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家乡耒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你知道多少?

家乡耒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你知道多少?

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市在发明家广场举行2018年“文化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将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成果向市民进行集中展示,让广大市民增加对非遗知识以及本土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和探索实践。

家乡耒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你知道多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这些凝结着先辈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家乡耒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你知道多少?

耒阳是一座千年古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市共征集非遗资源线索800余条,整理调查项目300余个。现全市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项:蔡伦古法造纸技艺;省级保护项目2项:敖山庙会和坛下铜锣制作技艺;衡阳市级保护项目6项;耒阳市级保护项目37项。1人入选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入选衡阳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些成绩的取得对推动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