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大棚种植番茄有部分果实发黑变质?

爱笑的洁宝


为什么大棚种植番茄有部分果实发黑变质?

答案:大棚种植番茄有部分果实发黑变质是番茄脐腐病,又叫蒂腐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番茄脐腐病症状。

脐腐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最初表现为脐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致使果实顶部凹陷、变褐。病斑通常直径1~2㎝,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在干燥时,病部为革质,遇到潮湿条件,表现各种霉层,常为白色、粉红色及黑色。这些霉层都是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发病生果实多发生在第一和二穗果实上。这些果实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果实黑斑、腐烂,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该病是水分供给失调,缺硼缺钙,导致生理性病害。沿江的砂质壤土,含盐量较高,是引起缺钙的生理障碍,土壤中硼的含量低于0.5ml/L,钙含量低于0.2%,都易引发脐腐病的发生。该病喜高温,干旱环境。偏施氮肥,缺少有机肥,土壤干燥或干旱年份,含盐量高的地方发病严重。

番茄脐腐病防治。

①定期浇水,保证墒情好,保证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需要水分的供给。

②选择抗病品种。

③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稳定,减少土壤中钙硼养分流失,减少水分的蒸腾,也对防治该病有利。

④采用叶面喷肥,补偿磷、硼、钙等等养分。番茄结果后一个月内,是吸收钙硼的关键时期,用1%的过磷酸钙或氯化钙加5mg/kg萘乙酸、0.1%硝酸钙和爱多收6000倍溶液喷雾。从初花期开始,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使用氯化钙或硝酸钙时,不可与含硫的农药及磷酸盐混用,以免产生沉淀。



总之,番茄脐腐病是在沙质土壤含盐量高,缺少钙硼,偏施氮肥,干旱等原因造成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我来自农村,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针对“为什么大棚种植番茄有部分果实发黑变质?”问题,分享个人观点如下:

大棚种植的番茄有部分果实发黑变质,初步判断患上番茄脐腐病的概率很大。



番茄脐腐病的症状

番茄脐腐病属于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幼果膨大期,以第1、2穗的果实发病较多。发病初期,在幼果和青果脐部形成水渍状直径1~2绿色病斑,后病斑扩展到果实顶部至大半个果面,致使果实顶部凹陷、变褐。在干燥时病部位为革质,潮湿条件下表面生出各种黑色或者红色霉状物。



番茄脐腐病发病原因

番茄脐腐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涉及水分、营养和施肥问题。

  1. 缺钙导致番茄脐腐病。番茄开花之后的12~15天,果实体积增长相对较快,对钙的需求量很大,如果无法满足需求,很容易导致局部缺钙,引发番茄脐腐病。
  2. 水分供给不均匀导致番茄脐腐病。遇到大旱或者根系吸水能力弱,忽旱忽湿,水分供给失衡,果脐部争夺不到水分,促使其生长发育碰壁,造成果实大量失水,果肉坏死,形成脐腐。
  3. 施肥不当导致番茄脐腐病。使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或者肥料过多或者施用不当太靠近根部等等,引起烧根,使根系吸水受抑制,造成生理性缺水,诱发番茄脐腐病。



番茄脐腐病的防治措施

根据导致番茄脐腐病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1. 保证水分充足。在花期和结果初期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果实膨胀之后,还需要注意适当给水。另外,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对保持土壤之中的钙质养分也能够起到作用。
  2. 补钙。在番茄结果之后一个月之内,喷施1%的过磷酸钙。从初花期开始,每隔1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3. 施肥方面,应该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比如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使用量恰当以及使用方法正确。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如果有说的不周到或者不正确的地方,欢迎评论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