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服用降压药不能随便停药?

謝寶健


降压药不能随便停,这是常识。可是,如果真的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也可以考虑停用。

一、发生症状性低血压

有些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期间出现头晕、黑蒙、晕厥等低血压症状,同时经过24小时血压监测等检查已经明确了症状发作时血压降低明显,这类患者要及时就医,必要时可以考虑停用降压药物。停药后还要密切监测血压,寻找造成血压严重降低的原因很重要。

二、改善生活方式有效,血压得到了控制

有少数原发性轻度高血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改善生活方式后不除外停用降压药的可能。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减重、戒烟限酒、限盐、调整心态等)后,血压有可能改善,有少数人的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尝试着停药。如果停药后血压再次升高,则需要重新服药并长期坚持治疗;如果血压没有再反弹那么只要长期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即可。

三、发生了心梗等严重疾病,血压低了

很多高血压患者因为长期血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生了心肌梗死这样严重的并发症。心肌梗死之后血压偏低,不再升高,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调整降压药使用方案。但是,对于心肌梗死这样的患者来说即使停用了原有降压药物,很多改善心肌重构的药物也多多少少有降压作用,这个时候一定要密切注意血压情况,千万别让患者发生了低灌注的情况。

所谓继发性高血压是指高血压继发于某种疾病,如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等等。这些高血压患者如果通过手术等方式去除了诱发因素,同时血压也恢复了正常,降压药物就可以考虑停止应用。

当然,张大夫再次特别强调一下,停用降压药是一个需要专业医生做出判断的决定,高血压患者自己最好不要自行调整。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张之瀛大夫


目前高血压的病因很复杂,多数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法根治,所有降压药物都只有在服药期间才有效,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有效作用时间,药效过后,如不继续服药,血压就会在缺少药物的控制下回升至服药前的水平,引起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一系列症状,有的患者还可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死亡。

另外,药物本身的特点决定需要持续地、规律地服用,才能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大部分口服药物服用后,会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步骤,因此大部分降压药物要达到其最大疗效一般需1周左右,突然加量使用不一定能够起到及时、最优的降压效果。同样,突然停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损害。

有些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有所好转,血压降至正常,就自认为已“治愈”,便自行停药,结果没过多久血压再次升高。如此这般,造成血压反复波动,对人体危害很大,不仅加重病情,还容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甚至引起“高血压危象”等急症。

坚持规律服药是治疗高血压最重要的环节,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可能需要终生服药,希望患者朋友们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不要寄希望于所谓的“祖传秘方”或“偏方”能根治高血压而停止服药。


中国药闻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王医生,我们今天一起聊一聊降压药到底能不停!

大多数能停,特殊情况需要停!

降压药对于高血压,犹如饭对于饥饿。饭在体内提供的能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就消耗完了,必须补充足够的食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需要,同时缓解饥饿感。

降压药也是有只有一定作用时间,以前的短效降压药,大概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后来越来越多的长效降压药问世,但所谓的长效也只是相对的。而并非长期一直,永远的意思,大多数长效药只能维持24小时,所以降压药需要一天一次,不断补充,以满足维持血压的平稳。


对于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必须长期吃药,而不能停药,一旦停药,血压就会反弹。当然对于高血压需要长期监测管理。

特殊情况需要停药,比如:突发低血压;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急性心肌梗死伴随低血压休克;因为自己通过减肥以及运动低盐低脂低糖饮食,血压趋于平稳,不用药物控制;因降压药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继发性高血压原发病得到根治,血压正常。


所以,大多数高血压都不能停药,如果观察呢?只有我们监测自己的血压,才能及时发现低血压情况,避免危险。

我是心血管王医生

目标:健康宣教,降低三高及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心血管王医生任重而道远!

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让我们携手,普及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让更多的朋友减少疾病的折磨!

请您点击右上方关注。

心血管王医生谢谢您!


心血管王医生


许多高血压的朋友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血压已经稳定了,控制的还不错,能不能把药停了?毕竟是药三分毒,长期吃怕有副作用啊”。


降压药真的不是能随便停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贸然停药血压会反弹。90%以上的高血压是发病原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血压能“正常”就是靠药控制的,并没有根除导致高血压的根本原因,一旦停药血压又会再次反弹回去,让血压重新进入“失控状态”!不但是让以前的努力打水漂,身体还需要重新适应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变动,而这种血压波动会加大身体的负担,甚至引起不良的后果,实在是得不偿失。

二是,贸然停药可能加大出现并发症的风险。长期使用降压药恰恰是为了稳定血压,尽可能的避免高血压对眼部、肾脏、血管、心脏、大脑的伤害,能预防心脑眼肾的常见并发症,对这些重要器官是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虽然一些药物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但跟所能得到的好处相比,是“划算”的。要知道不论何种用药都是以“用药能带来的好处>不用药的潜在风险”来评判的,只要满足这条就该用药。


有一部分高血压朋友是能够停药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 经过治疗控制住病情的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通常是由于肾病、醛固酮增多症等引起的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在消除病因后能够恢复正常,不需要长期用药;

  • 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住血压的高血压患者,通常这种患者的年龄都比较轻,通过一段时间的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改善睡眠能将刚刚冒出来的“高血压”苗头压制下去。只要能如此的长久保持血压正常就可以不用药。

但记住,即便是这两种情况也不能随随便便停药,还是要请医生综合判断身体的整体情况后做决定。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误区,以至于在服药过程中擅自停药。以下是患者容易出现的引起停药的原因,患者应当引起注意,予以避免。

1. 工作繁忙,经常忘记服用降血压药。

2. 无头晕头痛等不适,自认为高血压好转而停药。

3. 自认为体育锻炼可降低血压,无需再服药。

4. 自认为“是药三分毒”,要尽量不吃或少吃降压药。

5. 不知道高血压需长期服药。

6. 自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会自然增高,无需再服药。

7. 自认为夏天血管舒展,血压自然会降低,可以停药。

8. 服药后出现干咳、乏力、水肿等不适而停药。

通常,高血压一经确诊,应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终身服用降压药,尽可能把血压降低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以降低中风与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遗憾的是,许多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擅自停用降压药,不同类型的降血压药停用时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如血压反弹,可能伴有心悸、出汗、头痛、失眠、易激惹等症状。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虽然其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是并不可以马上停药。骤然停药或者大幅度减少药量则会产生停药反应,甚至会加剧疾病的发展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应谨遵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或停药,切勿擅自停药。

何时可以停用降压药?

专家认为:符合以下三点才可以停服降压药:

1. 被误诊为高血压而服用降压药。有些人在医院测量血压时,精神紧张,导致血压一过性升高,结果被医生误诊为高血压而服用降压药。如果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在家中测量血压,确定为“白大衣高血压”,可以停用降压药。

2. 发生并发症后血压偏低。有些高血压患者在发生中风、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以后,血压明显下降到正常甚至较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3.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恢复正常。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体育锻炼等,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甚至较低水平,在详细诊断评估基础上,这些患者可以停服降压药。


药事健康


为什么服用降压药不能随便停药?

这需要从正确理解高血压、和高血压药物治疗,这两个方面来解释。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状态

血压高于相应人群正常水平被(人为)定义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某些疾病导致的高血压,称继发性高血压。比如,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本质上是原发疾病的症状,原发病一旦去除,比如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继发性高血压随之被治愈。

另一种高血压是没有明确的原因发生的高血压,称原发性高血压,或者称高血压病。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种慢性疾病状态,也就意味着通常是不可治愈的。

高血压的危害

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升高的血压是冠心病,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及疾病负担的第一危险因素。

血压水平已被证明与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呈持续性正相关关系。在某些年龄组,血压每增加20/10mmHg,心血管疾病风险就增加一倍。降低血压就可以降低这些风险,这种健康好处一直可以延续到115 / 75mmHg,有研究甚至认为到105/65mmHg。

除冠状心脏病和中风外,血压升高的并发症还包括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肾损伤、视网膜出血和视觉损伤等。

因此,高血压治疗的目的并不是治愈高血压病,而是降血压控制在一定水平——目标水平之下,以降低以上高血压并发症风险。

并非虽有高血压都需要服用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相关国际权威机构都有详细的指导文件,涉及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态的不同的目标血压,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指证、药物选择、调整等。

比如,美国第八届国家联合委员会(JNC 8)与2014年发布的高血压管理指南中,对于60岁以上的一般人群,启动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指证是收缩压(SBP)150 mm Hg或更高或舒张压(DBP)为90 mm Hg或更高;血压控制的目标SBP低于150 mm Hg,目标DBP低于90 mm Hg——强烈推荐。

如果高血压药物治疗导致SBP降低(例如<140 mm Hg),没有产生对健康或生活质量不利影响,则药物治疗剂量不需要调整——专家建议。

近年来强有力证据证明,50岁以上老年人降血压进一步降低到115/75 mm Hg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病和死亡风险,同时不显著增加不良影响。

当然,如果经药物治疗,血压持续维持在正常水平(120/80mm Hg),或者因为血压降低引发眩晕、跌倒、或者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不良反应,则可以减少用药。

减药原则是采用所谓锥形法,就是缓慢逐渐减药。

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通常首先减少用药种类,然后逐渐减少药物剂量。

每次减药后观察至少1月左右时间,如果血压反弹到控制目标以上,需要考虑再加药;如果血压保持稳定,则可以维持药量;如果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或者进一步下降并产生不良影响,则可以考虑继续缓慢减药,甚至可以最终停药。

高血压药物骤然停药的危害

人们早就注意到,抗高血压治疗药物突然停药可以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危害。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活动的综合征,包括紧张、心动过速、头痛、激动和恶心,称为高血压药物撤药综合征。

撤药综合征可以见于几乎所有类型的降压药物骤然停药后,当然主要发生于可乐定、β-受体阻滞剂、甲基多巴和胍那苯等交感神经受体阻滞剂。反应严重甚至可以导致血压迅速升高至治疗前水平或更高水平,诱发和加剧心肌缺血发作。

综上,如果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或者因血压降低产生不良反应,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减少甚至最终完全停药。但是,原则必须缓慢减量,决不能随便停药。


挣脱枷锁的囚徒


这个问题对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非常重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可以更好的与医生配合,让血压控制的更加稳定,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下精灵医生分别从不同方面来解答不能随便停止服用高血压药物的原因:

1、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

所谓慢性疾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长期与患者相伴的疾病,对于高血压目前并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因此其属于慢性疾病的范畴。对于高血压来说血压得到控制并非是高血压康复了,而是药物持续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一旦停药,血压会再次增高,此时并不是又得高血压了,而是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2、高血压用药的目的:

高血压用药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控制当下的不适,更重要的是预防远期的并发症。很多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很高,但是由于身体已经对其有所适应并没有什么身体不适的感受,但事实上身体的各器官都在受到持续的损伤,因此无论患者是否有症状都需要长期用药对血压进行控制。

3、随便停药可能会造成危险:

很多高血压患者本身已经合并有一些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动脉瘤,当随便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而此的血压会形成一个较大的波动,其就像水位较低的河堤年久失修,一旦河水涨起就很容易冲垮河堤一样,此时更容易出现突发的危险,如:脑出血。

4、对脏器的损伤会更大:

如果随便停药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即便没有出现刚提到的突发危险,但是相同的道理,所有的器官都会受到血压忽高忽低的影响,这种影响要比不服用高血压的药物更加不利于健康,对脏器的伤害也更加严重。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高血压不能随便停药的原因,当然有些患者由于特殊原因偶尔漏服了药物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也不需要在之后予以补救,只需要在之后的服药周期时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服药就可以了,这主要与目前很多降压药都是长效药物有关。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随便自行更换药物也是对身体有害的,高血压的治疗最好的方式是按照医生的遗嘱有规律的服药。


精灵医生


概述

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方法。据最近我国抽样调查35~74岁高血压患者的资料显示,知晓率为44.7%,治疗率为28.2%,而控制率(<140/90mmHg)仅8.1%。既使是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率(<140/90mmHg)一般低于30%,德国22.5%,芬兰20.5%,西班牙20%,澳大利亚19%,加拿大16%,而英国仅5.9%。这种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原因不在于无法获得药物,而应归咎于治疗不力!因此,提高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技巧性是当务之急。世界各国,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依据近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了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不少临床试验成功的高血压治疗方案为规范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始使用高血压药物的时间

收缩压持续≥160mmHg或舒张压持续≥100mmHg者,应开始降压药物的治疗。收缩压持续在

140~150mmHg或舒张压持续在90~99mmHg之间,如果有靶器官损害、已诊断有心血管病、糖尿病或10年内冠心病的危险≥15%者,也应开始降压药物的治疗。

2.从小剂量开始

使用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应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为剂量依赖性的,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多数降压药剂量—效应曲线平坦,当剂量从小逐渐增加到中等量时,药效也逐渐增加,到中等量后药效增加就很小,而不良反应和毒性可呈对数级增加。应为病人确定一个最小的有效量,既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又将不良反应降得最低。

3.合理的联合用药

Dickerson的研究显示,应用单一的抗高血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CCB)血压降至<140/90mmHg水平的比例约39%,降至<135/85mmHg的比例仅20%。大型临床试验HOT、UKPDS也证明要严格控制血压,约70%的患者需联合使用二种及二种以上降压药,目标血压越低,联合用药的比例及药物种类越多。使用小剂量不同作用机制降压药的联合,其协同作用不仅可增加降压效果,而且同时可使不良反应率降低及不良反应程度减小。如果第一个药物的疗效不理想,通常宜加用小剂量的第二种降压药(不同类型),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

4.使用长效降压药

长效降压药(降压谷峰比值>50%)每天服用一次,能持续24小时的降压效果,更平稳地控制血压的波动,包括防止清晨血压急剧升高,从而起到平稳降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长效降压药另一个优点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Greenberg曾汇总了26项临床研究的结果,发现每日3次用药与每日1次相比,坚持用药的比例分别为52%和73%。提高依从性对于需终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5.全面降低心血管危险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因此,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对于存在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应进行评估和危险分层,并干预所有可逆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异常脂蛋白血症或糖尿病),适当处理并存的临床情况。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降压是第一位的。

6.目标血压

WHO-ISH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出: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患者降压至理想或正常血压(<130/85mmHg);老年人至少降至正常高值(<140/90mmHg)最妥。

1.降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从20世纪起,大量降压药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老一代的降压药有神经节阻断剂、作用于外周的肾上腺素能神经节阻断剂(胍乙啶、利血平、萝芙木生物碱)、血管扩张剂(肼屈嗪和双肼屈嗪)及中枢a受体激动剂(可乐定、a甲基多巴)等。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于20 世纪60年代开始用于抗高血压治疗,并一直延续至 今,由于药物降压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九十种降压新药进入临床,形成目前主要的六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a受体阻滞剂。人们的精力集中在新药的研制,关注不同降压药物之间的比较和争论,总之大家关注的主要还是降压药的本身,却忽略对降压治疗方案的研究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联合用药并非新概念,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联合应用降压药,如利血平+氢氯噻嗪(HCTZ)、a甲基多巴+噻嗪类利尿剂或利血平+肼屈嗪+氢氯噻嗪。此外,噻嗪类和保钾利尿剂也经常合用。到七十年代越来越多固定配方的复方制剂用于临床。在国内,以利血平、氢氯噻嗪、肼屈嗪等组成的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胶囊使用非常广泛。然而,七十年代末提出并强调以足量、单一药物开始的“阶梯治疗” (stepped care)和“个体化”治疗(individual therapy),逐渐淡化了联合用药。 阶梯治疗主张从小剂量的单一药物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到中等、甚至大剂量;如果第一种药物未取得满意的降压效果,则更换另一种药物,并调整剂量。

降压药物与调节生活方式相配合

高血压与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现已证明食盐过多,肥胖者更易得高血压,因此得了高血压病除了吃药外,还应调节生活方式即采用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减轻体重、改变膳食结构、限制饮食及运动四个方面。

首先,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判断自己体重是否正常可按以下公式: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身高170厘米的人标准体重为65公斤,若自己体重在标准体重±10%以内,为正常体重,超过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这类病人应减轻体重,具体方法是运动、限食。

其次要改变膳食结构:进食钠盐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因此应少食盐,每日食盐量5-6克为宜;进食钾盐过少,可引起高血压,应多食蔬菜、水果,补充钾盐;低钙也可使血压升高,可食牛奶、蘑菇、木耳,补充钙盐;进食脂肪过多也与血压升高有关,因此应减少脂肪摄入。

第三应限制饮酒:少量饮酒对血压无影响,但大量饮酒肯定会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病人最好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第四加强体育锻炼:有些高血压病人常问:运动后是否会使血压升高?实际上运动可以治疗高血压,一些耐力训练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滑雪等都能降压,但举重降压效果不明显。因此,运动对高血压病人是有益的。但运动时应注意逐渐增加运动量。对于血压超过220/110毫米汞柱,并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急性脑血管病的病人禁忌运动。


快乐的小大夫


不知在什么时候,“药不能停”成为一种调侃人的流行词,大家都心照不宣,明白后面的潜台词意义。但笔者却认为,这一玩笑语中却蕴含着极大的科学根据。有些药物确实不能说停就停,否则将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那么哪些疾病在服用药物时,不能直接停服呢?

鉴于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局限,真正能够彻底治愈的疾病其实并不多的。大多数的急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一部分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是可以一次性治愈的,但一些慢性疾病,就很难达到一次性治愈的效果,就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控制,

例如:

1、由于高血压而长期服用的降压药物;

2、由于糖尿病而长期使用胰岛素;

3、甲状腺功能减退而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4、癫痫或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

5、脑溢血、肾功能衰竭等慢性疾病需要控制症状的药物;

6、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

其中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尤其是普萘洛尔(心得安),在心绞痛症状得到控制以后,还需要继续服用一段时间。这些疾病不能因为症状的好转,而自行停止服用药物。

为什么这些药物不能停呢?

我们就以高血压、精神疾病为例,为大家讲解下为什么不能停药。

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物时,由于药物控制而使人体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高血压的这一头痛、头晕症状马上得以缓解,但这仅仅是在药物的控制下的表现,一旦病人觉得病情好转而私自减量或停药,就会发生反跳现象,表现为血压的回升,甚至超过原来的高度,从而再次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高血压危象,会诱发脑血管破裂,引起瘫痪或死亡,就是大家熟知的“中风”。而精神性疾病服用的药物则主要是补充脑内神经化学递质,比如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等,帮助大脑特定区域的细胞核团恢复正常的化学平衡状态,保障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突然停止服用精神类药物可能会导致神经化学递质在一定范围内重新调整,从而可能导致精神性疾病的再发生。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停药呢?

在一些慢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以与医师商量,在全面评估后并在医师的指导下,缓慢减量,而使身体度过对于药物的依赖期后,方可停止药物。但仍需要密切观察,切忌操之过急,盲目骤停,以免引起疾病复发,引起危险。

感谢PSM药盾公益热心志愿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郭敏 提供的答案。


PSM药盾公益


血压高的患者朋友,一直服用降压药是否需要停止用药?建议谨遵医嘱。但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些方法有助于降低血压。

1、戒烟

每吸一口烟都会导致血压暂时轻微升高,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也会损伤血管。

吸烟和高血压都会大大增加患心脏疾病的风险,戒烟可以帮助降低风险。

2、限制精制糖摄入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过多的精制糖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

一些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研究发现,那些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人,通过限制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以大大改善高血压状况。

3、多吃浆果

浆果不仅美味,它们也富含多酚,这是对心脏有好处的一类天然植物化合物。

浆果包括葡萄、猕猴桃、树莓、越橘、无花果、石榴、杨桃、木瓜、石榴、蓝莓、等等。

4、冥想或者深呼吸

冥想和深呼吸被认为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个系统是的主要工作就是放松身体、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

5、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钙摄入量不足的人常常伴有高血压。

富含钙的饮食与健康的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通过绿叶蔬菜、豆制品,以及奶制品补钙更靠谱,补充剂的话市场鱼龙混杂不够保障。

6、吃含镁丰富的食物

镁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有助于血管舒张。实际上很少有人会缺乏镁,所以很多人并没有足够重视它。

不过,吃含镁丰富的食物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的方式来抵御高血压,比如蔬菜、奶制品、豆类、鸡肉、谷物等食物中镁含量都很丰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