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一年賣出1000萬份牛肉粉,吸引100萬人,這家店怎麼做到的?

之前,學姐跟大家分享了幾個社群運營的案例。


依靠社群起家,估值13.2億的羅輯思維;打造了幼兒教育類社群的頂級IP,在2017年營收達到2億,今年預計營收4億的“凱叔講故事”;觸及800萬女性用戶,店鋪營收高達1個億的第一女性社群“趁早”;沉澱核心用戶,通過社群用戶反饋來提升產品體驗和品質,實現1000億估值的小米......

這些案例無一不在印證著社群力量的強大。

從這些社群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社群可以幫助企業或者運營者獲取很多東西,包括初始用戶、核心用戶、傳播渠道、品牌,以及錢。

用社群運營的方式獲得用戶、傳播、品牌和錢的還有“霸蠻”,原伏牛堂牛肉粉。

一年賣出1000萬份牛肉粉,吸引100萬人,這家店怎麼做到的?

這個品牌誕生在一個30多平米的小店裡,一開始只有10萬元的啟動資金,可以說是沒錢、沒資源、沒流量。

但是,霸蠻卻只用4天時間就賣出了14362碗粉,之後還用不到一週的時間開了一場“不花錢的五十萬人發佈會”,在京東眾籌上拿到了眾籌熱門榜單的第一名。

到了2017年的時候,霸蠻的社群已經做到了100萬人,其中重度運營的核心用戶有30萬人。

而且,這些社群成員並不是指關注他們的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的用戶,而是能夠留下關鍵數據,至少能夠統計到姓名、年齡、地域、聯繫方式和職業這五個基本標準屬性,且願意跟霸蠻進行連接的用戶。

目前,霸蠻的電商業務(含外送)銷售量超過1000萬份牛肉粉。

從“三無”小店,到觸及100萬用戶,銷售1000萬份牛肉粉,霸蠻的社群運營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做好定位,是用戶忠誠的基礎

霸蠻的初次開店是在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房租很便宜,但也就意味著沒有什麼人流量,更談不上對用戶定位的精準分析。

他們的第一批種子用戶是從微博上找來的。

霸蠻的創始人張天一找了幾十個朋友、同學,在微博上搜索找人,最後找來了2000個在北京的湖南人。這些人既是霸蠻牛肉粉的直接目標用戶,在微博上也相對活躍,而且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以及表達意願。

通過這2000個種子用戶,霸蠻完成了品牌和社群的冷啟動。

當社群的用戶數量達到1萬人的時候,對用戶的定位分析就基本清晰了。

首先,這些人一定是無辣不歡的。其次,在霸蠻的社群用戶中,18—34歲的人群佔據了絕對的主導位置,其中85年以後出生的用戶佔到了80%以上。除此之外,女性用戶佔到了70%以上,是霸蠻用戶的主力人群。

一年賣出1000萬份牛肉粉,吸引100萬人,這家店怎麼做到的?

對用戶和產品的定位,一定是創建社群的第一步,也是用戶能夠對品牌忠誠,在社群內保持活躍,為品牌創造價值的基礎。

社群與用戶的匹配度越高,用戶在社群內的歸屬感才會越強,也越容易與社群的運營人員產生互動。

所以,我們在進行社群運營的時候,一定要先對目標用戶和你的產品進行分析和定位,搞清楚你的用戶是誰?有什麼共同點?你的產品能夠滿足他們的哪些需求?用戶的購買力怎麼樣?他們是否認同你的產品和品牌?對你的產品是否有購買意向?後期能否發展他們的購買意向?

只有讓你的產品符合社群用戶的共性需求,才能提高用戶對品牌的認同度和忠誠,提升用戶的勢能,讓用戶為品牌創造價值。

2、組建團隊,分工合作,細緻運營

剛剛我們說到,霸蠻的種子用戶是那來自微博的兩千個用戶。

在最初對這2000個用戶進行運營的時候,霸蠻就是建了4個微信群,把這2000個人聚集在一起,跟他們聊天、互動。

可到了2017年的時候,社群的用戶已經達到了100萬人,再靠他們去聊天是聊不過來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團隊運營,組織化操作。霸蠻用了一個“333”的運營模式,來對這100萬社群用戶,尤其是30萬的核心用戶進行運營。

最內層的3000個用戶,霸蠻的創始人會親自跟他們打交道,交流互動,比如一些主流媒體。

一年賣出1000萬份牛肉粉,吸引100萬人,這家店怎麼做到的?

在社群運營團隊的中間有一個將近10人的用戶體驗部,每個人要對接3000個用戶。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跟用戶聊天,跟用戶互動,來增加用戶對品牌的親近感,這就有點像三隻松鼠的客服了,目的就在於做好用戶體驗。

除了聊天,社群內還創建了很多興趣小組,比如籃球組、爬山組、攝影組等等,霸蠻會把最鐵桿的用戶找來讓他們組織活動,由霸蠻提供一些原則和活動手冊,比如內容支持等,來拉近用戶和品牌之間的距離。

再外層一點的用戶,霸蠻則是通過最內層的用戶來進行連接和運營。

霸蠻的創始人張天一說,社群的本質就是要跟用戶打交道,運營好了用戶,他們就會參與到企業的研發、生產、營銷等各個環節之中,提升產品的品質,同時還能幫助品牌進行口碑傳播,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

但要跟用戶打好交道,單兵作戰是無法實現的,一定要組織一個團隊來進行管理和運營。

通過團隊配合來為社群內的成員提供精準服務,才能有條理地運營好社群,提高社群用戶的粘性和活躍度。

3、制定規則,保證社群的有序發展

社群是一個無邊界組織,但不意味著不需要規則和管理。相反,一個有序、良性發展的社群,一定要有規則的支撐,才能對用戶進行篩選。

一個沒有規範的社群很難獲得認同,也很難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霸蠻的社群就制定了一些規則,比如微信群,一個群的規模控制在50人左右,最多不能超過100個用戶;每2周至少要組織1次活動,把具體的規則和方法給到志願者;每一個微信群內部的人至少見過面等等。

一年賣出1000萬份牛肉粉,吸引100萬人,這家店怎麼做到的?

只有活躍用戶才是對社群有益的,殭屍粉只會佔用社群資源,造成浪費,一個有序的社群一定要通過規則的制定,來篩掉長期潛水的殭屍粉,形成核心用戶群,保證社群的活力與生命力。

社群在精不在多。

要讓社群有價值,一定要想辦法像霸蠻一樣通過運營來提高社群的質量。

比如組建的運營團隊要包括哪些人員,各自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學會哪些技能?社群的規則要如何制定,才會達到既能篩掉殭屍用戶,又不會把目標用戶拒之門外,還能保證社群活躍的目的?如何打造社群領袖IP,讓社群用戶忠誠地跟隨?用什麼方法可以在冷啟動的時候快速吸引來精準用戶?可以舉辦哪些線下活動來增加用戶粘性,在線下活動上要不要有銷售信息?如何讓社群變現,把用戶價值轉化為真金白銀?

陳待忠和陳詠雪老師曾手把手指導60家企業搭建社群,輔導企業300餘家,深度輔導入駐國內品牌、創業品牌10餘家,培訓累計超過26000個小時。如今,他們把多年的社群運營實操方法都彙集在了

《手把手教你玩轉社群》課程中,用手把手的實操指導告訴你,上面的那些運營方法該怎樣著手操作。

在單仁教育APP,學會用社群運營來促進銷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