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一般情況下,約陳維偉的時間都要提前,他的日程表上總是排得滿滿當當。

在剛剛過去的8月,他飛了5座城市,參加了近20場活動,看了不下100個項目,同時還和自己所投的數十個項目保持著緊密聯繫。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每天清早抵達辦公室後,他會到公司把事情妥善安排,再去孵化器自己投資孵化的創業項目看看,下午參加一場活動,來不及吃晚飯,又繼續約創業者聊聊,往往在耐心指導完創業者後,時針已經指向11點。這是陳維偉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的一幕。

這幾年,整日穿梭在咖啡館、辦公室、路演廳,臺上臺下的面對創業者,陳維偉偶爾覺得自己有點審美疲勞。他想起一年前曾經組織百位天使投資人和創業者一起磨房百公里徒步的經歷至今印象深刻,這種戶外形式的活動,有機會和創業者一起相處充分溝通,能看出創業者真最實的一面,也能更好地看出哪些創業者更有潛力、更有挑戰精神。他與夥伴們便開始醞釀籌劃一場更具有挑戰的戶外創投活動。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磨房百公里天使與創客徒步

一場轟轟烈烈的首屆“創投戈壁行”活動,就這樣開始成型。最終吸引180餘人參與,其中投資人、企業家、創業者大約各佔三分之一。他們的目標是,在4天三夜時間裡,走完全程約108公里的戈壁。

挑戰戈壁,陳維偉要面對的困難比普通人更大,因為他的腿已經不允許他這樣折騰了。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1998年,年輕氣盛的陳維偉因打抱不平被捅兩刀右腿受傷,自此留下殘疾,經年累月的奔波又加深了痛楚。如今的情況是,即便只是簡單的上下樓梯,膝蓋骨也會咯吱作響。“這次去完戈壁後我的腿可能會廢掉,但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挑戰戈壁的機會了。”不願意留下遺憾的陳維偉,在徵得家人同意後,還是選擇了挑戰戈壁。

事實上,這並不是陳維偉第一次到戈壁,十年前,陳維偉就以創業者的身份到過敦煌,去過戈壁;十年後,以一名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回來,陳維偉感觸頗深。

“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在出徵儀式上陳維偉做了一場演講,說出了這個觀點。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這些年裡,他相繼從之前創辦的企業中抽身,帶著全部身家轉型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在創投界的這幾年,他見證了行業發展,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小有所成,但依然壓力巨大。

這幾年裡,他投了大約40個種子項目,目前大部分已經進入天使輪、A輪。雖然還未出現“死亡”的項目,但每投出一個,精神壓力就加大一分。尤其是賭上全部身家,又選擇了回報期漫長的種子期投資,註定要在誘惑和煎熬中度過。

投資人大概是最愛戶外的一個群體了。這幾年各種創業營風生水起,去草原、去沙漠、甚至去南極,除了挑戰自己,戶外運動也是很多投資人釋放壓力的方式。對於陳維偉來說,此次創投戈壁行,他既是組織者,也是參與者;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他給自己找的一種宣洩壓力的方式。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出發前的合影

正式開賽的第一天是體驗日,賽程雖有20多公里,但風景不錯。一望無垠的戈壁,雅丹地貌以及初次踏上戈壁的新鮮感讓隊員們感到格外輕鬆。

唯獨腿上有殘疾的陳維偉心情複雜,直到真正踏上戈壁他才知道,許下承諾和完成承諾是兩回事,一走一疼讓他始終落在隊伍最後一名。

組委會派有收尾的車,不時勸告陳維偉坐車,但他一次又一次拒絕。“他們恨不得把我收走,但我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上車,爬也要爬出戈壁。”

為了鼓勵自己,他一邊走一邊拿出手機錄視頻,給老婆兒子錄一段,給朋友們錄一段。視頻裡的他看上去滿臉笑容、輕鬆歡樂,但此時的他腳下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

第一天每個人都是帶著興奮踏上戈壁,所以開賽不久多數人都徑直衝向了戈壁深處,走不快的陳維偉被落在了後面。此時,唯獨狗尾草科技聯合創始人嚴漢明始終陪在陳維偉前後。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陳維偉與嚴漢明孤獨地走在戈壁上

嚴漢明創辦的狗尾草科技估值早已超過10億,原本他可以很快走出戈壁,但他卻選擇陪著陳維偉走在最後。一路上,同樣留著鼻血的嚴漢明一邊給陳維偉鼓勁,一邊撿起戈壁上遺留的垃圾。這讓陳維偉深受觸動——優秀創業者的精神品質莫過於此。

當天,經過長時間的艱難跋涉後,兩人最終抵達大本營,拿到了“來之不易的最後一名”。

有人給陳維偉安了個綽號,叫“創投圈打不死的小強”,陳維偉欣然接受。

自1993年高中畢業來深圳創業起起伏伏,1999年第一屆高交會靠一個創意產品東山再起,到如今建立起包括草根天使會、種子期孵化器及多家企業在內的項目、產業、創投生態圈,陳維偉靠的便是自己不服輸的精神。“不服輸”也是他最欣賞的創業者精神之一。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第二天的比賽是挑戰賽,美麗的景色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亂石密佈、烏黑一片的黑戈壁。這天的比賽要求從每隊12人中,選出6人參加挑戰賽,爭奪名次,另外6人則可隨意安排。

作為隊長的陳維偉,考慮到團隊協作的需要,選了6名隊員參加挑戰賽,另外3名男隊員負責照顧隊裡的2位女性,他負責斷後。在他看來,這樣既能保證隊伍拿到好名次,又能保證其他隊員不掉隊。但看似“完美”的安排卻引起了其他隊員的不滿。

一位隊員找到他,認為這種安排剝奪了其他隊員權利。“大家來到戈壁都是為了挑戰自己,你這樣的安排剝奪了別人奪取勝利的機會。”

這句話讓陳維偉一夜難眠。工作和生活裡的他向來強勢,面對創業者,他會用最犀利的語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多數時候,他會成為勝利者,說服對方。但此時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考慮並不周到,而且也感覺到擔任隊長調度一個有自己想法的團隊其實並不容易。

團隊出現問題也是創業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狀況。團隊不和會極大地影響項目發展,領導力不足也會耽誤團隊前景,這些都是投資者眼中的“大忌”。

事實上,團隊作戰應各司其事,明確分工,但在戈壁上,讓每個人心情愉快地完成任務似乎更重要。

於是,第二天陳維偉改變了自己的決定,他讓隊員們自己做選擇,留下來的隊員由他照顧。就這樣,陳維偉拖著殘疾的腿,在暴曬下,一步一步走完了第二天33公里的戈壁。

第二天賽程十分艱苦,尚未適應高強度的挑戰賽,大家都是咬牙完成。最終,陳維偉所在的團隊獲得了第二名,算是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當天晚上,整個營地裡都是穿著拖鞋一瘸一拐的人。

在陳維偉看來,堅持比名次更重要。如果以挑選創業者的角度評價此次比賽,他首先要看的是創業者能不能堅持走完;其次是在過程中有沒有積極去幫助別人;第三是有沒有團隊精神。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三天的行程其實是最艱苦的。既少了前期的新奇,也沒有即將衝刺的憧憬。艱難的環境,再加上前兩天的艱難,讓陳維偉對第三天能否完賽心存疑慮。

這種感覺似乎很靈驗,當天的行程進行到一半,就被一場沙塵暴打斷了。陳維偉自嘲,賽前給自己的隊伍取名草根天使會·沙塵暴隊,沒想到真的招來了沙塵暴。

自嘲歸自嘲,真正的沙塵暴是很恐怖的。狂風夾雜著遮天蔽日的沙子,讓他們寸步難行,有隊員的防沙鏡都被風吹跑。好在做事謹慎的陳維偉有一幅備用眼鏡,送給了他。

不同的環境,通常能檢驗出人的不同品質,這是陳維偉多年創業和投資經歷積累起來的經驗。

陳維偉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與創業者充分接觸,能更清晰地瞭解創業者。“創業者有沒有激情,走的時候有沒有亂丟垃圾,你可以看到創業者的素質。”

在這場沙塵暴下的比賽中,他同樣看到了不同的人面對困境時的不同選擇——有人選擇了坐車直接回大本營,有人選擇堅守等待沙塵暴過去;有人初次面對沙塵暴激動興奮,有人卻為越來越大的風憂心不已。

最終,這一天所有隊員都聚集在一起,慢慢走出了沙塵暴。

陳維偉向來樂觀,而且由於沒有“體驗”過沙塵暴,即便環境幾度惡劣,第三天的賽程留給陳維偉的印象卻還不錯,“很有意思,至少我沒有排最後一名。”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轉折發生在第四天。這天開始,比賽進入白熱化,一大早各個競賽組都盤算好了如何衝刺,正式開賽後,立馬就衝向了茫茫大漠。但此時的陳維偉,腿部已經不堪重負。

好不容易來一次戈壁,陳維偉並不甘心每天都當隊伍最後一名,他決定盡全力拼一次。他給自己定下目標:在180人的隊伍裡,進入前30名。想要爭取勝利的陳維偉完全“豁出去了”,他忘記了腿上的疼痛,一路狂奔。

有一則故事是,如果你想要成功,除非你像溺水時渴望呼吸一樣渴望成功。在溺水的那一刻,你不會在意煩惱,不會在意壓力,不會在意疼痛,唯一的渴望就是一口新鮮的空氣。只有你能理解這種渴望,你才有可能成功……

這個故事用在陳維偉身上再好不過。此前,在戈壁灘下暴曬,遇上補給站他會進去休息,吃西瓜、喝紅牛補充體力。但定下奪取勝利的目標後,陳維偉放棄了休息,只顧前進。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走到最後已經是機械式地前進了,腿也已經不是自己的了。”陳維偉在極度痛苦中完成了當日的比賽,到達終點的那一刻,他已經熱淚盈眶。

讓他感觸頗深的是,賽程中,一路上見到的所有隊員,都在鼓勵他,為他加油,他喜歡這種被認可的感覺。“從所有人都不看好你,到看好你,理解你,支持你到最後堅持下來,靠的是信念。

回顧整個賽程,從一開始咬牙堅持,卻仍然只是最後一名,到後來逐漸適應,慢慢超越,到最終完成比賽,這一路走來太不容易。

這些年的經歷,讓陳維偉骨子裡形成了一種不服輸的狀態,“我從去那裡的那一刻開始,心裡想的便是挑戰必須成功,沒有任何猶豫。”

從第一天到第四天,每一天陳維偉都有放棄的理由,每一天都有救援車輛在誘惑,但他沒有選擇放棄。“創業也是這樣,一旦確定了目標,就不能給自己留後路。”

創投戈壁行:創業猶如戈壁行,得忍受煎熬!

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把創業理解為一項“極限運動”,考驗著創業者們的體力、心力和耐力。在創業過程中註定會面對不同問題,有可能是資金、政策、合夥人、市場、商業模式等等,如同戈壁行,得忍得了過程的煎熬,學會克服重重阻礙,讓自己極限體驗一次,才會知道如何更好的堅定初心、砥礪前行。另外,陳維偉由於腿傷的緣故無法支撐他再次行走戈壁,但這次6月2日—6月6日舉辦的第三屆【創投戈壁行】徒步挑戰賽,他將以活動主辦方及志願者的身份再次帶領大家挑戰戈壁!和我們一起去戈壁探索更強大的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