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今年會不會出現最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

江戸川十六夜


我想大多數人拿到這個題目之後,可能都會給到肯定的答案。但公子想說的是“不一定”,因為大家都聽過物極必反的道理。

那麼,下面公子簡單談下對於這件事情,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大背景大環境不同

大家會做出“今年可能是最近幾年最嚴重的的離職潮”的主要原因是受此次新冠病毒的影響,很多行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而且我們在新聞裡也看到了就連像海底撈這樣的不少大企業都表示太難了。

但人是很容易因為過往的認知和經驗以偏概全的,因為我們看到了這些企業裁員的信息,所以就認為今年會是最嚴重的離職潮。然而卻忽略了參考的樣本,要知道上面說的這些都是受疫情影響特別大的餐飲、酒店旅遊、影視娛樂等行業,不能代表所有的行業。

另外相較於03年非典,雖然單從目前的數據情況來看的確看上去會比非典嚴重。但也別忘了這十多年的發展,無論是醫療手段還是醫療技術,我們都遠比之前上了好幾個臺階。再加上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基礎,打贏這場抗疫戰也許比之前更樂觀些。

再加上現在的辦公工具也比之前發達的多,辦公的觀念也得到了逐步的更新,這些都是可以幫助企業儘量減損增收的好幫手。

所以,整體的大背景大環境下,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悲觀,相反可能還要更好一些。

二、危機=危險+機會

03年那場非典除了給國內造成了人員和財產的損失,但也催生了一批行業巨頭。比如我們熟知的電商平臺,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以及順豐為代表的快遞行業興起。所以,

凡事都是由兩面性的,就像那句俗語一樣“上帝給你關了一扇窗,一定會給你開另外一扇門”。比如我們都知道今年的在線教育,醫療健康,線上服務等都是逆增長的時候,他們不僅不裁員,反而還要高薪招人。

而且根據以往的經驗,上半年的“頹勢”,在下半年的時候會出現一種“報復性消費”的現象。顧名思義就是呆在家裡太久的人,在抗疫結束後,會把之前做不了的事情,買不了的東西,吃不了的美食等等統統做完。也許,下半年的一兩個月的營收,很有可能會把上半年的給補上。

因此,面對突發情況,我們能做的還是做好手頭的工作,既要看到危險,但也不能放過任何機會。

三、員工層面

疫情對於員工來說,的確是會有很大影響,畢竟企業撐不下去了,自己的日子肯定也不好過。裁員減薪什麼的,也是不少中小企業的常規操作。

然而無論是主動離職還是被動離職,員工其實都是非常謹慎的。

現在的職場人比之前承受的社會壓力更大,有更高的房價和物價,以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時候離職並不會有多大好處,首先是這個時候工作不好找,而且很多人身上都揹著不少的“負債”,每個月的房貸車貸走不掉,孩子的高昂教育費不能減,還有花唄信用卡......這些都是他們不敢說離職的原因。

就拿我身邊的人來說,有一個朋友的公司為了能夠降低成本熬過難關,在公司給出了減量降薪20%的通知,再加上老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說服,員工們也能接受。畢竟相比薪水減少來說,沒有收入才是更可怕的。

最後公子想說的是,疫情現狀下也是職場人兩極分化的開始。有足夠實力的,可以實現升職加薪,成功轉行;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老老實實呆在原單位,祈禱不被裁掉是他們的最大心願。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我認為今天會是二個極端,第一個是高能力的人會出現大的離職潮,而那些低端人士會現在大的被離職潮,而現在已經開始進行了。

就拿我一朋友那公司來說,前兩天我朋友說她公司已經開始裁人了,她已經按公司給的名單勸即了30來個人了,我一聽驚訝了怎麼勸退這麼多人,那些勸退的人就願意接受?勸退意味著沒有賠償金的,我朋友的回答讓我更驚訝她說:“她們公司訂了很多規章制度,但老闆從來不按規章制度上的來處罰,只要求違規的人籤個字就行了,號稱工人也不容易,扣來扣去他心疼所以籤個字就行了。”可現在老闆裁的就是那些違規多的人,而那些違規的人要麼選擇辭職,要麼就按違規來給予辭退,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辭職。

我聽完後,我是覺得一開始她老闆確實是不想處罰那些人,也確實正如她老闆所說是覺得工人也不容易,可從想因為疫情的原因讓公司業績大幅降低,只能裁人了,而裁掉這些人也是成本最低的,裁其他人還得賠錢。

那麼為什麼說對於高端人才會出現大幅的自離潮呢!

答案是,雖然受疫情影響很多公司業績都受到影響了,而對有些企業還是沒有什麼影響的,甚至業績還受益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受影響的企業待遇自然就下降了,這個時候那些高端人才就會選擇辭職,去其他沒有受影響的企業上班。

就拿我一學長來說,他在一家商貿公司做銷售經理,因為受疫情影響他的業績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自然工資也會被影響,於是他計劃辭職,就當他提出辭職時,他老闆極力挽留他,並承諾如果工資沒有去年的平均數,就按去年的平均數來發,持續到疫情結束,他綜合考慮下,選擇了留下來,可這段時間他們公司也裁了不少人了。

職場就是如此,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都是利益為先,當利益受到影響時企業會裁掉無關痛癢的人,而有能力的人就會選擇辭職。

所以我們上班時,除了要努力工作以外(因為今天工作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還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人,這樣自己才能有主導權。

我是小丸子以上是我個人觀點,謝謝你的閱讀,希望可以幫到你,喜歡我的問答的可以關注我 有什麼職場困惑可以來諮詢我,最後給我點個贊吧,謝謝了!


小丸子悟職場


前幾天,我接到了剛畢業不到一年的表弟的電話。他說,復工第一天,就接到了被辭了的通知。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公司經營困難。而表弟屬於新員工,為了縮減成本,把像表弟這樣的好幾個人都辭退了。這種的被動辭職並不是個例,據新聞報道,某集團復工第一天就辭退了500人。


而我的朋友小夏面對原公司開出25000一月的橄欖枝,非常糾結。小夏本科畢業就進了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從初級程序員做起,自己技術過硬,成長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項目負責人。因為原公司屬於初創型公司,雖然自己技術與能力過硬,薪資待遇卻跟不上,工資8000一月就到頂了。小夏跟女朋友打算結婚,經濟緊張。他選擇辭職到了現在的公司,工資翻了一倍多。而現在他接到了原公司上級領導的電話。公司年前拿到了新一輪融資,工資給25000一月,極力邀請小夏回去。

職場小不懂認為:今年會出現最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基礎性的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因為疫情的原因,有很大的影響被離職。二、有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性的員工,選擇會越來越多,主動辭職受到影響。


一、基礎性的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因為疫情的原因,有很大的影響被離職。


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都或多或少被波及。為了節省成本,存在減薪或者裁員的情況。基礎性的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就會被離職。比如我表弟,或者某集團的500人。還有中小型企業,因為抗風險能力低,因為中小企業一般沒有物業,很難從銀行貸款;響應號召主動減免房租的多是有實力的大企業或國企,而中小企業租用場所多為二房東把持或私人廠房,很難享受優惠。疫情的衝擊之下,沒有辦法,選擇裁員,甚至公司都被解散。


二、有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性的員工,選擇會越來越多,主動辭職受到影響。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理論。人首先要滿足生存的需要,工作是生存的需要,只有工作,才有工資,才可以保證基本的、必須的生存需要。只有獲得了收入,才可以實現經濟的獨立。因為疫情,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受到波及。疫情期間,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沒有錢,不上班沒錢進就會焦慮。因為背後都是一大堆的賬單,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生活質量就會下降。所以,有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性的員工,他們不愁找不到工作。反而有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去挑選,在經濟的驅使下,會主動選擇辭職。

綜上所述,今年會出現最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一個是被動的因素,一個是主動的選擇。

4年獵頭,8年職場,4年創業,2寶職場媽媽,分享職場心得,談創業經驗,寫成長感悟。希望關注@職場小不懂。

職場小不懂


我是剛離職的其中一位,上了幾年的班,到現在還沒有我做副業掙得多,剛開始是一邊上班一邊做副業,收入比工資高的多,最後乾脆利落辭職,現在在家專職做我的副業,不現在是我的主業了,一個月輕輕鬆鬆幾萬塊錢,只要一部手機,又不用投資,不用囤貨,又輕鬆,有賺錢,還能照顧家裡,離職是離對了


中國式微傳遞


我預計今年肯定會出現一波嚴重的離職潮,而且這波離職潮是企業老闆發起的。疫情當下,很多中小企業都會有很大的壓力,例如房租,人力成本、各種開銷等,為了能讓企業活下去,都會通過一些手段化解壓力,目的很明確,就是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減少開支。


我的表哥原來通知2月10日復工,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又推至2月23日上班,下班後回來告訴我們,他離職了,拿到三個月補償金。


他說:今天上午領導召集大家開會,因為疫情的影響比較大,公司現金流壓力很大,只能進行降薪或者裁員,對於裁員的員工無論工齡多長,一律補助三個月,對於降薪的員工,半年內領一半的工資,後續看公司發展再進行調薪,如果員工不接受降薪,也可以直接離職領補助三個月。


表哥表示很不解,明明公司發展的挺不錯,去年他部門的業績還是持平的,怎麼公司隨便就說降薪裁員。表哥趕緊去問領導瞭解事情,這個領導跟表哥關係挺好的,推心置腹的跟他說:本來你們部門的人全部都要撤掉,員工要進行重組,併入另一個部門,我據理力爭下只能保存你一個人的名額。


表哥當即表示不用,他直接離職不做了,他不想再留在這家公司,他想拿到補償後趁這段時間好好學習、繼續充電、升級自己,即使出去重新找工作,也能提高自己的籌碼。


疫情當下,很多中小企業的業務受到很大的影響,企業沒有任何收入,但是支出依然很大,就算政府有部分的減免行為也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本質。所以很多企業老闆為了企業能夠繼續發展,只能忍痛選擇降薪和裁員。


疫情當下,我們要學會提升個人的抗風險能力,首先有擁有自己的存款,因為沒有存款就意味著你的生活無以為繼,意味著你很難有抵抗風險的能力,其次是要做好個人理財計劃,其實理財是一種思維,一種習慣,並不是你富裕了以後再去理財,而是隻有你學會了理財才會更富裕。最後一點就是終身學習,我們要永遠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對知識保持著渴望,然後積極去投資學習。


與其擔心疫情下被老闆拋棄,不如緊跟時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關注@令狐開講了,專注職場領域,致力於讓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開講了


今年真的難。

年前身邊有創投的朋友辭職了,想節後入職新單位,至今沒著落。。。有地產醫療朋友離職找了個項目想創業,節前都規劃得很好,這疫情把節奏全打亂了。。。

我自己公司也是舉步維艱,做醫療服務,至今還沒有復工,員工在家辦公,策劃線上活動。

對很多人來說,包括我自己,眼下養家餬口可能比什麼都重要。你看,我都來頭條回答問題了。。。

白天發狠,晚上做夢,祈禱未來。



潑妞派來的嘍囉


說實話,是否出現最嚴重的離職潮現在還說不好,不過我所在的公司因為疫情的原因,已經開始一部分的裁員了,並且2月份的工作都有所降薪,只發基本工資,沒有績效和獎金。

對於公司老闆的做法,大家也表示理解,畢竟現在是特殊時期,公司已經延後上班了很久,考慮到公司的成本問題,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的。

反觀公司裁掉的一些人,都是平常在工作上能力不怎麼突出,為公司做不出什麼貢獻的員工,說實話公司的這個舉動也讓留下的人深刻體會到了競爭的壓力,我最近也在不斷學習,爭取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無獨有偶,我朋友是年前主動辭職的想的年後換一份工作,誰知趕上這次疫情,所以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啃之前的老本,所以說現在也是不好找工作的一個時期,

只能希望疫情平安度過,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生活中。

當然,隨意裁員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畢竟還要給離職的員工一些補償金,所以公司也會權衡利弊後綜合考慮。

總之,在這個不斷髮展和變化的時代,我們更多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讓自己有一技之長,這樣才能走的更遠不被淘汰。

✍🏼我是@馮阿元 ,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離職不離職還是看企業的發展情況,當然茉莉覺得疫情是一個助推器。

第一,實際案例

茉莉自己作為人事,最近和很多求職者在聊天。

例如有個美編,之前在一個大型的影視公司工作,然後公司在疫情期間,已經基本上不上班了,然後老闆在微信群裡說出了請大家在家,也不說在家辦公,然後後面就說這個是無薪休假。這個美編就去問人事,那如果領導安排我工作了,怎麼算工資?

人事其實也回答不了,後來人事厲害了,說老闆說你有上班的那天就算你上班,說沒有就沒有。

後來又過了一個星期,其實不少企業都陸續復工了,但是他們公司還是按兵不動。2月的最後這個星期,美編就出來找工作了,明顯覺得大家都心不在焉。


第二,為啥要跳槽

茉莉還是那句話。茉莉自己作為秘書和人事,也和財務比較熟悉,所以我會知道公司資金運作的情況,那如果我憑藉這些信息來確定是否離職,那肯定是最好的,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能幫助自己做出判斷。

但是例如來面試美編妹妹,她也很不錯,因為她已經在那個公司工作了半年,在半年內,離職的同事一個月一個,本來20個人的公司,現在只有10個,公司天天招聘,人天天在走,然後工資也是經常拖欠,感覺就是公司在斷斷續續工作。


因此,茉莉想說,疫情是一個助推器,本來不行的企業,就在這個時候不行;本來就坑同事的公司,也在這個時候更加坑,從而把一些缺點都暴露出來。

所以不要覺得難過或者覺得自己不好運氣,在不好的公司,現在也會把所有的問題暴露出來,我們也可以重新選擇。


Molly小秘書


昨天有個網友給我留言說:年前談定offer,跟新東家約定年後入職,工資漲了一波,跟老東家提了辭職,拿了年終獎,本來打算過完年就美滋滋的入職,結果疫情影響了新公司的業務,導致他們壓縮成本,暫停了所有的招聘計劃和新員工入職計劃,他就這樣,被迫失業了。

我目前在上海的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我們工作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復工後做了第一個“困難的決定”:裁員和降薪。大家也默默接受了,並沒有人嚷嚷著要離職。因為現在外面的市場行情也不好,待在公司至少社保不會斷,降薪就降薪,但是跳槽的話,可能不但沒有實現漲薪的效果,還因為跳到一家現金流不行的公司最後導致自己失業。所以,從風險的角度來看,市場越亂,越要讓自己冷靜,不要亂跳。

按照往年,年後的人才市場是“金三銀四”,早就活躍起來了,身邊的朋友們都在尋求不同的機會,可今年,大家都靜悄悄的,並沒有別的打算。所以,我覺得,今年不會出現“離職潮”。也奉勸蠢蠢欲動的職場人:換工作要看成本,不要意氣用事,年前裸辭的,現在基本都在懊悔中。去年有人說過一句話“2019年是往後10年最好的一年”,當時有人當成段子在轉發,從今年的開端來看,好像是這麼回事。

不過,就算是市場不太好的情況下,也依舊有企業的業務做得不錯,還是在招人的,比如我前兩天就接到了一個電話面試,所以,如果現在處於已離職狀態下的職場人士,可以積極行動起來,多投簡歷,尋找新的機會。


吖吖wendy


根據我目前掌握的情況,我的答案是會!我們財務聯盟群裡,更有各種奇葩的裁員方式,今天下午新出爐的,我給大家講一講。

第一,要求員工自己申請降薪,寫明降薪事由(疫情影響,願與公司共渡難關);降薪幅度(50%);降薪週期(直至疫情結束)。強制寫,不然就暫時在家辦公(邊緣化你)。於是很多人都辭職了。

第二,不發年終獎。有一部分公司是年前發年終獎,有一部分是年後發年終獎,有在杭州工作的同行說,年後要發的年終獎,公司以現在困難為由,不再下發,如果2020年業績好,再補發,這不就是不發嗎?這種情形,2020年業績怎麼會好呢?所以員工看不到希望,便辭職一大部分,同行發出感嘆,說公司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了。

第三,我公司的情況,我們公司是個互聯網公司,按理說這次疫情對互聯網線上業務影響不大,但是我們公司廣告部原本人就不多的基礎上又辭職了6個人,使廣告部老大直接成為光桿司令,當然不只是疫情一方面的因素吧,廣告部老大是個事兒媽也是其中因素之一。不管怎麼說,是又丟失6員大將吧。

綜上所述,不管是我自己所在的公司,還是同行所在的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離職員工,疫情又是幾十年不遇的,所以我推測,今年將會是幾年不遇的離職潮,不是主動離職,而是被逼離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