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样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a_nuo_1996


通过自己的“未来视角”,就能改变自己思维的方式,发生的各种事情都会开始有不同的思考,也能指导自己今日的选择。


站在今天规划自己五年后的位置,也站在五年后的位置指导自己今天的所思所行所言。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己每天的所思考的东西,如果不站在未来的自己的视角出发,你思考的格局很可能就小了!格局小了,思考的维度是不够的,思考的全面度也是不够的。

(2) 自己每天会面临各种抉择和行动,如果不站在未来的自己的角度出发,你做的抉择和行动很可能不是很优化的!

(3) 自己每天会有各种言论,如果不站在未来的自己的角度出发,你做的各种言论很可能是不明智的!


打个具体的比方吧:今天你在一家不足10人的小公司做个小销售,但是你给自己规划5年后也开了一家这个类型的公司,自己做小老板。


然后你发现有一个刚签订的订单,由于公司销售助理的出错,这个订单的成本其实是很大的,所以你辛苦跟了3个月的订单现在的利润几乎为0,不仅仅老板把你和销售助理臭骂了一顿,而且你的销售佣金也是0了,原本你心里很高兴,大致算了下,自己这个销售订单可以拿到2万的销售佣金呢!你现在的态度该怎么样才是更助于自己成长的呢?

是也去臭骂一顿那个销售助理?——但是别闹了,人家是个小姑娘,欺负小姑娘非大丈夫所为。


是自己独自生闷气?是因为非自己的错误而被老板臭骂,所以愤而辞职?……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站在五年后的自己来看,你就会自然产生这样的态度了:“我是自己公司的老板,员工犯了错,我是要付出金钱的代价,的确不是我的错,都是员工的错,那又怎么样呢?我是老板,我不得不承担所有的损失。我即使现在去狂骂员工,甚至打他,别人就愤而辞职就完了,顺便他还会报警告我暴力伤人。所以我没必要去纠缠是哪个的责任,不论谁的责任,我都得自己扛下去。现在发生了这样的错误,我应该是设计和建立一种机制,使得今后这样的错误能从机制上避免,那么这个机制该怎么设计和建设呢?”——发现了吗?仅仅是因为你站在了5年后的位置,你现在所思考的就完全不一样了,即使你现在仅仅是一个小销售,你都在开始头脑里设计该怎么样建立一套机制了。


如果你思考出了可以落地的、可行的机制,你可以现在就去告诉你的老板,不仅仅他会对你的能力开始更重视,更关键的是:你在老板的公司开始实践你的方案,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能真正落地的措施,你就学到了,你就可以再改进,经过这样的实践,你的构建机制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锻炼。多好的事情啊!用人家的自行车练习骑自行车,(关键是这个自行车的所有人还很高兴你来联系)骑会了自己获得能力,骑得很差,摔得也是别人的自行车!!!


◎每天的生活大不同

当我们有了这个意识,处处开始以五年后的自己来看待今天的自己的时候,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有大大的不同。因为每个人的5年后的自己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以下的文字中,你换成五年后的你来重新审视即可。我还是以上文那个规划5年后当小老板的小销售为例。


当你早早得起床后(因为你有规划自己的五年,所以你专门安排了每天清晨的时间,用于读书学习),开始读关于销售和谈判的书籍,当读到:“哪怕别人都知道你是最大的老板,在谈判时,你也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虚拟上级”。以前,你都不用思考这句话,因为别人都知道你有老板。现在你就会思考:嗯,那我该怎么设定一个虚拟上级呢?是说我们公司针对多少金额的必须有合伙人多票表决吗?是说我们有一个商务组,公司有制度,多少金额的订单必须商务组集中讨论吗?……


当你读完书吃完早饭之后,你开始去坐地铁上班了。本来本能的要掏出手机,看看新闻啊,看看朋友圈啊,突然意识到自己心理装的应该是五年后的自己,于是你开始觉得,自己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也是很值钱的(毕竟是老板的年收入了),所以赶紧要么开始看书,要么开始思考很多问题,要么开始用手机收发邮件,做些简短邮件的回复……

当你坐到公司工位上后,你会列出今天需要处理的20%性事物,然后开始做这20%性事物,80%性的全往后靠。你这20%事物里,你自然的会列出你销售岗位的工作内容,你也会自然得列出对产品的研究,对这个行业技术发展的研究,对这个行业各个友商信息的分析,对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型的研究,对这个行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用工成本的分析……总之,你的工作内容里,会添加各种在旁人看来不属于销售职业范围的内容,因为你是站在五年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万事万物。


干了几个小时的活之后,老板过来了,大声问道,他想开拓一个新的市场,不知哪个员工能去新行业跑两周,给他做一份新市场的详细调研报告。以前的你,可能不会主动接手,因为做好自己手头的销售工作,拿到更多的客户和销售佣金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仅仅是因为你心理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五年后的小老板,你就会心想:嗯,我今后也会常常开拓新市场,这次去调研一个新市场,就是一个锻炼这样能力的机会,而且花的钱、犯的错,全是现在这个老板买单,嘻嘻,谢谢老板提供给我练习骑车的自行车!

于是你马上站起来,对老板说“我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同事聚在一起吃饭,你开始听到的声音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老板真抠,午餐补助3年都没长了,现在吃饭都得自己掏钱补!”——现在的你会想:哦,如果他们是我的员工,我给他们增加午餐费,一个月的额外支出是多少呢?于是心理开始默默计算,而再是跟着抱怨了。

“这个公司真没前途,老板在这个行业做了10年了,还是个不满10人的小公司,他整天忙,忙的结果还是这么小”——你就会开始思考,为什么做了十年都不能成长呢?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


晚上回到租的房间后,才开始看看这一天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快速刷动,看到了一个默默暗恋了很久的女生的朋友圈,以前都不敢追求她,因为自卑,认为自己在这个城市没有自己的房子、车子,也没有多高的年收入。但是现在,站在五年后的自己来看,你自信自己5年后就会有自己的房子、车子,不错的年收入,自己的心理也更宏大,拥有坚定的自信。


此刻,你不再认为自己配不上她,你反而会这么认为——“我会有富足的物质财富和深爱她的心,如果我不追求她,我就是剥夺了给予她更好的物质条件,我就是剥夺了给予她一颗深爱的心。”于是,你马上给她微信发了一条消息:“很久没联系你了,不是因为我不挂念,而是因为我以前深深的自卑”……


后面的故事,就自己脑补吧。不论成功与否,你会发现,只要你从五年后的自己出发,你的行动,你的思考,你的言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米知山


这个问题比较泛。我来缩小下范围,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AI时代,也就是人工智能时代,我来谈谈人工智能时代应该具备哪些思维方式。

AI时代应该具备5个思维方式:第一,手机时代一去不复返,要认识到通过做一个手机App创业成功已经不太现实。第二,要实现从移动优先到人工智能优先的转变。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行业都喊出了移动优先的口号,但就在几年前,谷歌和百度先后都不约而同明确了AI优先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都把AI推上了最前台。第三,将软件和硬件相结合。亚马逊公司推出的智能音响Echo,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销量就突破了300万台,充分体现出AI时代软硬件结合的重要性,去年淘宝公司也推出了一款叫“天猫精灵”的智能产品,也深受追捧。第四,数据秒杀算法。如果你有足够多的数据,即便是算法稍微差一点,也能得出不错的结果。也就是说,大家采用的算法都基本类似,谁的数据量大,谁就是王者。第五,降维打击。用AI思维做移动互联网时代做过或者没做过的事情,这样就能形成“降维打击”,比如与打字输入相比,语音输入就是降维打击;人体自动感应灯光开关相比于用手机App控制开关,也是降维打击。


身处AI+时代,职场人的思维方式需要发生转变和迁移,应该跳出固定思维,进行AI+迁移,去想、去做别人没有想到和做到的事情。以大数据为例,互联网时代普遍的一个共识是:数据是稀缺资源。然而,进入AI时代,数据不再是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的累赘,而是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原材料,更是资产。比如,物流公司的数据以往只用于运营需要,存储这些数据都是物流公司的负担。但仅仅过去几年,就已经有物流公司用数据来评估客户的信用,提供无抵押贷款,华丽转身成为金融公司。这就是AI+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差别,阿里巴巴公司更是早在2012年就开始提供数据交换平台,为企业提供数据交换和交易服务,实现了数据的商业化流通,让数据直接变了真金白银。

关于AI+迁移,我举了一个例子。某公司的产品经历告诉我,手机里一度装了很多的新闻阅读App,但到后来只留下了“今日头条”,理由是“今日头条把我想看的都推荐给我了,非常懂我”。因此他就想以今日头条为模板,也搭建出一套新闻推荐系统。个人认为这个产品经理勤奋有余、智慧不足。因为完全可以用AI+迁移,迅速打造一个今日头条式样的资讯平台,而不用自己亲自开发。比如,可以通过AI+迁移,收集大量用户的特征信息和反馈结果,利用机器学习,持续训练和优化自己的新闻信息推荐模型,就能快速制作出高质量的推荐模型。要知道,运用AI+迁移做产品远比从零开始效率高得多。


不雨


怎样改变自已的思维方式?

答;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们的思维方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在如今金钱至上的年代,一切向钱看,导至人们的思维方法也与时俱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谓思维方式,即为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包括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方式两大类。



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同一个事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些人是从价值规律来看待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价值思维。有钱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而且是得心应手。

还有一种叫应变思维,它决定着这些平时喜欢投机取巧的思维方式的完善性。这也是每个人的生存本领,用一句褒义的词语形容它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多种思维方式,不然的话就要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身碎骨而被淘汰。 其实,当人们在繁华落尽时,睡在床上仔细想一想,还是觉得身心疲惫。

人一辈子,就是三万六千天,就这样在自相矛盾的生活中,白白浪费了许多良知,换得金钱一大堆。许多人说,有钱就有思维,有钱就有尊严,这话一点也不假。但是并不能代表大多数生活中低层的人们意识形态。

本人觉得,人生一世还是要实际点好,充满一点正能量为佳。所以在怎样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上有如下几条;

1、书中自有黄金屋。学海无涯,平时养成看书的习惯。包括看一些杂志、看小说、网络上看电子书籍等等。总而言之,只要不是垃圾书和负能量的书,从书中获取精神食粮,积少成多,日积薄发总会对自己有所启示的。

2、书中自有颜如玉。平时接交一些积极向上的老师、同事以及生活有情趣的精明能干的人,这些人就是一本活“度娘”,许多人生答案在日常的交谈中,不自觉得灌入到自己的世界观中,而自己的心智也会在交流中迅速成长。

3、多上网,比如经常上头条看一看人生百态,接交一些网络中志同道合的朋友。打开自己的心扉和视野,提高自己的精、气、神,自己的世界会变得多姿多彩五彩缤纷。

4、活学活用。用自己的行动去做自己一直以来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千想万想不如身先士卒做一遍。同时行动的过程中自己得到了历练,这样自己就会不自觉得自然成长起来了。

以上内容纯粹个人观点,难免胡说八道。去其糟粕吸取精华。

知足常乐2018.4.4于上海


知足常乐0724


欲改变每个人的思想的确是件很难的事情,娃童的思想当然容易改变,因为本处幼稚成长阶段,调教调教自然功成圆满,可图去改变已成型的成人思想,必然费时费力而且不一定就全有把握,当然办法还是有的,一是提供灌输那种思想的环境,二是通过唐僧念经一样的不断续的给人洗脑,三是要激发人对美好梦愿的贪欲,这样就掘起了人那种自觉努力的潜在动力,于是逐步接近那力求一统的思想,自然就操控的步调一致了。但是必须千万牢记住:人毕竟不是机器,不是一个程序就可搞定的东西。人不同于现今的机器,人是具备情感的高智商肉体动物,(未来机器人是否也会有类似高级人类的情商那是后话,留到将来我们再去讨论这种问题便不一定会迟。)所以,不能绝对保证每个人都可理想达到,思想突破的事故难免不少量发生。不过用不着去过度焦虑,因为到那时的此些所谓突破的思想必然也是被同化而变异出来的杂种,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形思想的顽固性,劲力大不如先前,影响的范围更小,只管放心抓紧那根耍猴的绳索不松手就是了。猴头不也是过去很凶顽而大闹天空,因贪成圣而蜕化了妖仙的劣性,异变出大圣的思想,终极还是归于正果,未能蹦跳出如来佛掌吗?千年大圣如此,何况猴子猴孙乎? (捂嘴快溜 ―― 喊打的来啦!)


冰域客


想要改变思维方式前,我们需要先理解什么是思维方式?

它是指我们按照某种程式化的“心理结构”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说之前网上很火的理科生思维,文科生思维的差异体现的就是这个。


如果一直都只按照一种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话,很容易陷入思维盲区里。就像上图中的理科生,也许能很快达到旅行的终点,但是会错过各种美妙的风景。人生会少很多乐趣。


关于如何改变思维方式,下面的一些方法你可以试试:


1、好好地学习一门新语言。比如说英语。


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中文,潜意识里默认了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学会一门新语言,会不由自地用使用另一种方式思考。比如说在英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很多人说英语给人一种中式英语的感觉,那就是一个反例子。真正学会一种语言,达到下意识脱口而出地表达时,你就能切换过去了。


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看问题不容易绝对。


2、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尤其可以试试青旅。


把自己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切换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和周围的人交谈,吃饭,逛。尽可能地把自己当成当地人的视角去看事情。然后就会发现,啊,这和我原来生活的城市真不一样啊。尤其是食物,服饰,夸人的骂人的话。可以一下子就戳中你。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会有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生活。


这就是眼界的变化,看到更多的不一样,于是能理解差异性。


3、刻意练习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的模型。


系统性地学习一个自己之前不熟悉的领域,也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说一个文科生去学习心理学。从自我认知,从意识潜意识,人与人的空间开始。慢慢地,随着心理学知识架构的完善,他就能慢慢地改变自己之前理科生思维以逻辑思考优先的方式,直来直去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容易体谅到不同人的情绪。


以上这些都可以试试,不一定正确,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我在美国等你来


思考对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以至于爱因斯坦说: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从经验或者其他人身上学习思维方式太慢了,也不够体系,所以我选择了书籍。花几十块钱就可以学到大师们花几十年研究的课题,在划算不过,再划算不过。


一下是最近我学习的书单,分享给你。


《学会提问》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做高管教练的工作,他的工作内容就是不断的向高管提问,通过提问引发思考,帮助高管做出正确的决策。


提问是一个向内思考的过程,深挖潜意识区一些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内容,强制大脑进行思考。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的懂了并不是真的懂了,能讲明白的懂了才是真的融会贯通。


《学会提问》中按照他人是不是愿意回答和是不是可以从回答中受益将问题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优质提问、轻松提问、劣质提问、沉重提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给出的问题是优质提问,可以引发思考且他人愿意回答。


但问出优质提问并不容易,未被训练过的人能提出轻松提问已实属不易。关于如何提出优质问题,《学会提问》中给出了8个优质提问的特性,并应用5W1H(WHO、WHERE、WHAT、WHEN、WHY)+3V(理想Vision、价值Value、词汇Vocabulary)模型帮助读者掌握优质题的技巧。


提问在沟通中占有很大比重,学会提问就相当于学会了一半的沟通。提问的质量是可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学校的教育只告诉我们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却从来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提问。


《错觉的法则》


女宝宝要用粉红色的物品、女孩子更适合学习文科,男生高中之后后劲足……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内容真的正确吗?


日本脑科学研究者潜能开发大师西田文郎,经过45年的研究发现,

“大脑认为正确的事情中有99%是错误的”。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错觉的世界,可怕的是我们被这些错觉束缚,不能展现自己的真正实力。


《错觉的法则》中,西田文郎为我们揭示了大脑的奥秘,由于大脑的三层结构,导致了我们的单线性思维。当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时,大脑就会主动停止思考,默认看到的就是真确的。


然而“正确”的“正”要减去一横才是“停止”的“止”,过早的停止,常常导致我们与正确失之交臂。


大脑操控情绪,情绪影响行为。行为反作用与大脑,如此恶性循环。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利用大脑的错觉,让错觉为我们服务。


西田文郎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成功者思维”、“运感力”、“苦乐力”、“喜感力”……每一点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终身成长》


如果有一本书坐镇亚马逊心理学排行榜10年,被比尔盖茨等诸多大V推荐,影响了整个美国校园的教育,你会读吗?这本《终身成长》做到了。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她认为人可以分为两类拥有成长型思维者和拥有固定型思维者。这两种思维模式并非先天注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习得的。生活在一个充满成长型思维的环境中,人会积极乐观成功。


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你会怎么夸奖他呢?“你真聪明”还是“你真用功”?


“你真聪明”、“你真漂亮”是在肯定他的先天因素,这些无需他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常此以往会让孩子陷入固定型思维。事实上表扬孩子的智力,会打消孩子积极性,让孩子变得喜欢抱怨、拒绝挑战、害怕失败。


而“你真努力”是在肯定他的付出,让孩子了解到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肯定。常此以往孩子会相信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他们会变得喜欢迎接挑战,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成为成长型思维者。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可以养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


在《终身成长》中,卡罗尔.德韦克系统分析了两种思维模式对不同行业人的影响:体育、教育、人际关系、商业,解释了成长型思维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并通过全书的介绍讲解了如何成为一个成功型思维模式者。


《重启:打破思维局限的问题解决术》



身而为人,我们一生中做的不外乎两件事儿:发现分歧,解决问题。


但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思维定式所束缚,我们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日本作家坂田直树,经过多年工作与学习发现,所有看似“不可能”的不问题,其实都有“第三条路”可走。


他总结出一套寻找第三条路的方法——“重合思考发”。在《重启——打破思维局限的问题解决术》中用一张思维导图,清晰、简洁的描绘了“重合思考法”。并通过30个商业实用案例,进一步解释“重合思考法”的使用方式。


爱因斯坦说:如果我有60分钟去拯救世界,我会花55分钟来寻找和定义问题,用5分钟构思解决方法。


掌握了“重合思考法”就等于掌握了寻找和定义问题的方法。将难题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深入,将深入的事情变得有趣。这个方法都可以教给我们。


《一本小小蓝色逻辑书》


目前我们学会的大多是这是什么,却少有为什么是这个。逻辑性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有逻辑的不仅可以便于沟通,还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中将思维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分析型、理想型、现实型、综合型。分析型思维注重一份完整的评估 他们以为分析为导向;理想型思维者倾向于找到事物正确答案他们以过程作为导向;现实型思维者专注于完成任务,他们以结果为导向;综合型思维者更愿意获取全面的信息他们以整体为导向。


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便可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更专注的扬长避短,自我完善。


当然《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也给出了一些自我完善的方法:6W2H法则、头脑风暴的注意事项、思维导图的使用、PDCA思考法、矩阵法、决策树等。


完全是一本在手,天下我有。


《小狗钱钱》



我们往往注重“智商”、“情商”却忽略了“财商”。所谓富不过三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辈人不懂得打理财务。把钱放在银行实在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小狗钱钱》中给出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率的算法:用72除以通货膨胀率可以得出多少年后钱只剩现在的一半。面对通货膨胀,我们无能为力,把钱放在银行等于等着通货膨胀的侵蚀。那么该怎么做呢?


《小狗钱钱》通过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一直会说话的小狗钱钱帮助小主人改变金钱观、财富观、理财观,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且帮助妈妈爸爸摆脱财务危机。


以上是6月对我影响至关重要的几本书,之后我还会不断分享对我有帮助的书籍和观点给你,希望也可以帮助到你。


你有什么好书好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看到后第一时间回复。


弓长小初


改变思维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或者看看书就能简单实现的,当然从理论上去改变是有必要的,但是关键还是在于实践意义;

内向也好,做事特别板也好,主要原因在于实践太少,参与的社会性互动太少;内向的人内心总是胆怯的,往往在与熟人交际的过程中特别自如,与陌生人交际基本上很难快速建立起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到做事效率,原因主要在于存在自卑心理,这种自卑是比较底层的,浅显的表象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内心深处的抵触与外界产生交流,怎么破

实践,硬着头皮去实践;笔者曾经也自认为与人交际是件困难的事情,也像题主一样在理论上找寻过答案,理论永远是苍白的,所以笔者给自己找了个方法——摆地摊

对于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摆地摊无疑是件抹不开面的事情,但是摆地摊就是让你无法抗拒的与陌生人打交道,说白了脸皮变厚嘛;当然这只是方法之一,笔者当时硬着头皮参加了各种学生社团,硬着头皮去主导组织各种活动,硬着头皮去结交校外的社会人士,硬着头皮学人谈生意,每件事都是硬着头皮上,只是第一次会比较困难而已

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所谓的思维模式,人际交往,工作能力,抹不开面等等一切都是小事情,小问题,因为格局被放大了,所以只管去做,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阿西达咔


事物都有多面性,必须全方位观察和了解才能得到正确而全面的答案,否则就会造成“盲人摸象″。但人的思维是有局限的,这就要求人类多思维方式考虑,比如有的事物须采取逆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能比按常规的思维方式更全面更准确。

人的思维是和个人的性格,知识,看待事物的逻辑和认知有关的。一但形成就容易成为固定模式和习惯,且难以改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同一事物上得到不同的结论。比如一片树叶的掉落;有人想到秋天,有人想到冬天要来了,有人感到秋风瑟瑟而悲秋,有人看到烂漫而诗性大发或者作副画等等…………。

要想改变思维方式就得加强学习充实自已,使自已具备丰富而多样的知识,从而提高看待事物深度。多角度观察事物,这样能更全面的了解事物。多听取别人的意见,灵活考虑问题,不能一根筋也不要钻牛角尖,这样思路会更多更宽。多学习关于思维逻辑锻炼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改变思维方式。多观察多学习:观察事物的多面性,观察别人的做事风格,撑握丰富和综合性的知识,这此对思维的灵活是有好处的。

不论是哪种思维方式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面面俱到,也没有哪种思维方式是绝对的。能准确判断事物,把亊情做好的就是最好方式。


四维9835073


改变分为两种:由外而内导致的一些行为的改变称为顺从,而由内而外的心理行为改变称之为接纳。一般而言,很多真正的改变源自于内心的觉醒,也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意识到一些问题后,然后自我决策进行挑战。如果是说服对方,可以从以下方式方法考量:一、从个体的认知层面进行改善,对其面临的问题需要结合他自身的立场,进行论述。具备同理心,真心为对方着想会有很大概率成功。很多时候,个体的执着源自自身对问题的混乱,只需要一个人平心静气的与其沟通。好的心情一方面可以促进个体积极的思考,另一方面个体会把好心情与信息本身联系在一起。就想心理学家说的那样:如果人们心情愉悦,就会透过快乐的“粉色眼镜”看世界,但他们会更匆忙,更冲动的做决定。而心情苦恼的人在做决定之前会反复的思考,在没有足够的证据难以撼动他们的意志。 二、情境与心境都是影响因素。在优美的环境以及舒畅的心情下中,个体是比较容易打开自我,接纳一些不同的观点。三、引发对象的消极情绪反应,也有说服效果。当我们试图说服别人减少吸烟,注意个人卫生,少饮酒或者小心驾车,呈现能唤起恐惧情绪的信息非常有说服力。在烟盒上给吸烟者展示吸烟的可怕后果能增加说服力,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举个例子,对于一些不愿意去做体检的人展示癌症的可怕后果。当他们看到那些可怕后果后,他们对做体检这个事情就变得积极起来。因此,那些既让人们害怕威胁事件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又让他们意识到解决之道并感到有力量实施时,恐惧信息的力量会更大。很多意在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广告既提出“艾滋病杀手”的口号唤醒人们的恐惧心理,又提出防护方法。这种形式的宣传让人们更愿意跟着宣传广告学习,从而达到目的。欢迎关注 自然会有答案。





柠檬心理


认知框架君谈一下自己这几年是怎么去改变自己的思维能力。

首先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很笨的方法,但很管用,很有效,能切切实实的提高一个人的思考技术与思考技能。

因为我们的学习,是关于【知识的学习】,大家学了很多【知识】,语文的、数学的、物理的、诸如此类等等。这些个人认为是硬知识。这样的知识学习,其实遗漏掉最关键的一类知识【思维领域的知识】,我们的知识学习很少有机会去【接触】【思维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用一句话来阐述【我们缺乏基于思维领域的思考的技术,由于缺乏,就无法把思考的技术贯彻到其它的各个学科】,思考的技能、思考的技术,都是可以通过【思维领域的知识】来训练出来的。思维领域的知识以及其它学科的知识是作为【训练思考技术,训练思考技能】的一个手段。注意此处【知识】只是训练【思考】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思考的技能、技术才是目标。再反过来思考一下,思考的技术、思考的技能也是可以作为学习【知识】的手段,知识是作为目标。手段与目标是可以互为转化的。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张图,关于如何改变思维的能力就在这张图中,更具体来讲,如何改变自己系统思维的能力。看图

更多关于如何训练自己思考的技能,可以参照我的一个专栏【系统思维方法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