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百年前的一场辩论,要不要推翻清王朝?

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是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

这十年中, 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清朝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其根本利益, 采取了废科举、兴学堂、发展交通、改进司法制度等改革措施;还宣布预备立宪, 各省相继设立了谘议局;1908年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然而, 清政府打着开办新政的旗号, 增捐加税, 横征暴敛, 对民众进行无休止的掠夺, 将专注于工商业的国内立宪派也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辛亥革命前夕, 清朝统治集团对外一味屈从, 其政治腐败已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最终为民众所共弃, 它的覆灭是必然的, 谁也挽救不了。

百年前的一场辩论,要不要推翻清王朝?

上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前后, 对推翻清朝这个问题就有过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一方是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 另一方是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

百年前的一场辩论,要不要推翻清王朝?

当辛亥革命还处在准备阶段时, 梁启超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 发表一系列文章, 认为革命不但将杀人流血, 还会导致内乱和列强干涉, 使中国灭亡, 出路只有通过请愿立宪, 期待清朝政府自行改革, 先实行开明专制, 然后"由开明专制以移于立宪", 才是"拾级而升, 又不致助长此冲突"。 革命派则指出:无数事实已证明, 不能指望这个政府会进行任何根本改革, 那样想无异"与虎谋皮";只有下决心把它推翻, 中国才有希望。《民报》上有篇文章写道:"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 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革命之时, 杀人流血于双方之争斗见之。若夫不革命之杀人流血, 则一方鼓刀而屠, 一方觳觫而就死耳。为国而死, 则吝惜之;为野蛮异族政府所蹂躏而死, 则忍受之, 何死之不择也。" 孙中山讲得很干脆:"世界立宪, 亦必以流血得之, 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 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 而为不完不备之立宪乎?"

总的来说,双方的争论点主要是1、要不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推翻帝制3、要不要进行社会改革。

事实证明,革命派的影响力更大,百姓对于这个曾经的清王朝和皇帝以无眷念之情。

百年前的一场辩论,要不要推翻清王朝?

但是从这场争论中也暴露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弱点,在一些细节问题上革命派并不能很好得回答。同时革命派也想在不惊动西方列强的情况下完成革命,但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思想理论上的弱点和革命派的软弱性,也导致辛亥革命最后以失败告终。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关注历史,关注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