的物质条件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不管如何,尊重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马里亚纳海沟的神奇值得我们去探索,但需要保护,不可破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