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萨达姆?

种业怪


与人民生活贫困化相伴随的是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城市和乡村偷盗抢劫之风盛行,被盗物品小到电器,大到汽车,无所不包。有报道说,伊拉克兵匪、警匪串通作案现象严重,因怕报复,许多人遭了劫还不敢去报案。面对众多不满情绪,萨达姆想利用人民的反美情绪,借机转移矛盾,从而收到凝聚人心、巩固政权的目的。

自1997年年底以来,萨达姆之所以频频向美国人叫板,向克林顿说“不”,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其一,唤起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以便尽早解除制裁。有人说,海湾战争把伊拉克一下子“推回到了中世纪”。据阿拉伯国家联盟估算,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直接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如果加上各种经济损失,共计6000亿美元。而战后长达7年的经济制裁对伊的打击,则丝毫不亚于海湾战争的损失。1996年5月20日,伊拉克与联合国签署“石油换食品”的协议后,萨达姆备受鼓舞,他甚至把1997年定为解除对伊制裁年。不与美国对抗,美国也绝不放松对他们的压力,与美国对峙,最坏的结果无非再次受到袭击。与其束手就缚,还不如奋起反击。于是,萨达姆开始强硬起来,并采取“边缘抗争”策略,即能顶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妥协。萨氏想以此危机唤起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国内困境更深切的关注,以便尽早解除制裁。

其二,陷美国于被动、尴尬的境地。萨达姆在此次核查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出乎美国人的预料。在战与和、进与退之间,克林顿政府显得手忙脚乱,左右为难。美国有人撰文指出,萨达姆“在这场扑克游戏中几乎把所有的牌都抓在手中,他可以通过选择怎样打和以多快的速度打这些牌来控制这场危机的进程和方向”。萨达姆之所以敢和克林顿叫板,除迫于无奈以外,还由于他看关系。而美国现行的中东政策已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国际阻力,美国的西方盟友,除了英国之外,也少有应和之声。

其三,暂缓国内危机,巩固政权。伊拉克经济目前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人民怨声四起。其经济形势的恶劣可以从以下各方面突出反映出来:一是物价大幅度上涨,远远超出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同海湾战争前比较,伊食品零售价格上涨4231倍。二是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伊第纳尔大幅度贬值。原先伊第纳尔同美元的官方汇率一直保持1第纳尔=3.2美元的水平。但从1990年开始,第纳尔同美元汇率一直下降,海湾战争以后,伊政府向市场投放了大约40亿第纳尔,到1996年1月汇率竟跌至3010: 1,狂跌近1万倍。


总说装甲


我是历史真相背后 我来回答

萨达姆极具戏剧性的一生也是备受争议的一生,有人认为他是阿拉伯世界的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伊拉克的罪人:有人说,他是反美斗士,有人认为他是杀人魔王……评价不一,站的立场也不一样。但是,要客观的评价萨达姆,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萨达姆是独裁者。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议,萨达姆通过政变上台,掌控伊拉克长达24年,伊拉克几乎成了萨达姆王朝,无论从统治期限,还是统治手段来看,萨达姆那都是一个独裁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第二,萨达姆强大了伊拉克。伊拉克从独立开始,一直是政变战乱不断,北方库尔德人动乱,国内各部落之间争权夺利。因此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而萨达姆上台后,团结国内,打击分裂,使得国家凝聚在一起。而且收回西方控制的石油资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免费的医疗,教育,住房体系。同时发展军事,使得国家在短期内国强民富,成为中东首屈一指的国家,受到中东国家以及世界的尊重。可以说萨达姆在的时期,是伊拉克最辉煌的时期。这一点也不可否认。

第三,萨达姆死后,伊拉克的确一文不值。很多人都说萨达姆是独裁者,应该被推翻,这是民主的发展必然。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没有萨达姆的伊拉克现状。国家混战不断,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控制局面:民族分裂已成定局,北方库尔德人已经事实上独立,国家面临被肢解。而且国内居民贫困潦倒,民不聊生,难民遍地。而从国际地位来看,一落千丈,现在不光世界看不上伊拉克,就是中东邻国都对伊拉克很鄙视,毫无国际地位可言,与萨达姆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萨达姆死后的伊拉克确实一文不值。

第四,萨达姆再差,那是伊拉克总统,但是却被自己人杀死。萨达姆作为一国总统,却备受欺凌,从被抓住被美国士兵压在脚下,从在监狱任意欺凌,随意虐待,从被审判,被诬陷,送上断头台……极尽所能侮辱萨达姆,其实本质上还不是侮辱伊拉克人么?但是伊拉克百姓却被宣传蒙蔽,喊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帮助西方一起推倒了萨达姆,杀死了萨达姆,但战后,自由民主变成生灵涂炭。而萨达姆却成为世界看不起伊拉克的根本,一个国家连自己总统受辱都能欢呼雀跃,那根本上就没有希望没有尊严。

探究问题真相,揭秘背后故事,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真相背后〕,给您不一样的精彩


历史真相背后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看了很多关于萨达姆的书,基本没一个中国人说他好的。

有本书叫做三进巴格达,记载了钱其森大使在海湾战争前拜访萨达姆,希望他悬崖勒马,不要自取灭亡,也就是从科威特撤军。

但萨达姆态度傲慢,根本不做理睬,会晤只是随便敷衍。

大使事后说,具体话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萨达姆被野心冲昏头,不顾国家民族的死活,以卵击石。

当时美国也希望中国能够让萨达姆撤出科威特,做了一些努力,最终还是开打。

要知道,当年苏联不知道比萨达姆强大多少倍了,古巴导弹危机还是苏联让步。那不是赫鲁晓夫没胆量打仗,是要为本国人民负责,不能打没有把握的仗。

海湾战争之后,萨达姆把伊拉克老百姓搞成什么样?

之后十几年的制裁就不说了,刚刚打完仗什么样。

还是三进巴格达这本书中写:

伊拉克境内一片荒芜。一开始路况还算好,没见到多少战争痕迹,但是过了大约500公里,我们便发现公路被破坏得很严重,大大小小的弹坑布满路面。我们的行车速度不得不减慢。一路上,我们碰到不少衣衫褴褛的孩子,成群结队地跑过来乞求面包,我们便将随车携带的饼干分给他们。那种情景长久地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如果说使团的生活尚能用“困难”两字形容,那么当地百姓的生活只能说是“苦不堪言”。战后,伊拉克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生产停滞,黑市猖獗,一些地方发生饥荒,出现瘟疫。汽油从一公升两个第纳尔,涨到150个第纳尔。一般食品的价格上涨了两百倍。保持复兴党统治和军队的生存与发展,是战后萨达姆政权的首要关切。有限的生活物资首先用来满足复兴党官员和军队的需要。

而百姓的生活物资极度匮乏。伊拉克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限量供应口粮。根据配给制,每人每月可以得到八公斤面粉、两块肥皂,婴儿可以获得一桶奶粉。牛奶根本没有,鸡蛋也不包括在定期供应之内。

在巴格达市中心的解放广场和立交桥下,原先的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纷纷出来摆地摊,变卖家中珍藏多年的宝贝。大街上店铺照常开张,但是消费者寥寥无几。我们从当地人那儿得知,科威特的商店和仓库大都被伊军抢劫一空,整车整车地拉回伊拉克。于是,巴格达一下子出现了来自美国、西欧和日本的高级电器、照相机、手表甚至药品,但能买得起的人毕竟是少数。


萨沙


萨达姆和卡扎菲一样都想成为中东和阿拉伯地区的霸主,不过他有些自不量力最终被美国推翻。



1.伊拉克原来是中东地区非常富裕的国家。伊拉克通过出口石油使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高。1970年代几乎伊拉克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汽车。



2.1979年萨达姆当选了伊拉克的总统,由于伊拉克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都非常强。因此萨达姆寻求在中东地区称霸。



3.而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伊朗人民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政府,因此遭到了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制裁。当时伊朗也是非常富裕的国家,伊朗的军事装备全是美国进口的。伊朗也希望在中东地区称霸。



4.美国不允许中东地区出现一个或两个强国。这会成为美国控制中东地区的障碍。因此美国支持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对伊朗发动了两伊战争。两伊战争打了八年,双方伤亡几百万人。这严重消耗了伊朗和伊拉克的国力。



5.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萨达姆依然希望成为中东地区的霸主。因此他又吞并了科威特。这就引发了第一次海湾战争。



6.萨达姆虽然是一个独裁者。但是他却维护了伊拉克国家的稳定。在他执政时期,伊拉克没有恐怖事件发生,恐怖分子也不敢在萨达姆执政的伊拉克惹是生非。伊拉克人民虽然过的不富裕,但是他们得到了和平生活的环境。



7.2003年美国政府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从此伊拉克陷入了无休无止的战乱之中。目前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自治区已经宣布独立。伊拉克将长期陷入分裂状态。


香堂风子



我个人认为,用八个字来看待萨达姆,那就是:“一代枭雄,民族英雄”。

不管伊拉克人怎么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主要原因是:

第一:斗争经历坎坷。

萨达姆一生经历坎坷,斗争经验丰富,堪称一代枭雄。在此期间,萨达姆躲过了数次生死劫,但是最终难逃一劫。第一劫,1959年,萨达姆刺杀伊总理,左腿中弹。第二劫,1963年反对复兴党内腐败,几乎被杀。第三劫,1964年返伊秘密活动,入狱两年。第四劫,当上总统之后逃过中情局、“摩萨德”数次暗杀。其中,1998年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军情六处联手策划了在伊拉克发动兵变的阴谋,企图推翻萨达姆,但还是没有逃过萨达姆的察觉,至少100名军官和参与者被处死。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也一直试图干掉萨达姆,但均告破产。然而,萨达姆最终伊拉克战争失败被俘后于2006年11月5日被判绞刑。



第二、高举反美大旗。

萨达姆担任伊拉克总统期间,在中东地区高举反美大旗,坚持同美国对着干,并历经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直到在美军及其盟友强大的军事打击下失败。其中美国曾指控他使用武力镇压政治持不同意见者与竞选对手。2003年2月2日,萨达姆·侯赛因否认伊拉克有违禁武器,否认与基地组织有任何关系。3月20日,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攻击,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开始实施“斩首行动”;12月13日伊拉克时间晚上八时,他在家乡提克里特被捕。经过一次迅速的DNA测试,确定是萨达姆·侯赛因本人。



第三、慷慨接受绞刑。

萨达姆被判处绞刑之后,一直在法庭上为自己和伊拉克辩护。他曾经说:问问入侵者,你们用作发动战争侵略我们国家的藉口而声称伊拉克藏有的武器究竟在哪?”“美国必须尝一尝他自己的毒药……”。行刑当天,按照惯例伊拉克在绞刑处决死囚时,会给死囚头上罩一只黑色的头套。当头戴面罩的刽子手要给他戴上头套时,萨达姆却表示了拒绝,刽子手于是把头套围在了萨达姆的脖子上。萨达姆的辩护律师团在死刑过后发表声明说,萨达姆在最后时刻依然是无畏、正直、并且头脑清楚的。



萨达姆虽然被美国人绞死了,但是他用自己的死亡告诉伊拉克人美国人是靠不住的,美国给伊拉克带不来和平与幸福,只能带来战争与痛苦,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你们美国人,对待第三世界的人,就像伊拉克农民对待新婚妻子:三天蜜月期过后,就得上田里干活。”


潘文军的满汉全席


如何看待萨达姆这个人,我们应当去问一下伊拉克民众。几年前曾经有媒体采访过伊拉克普通百姓,其中三人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当年美国大军横扫伊拉克,逮捕伊拉克总统。经过审判后,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以反人类等罪名被判处绞刑,并公开直播。面对自己的总统以如此形式被处决,普通的伊拉克百姓是怎么想的呢?后来西方媒体采访了一些伊拉克民众,其中这三个人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有的百姓是欢欣鼓舞的。有一个名叫扎伊德的年轻人,在看到总统被直播绞刑的时候,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他等这一天等了许久,当看到萨达姆被绞死的时候,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在他看来,萨达姆从小就是阴影,上学的时候萨达姆是写在教科书里的大人物,国民从小就要记住他的“丰功伟绩”。在他统治期间,伊拉克与伊朗等国家进行了战争,国内也没有自由,受到了很多的压迫。现在他死了,民众就解放了。扎伊德不仅自己高兴,还和其他人一起走向街头庆祝。他的想法,应该是代表了当时很多伊拉克年轻人的观点。

也有的百姓是伤心落泪的。另外一位叫艾哈迈德的年轻人表达了与扎伊德完全相反的想法,虽然他也承认萨达姆在统治期间有些地方做得不好,但是毕竟代表的是伊拉克这个国家,用这种形式处决一个国家的元首,也是对这个国家的羞辱。

艾哈迈德表示,虽然萨达姆在任期间国内政治气氛比较紧张,但是只要不公开反对萨达姆,不对这个政权指手画脚,至少人身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现在的艾哈迈德,因为担心恐怖活动的袭击,已经搬过一次家了。即使这样,整个伊拉克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动荡不安中,随时可能被汽车炸弹或者流弹击中,重伤或者丢掉性命。这种观点,其实是反映了伊拉克现在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

也有一些人的思考比较深刻。纳伊姆是位中年男子,而且还是大学的老师。他用了一个词表达了对当年直播萨达姆绞刑一事的看法:失望。他甚至承认萨达姆判处死刑是正确的,但是公开直播的方式显然让他难以接受。

他回忆说当时萨达姆处决时,整个城市都沸腾了,因为这个城市曾经遭受过萨达姆武装的袭击,现在元凶死掉了,理应高兴。然而现在这座城市比以往更加动荡不安了,很多人甚至被迫离开家乡。用那伊姆的话说,“以前我们只有萨达姆一个敌人,但是现在我们有上百个敌人,更糟糕的是,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敌人是谁!”

当时萨达姆行刑之时,大部分伊拉克民众是兴奋的,甚至是狂欢的。他们认为萨达姆倒台了,伊拉克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但是多年以后,大部分民众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一个政权能够代表整个伊拉克,到处都是枪炮声,到处都是混乱。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伊拉克人民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萨达姆在伊拉克统治长达24年,曾让伊拉克迅速崛起,也把伊拉克带进了战争的泥淖,死后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伊拉克的“独裁统治者”,是妄图称霸中东的野心家,亲手将伊拉克人民推向了战争和贫困;有人说他是一个宁折不弯的硬汉,敢于和世界霸主美国扳手腕,是高举反美大旗的“反美斗士”。

(萨达姆旧照)

那么,真实的萨达姆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一、不幸的童年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萨达姆出生于提克里特市的一个贫困家庭,在他只有6个月大时,父亲就去世了。按照当地风俗,母亲带着年幼的萨达姆嫁给了他的叔叔。童年时候的萨达姆沉默寡言,不善言辞,颇不招叔叔的喜爱。作为继父的叔叔只管给吃给穿,对他的教育采取了不管不顾的态度,任其自然发展。

后来,萨达姆的母亲再婚,嫁给了一个学校的守门人,萨达姆被寄养在了他的舅舅家。舅舅和他的叔叔对他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两个极端,对他十分严厉,稍有不顺非打即骂,甚至有虐待他的现象。

处在这样环境中的萨达姆,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人,唯一能让他找到慰藉的,是他身边的一匹马。他也只有在手握缰绳,纵马驰骋的时刻,才感到内心的他舒适和安全。

可是在某个周末,当萨达姆从学校回家后,他心爱的马却死了。他非常伤心,泪流满面地亲自埋葬了自己的马儿。萨达姆后来说,也就在那一刻,他就已经把眼泪流尽了,一辈子都没再哭过。

童年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萨达姆外表冷酷,内心倔强刚强而又多疑的性格。这样性格,直接左右了他执政伊拉克后的内政外交策略。

(政变成功的萨达姆)

二、险恶的国内政治环境造就了他精于权谋。

早年的萨达姆参与了多次国内的政变活动。1959年,萨达姆参与刺杀了时任伊拉克总理的卡桑,失败后被迫逃亡埃及。1964年,萨达姆被时任总统阿里夫逮捕入狱,在复兴党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越狱成功,再次流亡海外。1968年,萨达姆返回伊拉克后,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阿里夫,并在1979年成为伊拉克的第五任总统。

由于得位不正,以及国内险恶动荡的政治环境,迫使萨达姆在就任总统后精于权谋,处处提防。这在他处理两个女婿的问题上表现得最为充分。

萨达姆有两个女儿,嫁的人是一对亲兄弟。萨达姆的这两个女婿,为了显示对萨达姆的忠心,分别将名字改成了侯赛因·卡迈勒和萨达姆·卡迈勒,只保留了“卡迈勒”的姓。两个女婿后来成为了萨达姆的左膀右臂,深得其信任,分别被委以重任,担任矿业部长和工业部长,还兼任萨达姆的私人卫队首领。

位高权重的两人由此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欲壑难填,和萨达姆的儿子乌代产生冲突。这个乌代可是一个狠角色,扬言要干掉卡迈勒兄弟。两兄弟吓得屁滚尿流,慌忙携家带口逃到了约旦避祸。

恰逢联合国正在调查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卡迈勒兄弟又处于萨达姆的权力核心,多少知道一些萨达姆生化武器的秘密,于是美国指使约旦对两人实施保护,企图从二人口中打探情报,两人也确实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这时的萨达姆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其善于玩弄权术的高明之处,来了一招“釜底抽薪”。他直接召开记者会,向全世界公开了他的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秘密,瞬间将卡迈勒兄弟变成了毫无价值的人。

这下,两人成了无足轻重的流亡者,萨达姆又及时地向他两人伸出了橄榄枝,要求其回国,兄弟俩只好返回伊拉克。

在萨达姆的授意下,两个女儿迅速地和卡迈勒兄弟离了婚。几个月后,卡迈勒兄弟被狙杀。

(卡迈勒兄弟和萨达姆)

三、独裁统治让他生性多疑。

萨达姆有很多个替身,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场合,他经常让替身出席。据说一个名叫奥马尔的人在多次被强行整容后,成为了萨达姆的替身。他的替身多数来自家乡提克里特,这儿的人容貌、口音都和萨达姆十分相似。

替身的做法,很多国家元首都曾采用,不足为奇。真正体现萨达姆多疑的,是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晚上睡觉时,萨达姆一般不在他的豪华寝宫里,甚至经常在半夜换住处,他害怕美国的导弹。他也从来不主动与人握手。甚至阅读信件时只看复印件,生怕被人下毒。

也难怪萨达姆小心,美国的CAI、以色列的摩萨德都曾多次策划暗杀他的行动,但都被他的小心谨慎地识破了。

四、狂妄自大断送了伊拉克人民的幸福。

在萨达姆统治前期,他致力于发展国内经济,关注伊拉克人民的生活,使得伊拉克逐渐成为中东霸主。但随着伊拉克的强盛,萨达姆的权欲之心也日趋膨胀,先后发动了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直至最后挑战美国权威,以伊拉克的弹丸之地抗衡世界霸主,发动伊拉克战争。

诚然,萨达姆的勇气可嘉,“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不失男儿英雄本色。但作为一国总统,心中应该装有全体国民,应该具有政治家的担当和睿智,不该逞匹夫之勇,以卵击石,让伊拉克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妄自尊大的萨达姆,最终也让自己踏上了不归路,毫无尊严地被美国送上了绞架。


张生全精彩历史


伊拉克在1950年代推翻王室统治之后,随着石油财富的发展,虽然统治阶层争权夺利,但是伊拉克整个社会风貌是非常世俗化、经济相对繁荣的,人民生活还是不错的。

萨达姆1970年代开始逐步掌控伊拉克,在整个70年代,他的行政措施还是不错的,收回石油主权,积极发展经济,同时也扩展军力,伊拉克一跃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新兴力量。如果好好经营下去,就凭借世界前列的油气资源和2000万素质不错的人口资源,伊拉克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强国指日可待。

萨达姆1979年正式成为伊拉克总统,从此开始一连串很“作死”的过程,挑起了两伊战争(至少他先发动了进攻),8年战争把伊拉克数十年的积累打的精光,负债累累,随后,他又入侵科威特,一场海湾战争再加上随后十几年的经济制裁,让伊拉克社会出现了巨大倒退。

随着形势的吃紧,萨达姆的统治也越来越从世俗化趋向宗教化,这从伊拉克女大学生近40年的服饰变化就能看出来,到了海湾战争后,萨达姆直接把真主至大的格言印到了国旗上。

如果萨达姆一直统治下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恶化,萨达姆越来越像个集权的真主,国家体制进一步禁锢,人民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出路。

但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方式却极其错误,随着政治强人忽然倒下,伊拉克陷入了永无止境的教派冲突、党派斗争、恐怖袭击、反恐战争,国家重建遥遥无期,在废墟中摇摇晃晃。

萨达姆对于伊拉克或许不是什么美好的领导人,至少他能压制国内矛盾,维持一个整体的大致稳定,但英美势力的强势介入,让整个伊拉克社会陷入分裂。


云中史记


萨达姆自小命运多舛,心怀抱负,有着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同时又是个懂得韬光养晦的人。所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旦大权在握,萨达姆便独断专行。他的这种性格,使他曾登上国家巅峰,但也因此酿成人生悲剧。

萨达姆·侯赛因1937年4月28日出生于伊拉克的提克里特城,是个“遗腹子”——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他母亲带着他回到娘家,1944年一个盛夏的晚上,萨达姆·侯赛因趁母亲熟睡离家出走投奔了亲戚家,在他们帮助下进了一所小学。一年后,萨达姆·侯赛因的叔父将他带到首都巴格达,让他读完了中学。随着知识的增长,萨达姆愈发雄心勃勃,认为自己必须配得上自己的名字“萨达姆”——在阿拉伯语中,萨达姆意为“坚定不移的战士”。

1957年,萨达姆加入了以追求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为宗旨。1958年伊拉克独立后,作为该党党员,萨达姆决心要为该党夺取政权而斗争,并按照党的指示加入了暗杀者的行列,并参与了刺杀当时多党联合政府总理卡塞姆的行动。不幸,暗杀未成,萨达姆左腿还中了一枪。由于怕遭到逮捕,萨达姆不敢去医院,他拿出一把剃须刀,让他的同伴切开伤口,用沾过碘酒的镊子将子弹取出。子弹被取了出来,萨达姆却痛得昏厥了过去。之后,萨达姆开始了逃亡生涯。他先是去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后来又去了埃及首都开罗。

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推翻了卡塞姆政权,成为执政党。萨达姆应召回国。但是,由于党的内部分裂等原因,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失去了已经取得的政权。萨达姆曾试图发动政变重掌政权,但因事机不密,计划流产,他也在1964年9月被捕入狱,之后越狱成功,并在复兴党发动政变获得成功后,韬光养晦,最后获得执政者赏识,在1979年7月17日正式就任伊拉克总统。

就任总统后,萨达姆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统治和治理国家,以“让人民富足,让社会有序”为口号,在内政外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不应否认的成功。但是,1980年9月爆发、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即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使伊拉克经济面临困境。为了钱,同时也为了扩大伊拉克版图,萨达姆挥戈南下对科威特发动了侵略,从而拉开了海湾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序幕。第二次海湾战争失败后,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侯赛因被伊拉克当局处以绞刑。


冯玮



如何评价一个人,应该从他的身份和他的表现去评价。评价一个孩子,看的是教养。评价一个员工,看的是他的业务水平。评价一个领导,看的是他的管理水平。

萨达姆作为一国总统,他想的是国民的福祉,想的是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质量的提高,作为一个地区的国家,他还想到地区的繁荣昌盛,把任性好斗一盘散沙的沙漠人拧成一股绳,他是有雄才大略者,而且让自己的国民过上富足、便利的生活,从这方面讲,萨达姆是个很称职的领袖。

每个人都有喜欢他的人,也会有不喜欢他的人。有当局者,就有反对派,人人都想自己当家做主,做自己的主人,而这一切,听起来又那么合情合理。

萨达姆的死,在于他有一个对手,有一个亡中东之心不死的美国,欲置他于死地,而且对手明显的比他强大N倍。

如果没有美国,他的反对派们不至于有力量和他抗衡,也就不会结下那么多的梁子,攒下那些仇恨。也就没有对方的伤痕,和自己的污点,如果一定要把政府对叛国者的平叛称为污点的话。

萨达姆失败的原因,表面上看是伊拉克国内各种族之间的矛盾以及萨达姆的强势平叛造成的民愤,加上美成功的军事突袭,实质上是美国对于中东地区丰富资源的觊觎,中东人的好斗,分裂,只是个引子罢了。

北美的印第安人的伤痕与仇恨,比起伊拉克国内的种族之争,简直就是毛毛雨了。这个道理已经够明白了吧。

中东如果只有美国力量,伊拉克,之后会有叙利亚,会有约旦,就算伊朗,如果没有核能力,时间也长不了多久的。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不能说扭转这种多米诺骨牌般的局势,但确实放缓了进一步坍塌的速度。

美国一招试手成功,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利用反对派颠覆当局者的套数的。俄罗斯在中东找到了支点,但本土的竞争者,是更长久的更棘手的挑战。但俄罗斯不能这样就从中东抽身出去。俄罗斯一旦完全撤出,叙利亚不久就会重返泥淖,中东将进一步乱局。

萨达姆和美国,本来就是力量悬殊的对手,包括有核竞争力的伊朗也不例外。

萨达姆是烈士,是民族的英雄,更是中东的镜子:团结,则可以渡过难关,内争,必定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