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对港影响不可轻视

对港影响不可轻视

无论对经济抑或就业市场,贸易对港都堪称“大得不能倒”,甚至是香港的“生命线”。香港虽然不在“风眼”区,但这场风暴对港影响绝对不能轻视

对港影响不可轻视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金融对整体经济固然带来重大拉动作用,衍生了许多专业服务需求;然而,香港乃一个高度外向的自由港,每年贸易总额不只是GDP的300%强,贸易业对港经济贡献亦高约20%,份额乃各主要产业里最高,而从事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和运输及仓库等的雇员人数更多达90万人,高占在职人口近25%。可见,无论对经济抑或就业市场,贸易对港都堪称“大得不能倒”,甚至是香港的“生命线”。

一方面,中国内地乃香港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特别见诸转口方面,以中国内地作为转口目的地的商品贸易占比,2016年就高占整体货值的54.3%,至于作为转口来源地计算的话,比率更高达58.8%。另一方面,美国所占份额虽然有所不及,但也是香港的第二大转口目的地和第五大转口来源地。中美贸易战下,纵不排除会令原本由两地直接出入口的贸易往来转投香港,亦即香港可望变相“发灾难财”。然而,究竟美国如何定义中国进口产品?会否将经香港进口的货品亦当作中国内地产品,这既可谓不无可能;更重要的是,受惠于“一国两制”,香港一直为国家和国际之间的“超级连系人”,许多商品都靠这个窗口“走出去”和“引进来”,一旦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减少,也难免会拖累经贸过程中透过香港转口原料和成品的需求。

假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特朗普不断四处“点火”,以致全球贸易总额大减,对港构成冲击实不言而喻。

对港影响不可轻视

■ 香港金融市场受到贸易战冲击。股市已首当其冲,近期波动程度明显加大。

贸易可传导通胀及加息压力

香港金融市场也曾受到贸易战冲击。受此不明朗因素困扰,环球股市已首当其冲,近期波动程度明显加大,港股便受累跌至3万点大关附近,自高位起计回调一成有多。本来,港汇已经持续偏弱,近期都在弱方兑换保证水平徘徊,拆息亦见明显抽升,一个月拆息便升至约1厘左右,隐隐反映资金开始从港撤出;万一股市好景不再,资金就失去恋栈香港的一大诱因,届时港息的上调压力必然加快,以致香港经济环境雪上加霜,尤其是楼市早就位高势危,走资潮势必加快和加深本港资产市场的调整。

关税调高也意味物价上升。由美方对入口货品加征关税,到中方反制的同时上调税率,均意味入口通胀压力增加,商品售价难免因应税率增加、又或从其他更昂贵的市场入口而水涨船高,进而增加美联储以至人民银行的紧缩币策压力。

市场普遍预期,受益美国本土的减税措施,预料将推高当地通胀压力;而受累于美国对外的加税措施,物价上升压力难免进一步加大。3月特朗普敲响贸易战战鼓之前,利率期货显示6月份加息机率增约10个百分点。若美国经济增速因贸易战而放慢,美联储加息机会确会减低;不过,对比因为经济好而加息的好,由于经济差而不加息似乎更不利于香港。

目前内地纵无太大加息诱因,惟透过其他政策工具,例如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进行逆回购操作、以至调整人民币汇率等等,货币政策难免要因应货币环境的复杂性而同步作出改变,当中币策走向无疑是趋紧而非趋松。

总括来说,中美贸易战到底如何收科,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明中国立场及释出善意后,美国及特朗普会否识时务地知所行止,未来都必然牵动全球贸易及金融市场表现。香港虽然不在“风眼”区,但这场风暴对港影响绝对不能轻视。各界既要密切注意最新“风暴消息”,同时亦应做足防“风”准备,以抵御不期而至的各种风险。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