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书说--书的起源

书的起源是人类生产力进步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书籍也随之迭代更新。早在远古时代,当时文字还没被发明出来,就更别提文房四宝之类的了。古人们发明了“绳书”’,用于急事。由于绳书信息量太小,可阅读性太低。后来不知道哪个聪明人发明了“小人书”——壁画,就是用木炭在石壁上记录一些信息。

书说--书的起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脑容量的增大,人们把“小人书”简化为象形字。但是东西方文明在这个拐点上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东方文明形成方块字,西方文明则选择了字母。于是我们从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开始,以及后面出现的金文,石鼓文。正在大规模的书籍成书是从简书开始,竹简书写后按序号用皮带绑起来,韦编三绝的典故就是孔子看一部书次数多了把绳子给弄断了。帛书由于比较昂贵,数量不是很多。竹简上面可以直接用毛笔书写,大大的提高了书写效率(大家自己脑补一下把刻字的艰难),所以那时候竹简书的数量不少。在周朝时候已经有了国家图书馆,而此时最著名的图书管理员就是“老子”,他在图书馆博览群书,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证明老子是想到有料的。西出函谷关的时候,老子留下洋洋洒洒的五千字《道德经》,奉为道家经典。

书说--书的起源

一直到东汉,蔡伦发明了一种既轻巧又便宜的材料——纸。这时候符合我们现代人认知的书籍才真正出现。到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从此大量的书籍被印刷出来。宋版书制作精美,达到了印刷书的最高标准。当然由于战乱,现在留在中国的宋版书不多。如果你家里发现有宋版书,那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如果有穿越,穿越回宋朝的时候,记得要交代你的子孙保存好宋版书,以后就靠这个吃饭了。

书说--书的起源

到了现代就不消说了,印刷的书,电子书,有声书等等大大的丰富了保存信息的手段。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可以看到书的不同形态,它还将会持续演变,搞不好未来的书籍就是一个芯片直接和人脑相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