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预防栽培瓠子时遇到苦瓠子?

瓜农之友马博士


瓠瓜(一般叫作夜开花)烧肉是我国南方初夏的美味佳肴,但有时会碰到瓠瓜发苦,连肉也苦得不堪食用。瓠瓜为葫芦科植物,这类植物的祖先“野生种”含有苦味物质—葫芦苷B,此苦味与外界环境及栽培条件无关。

在长期的选择培育中,把含有苦味物质的野生种,逐渐培育成不含苦味物质的栽培品种。防止瓠子变苦的根本措施是引入品种时必须与本地品种杂交以测定其是否属于同一基因型,如属于同一基因型的才可大量引种。

瓠子留种从花谢至充分老熟需70 ~ 80 d,时间较长,应在选健壮植株上选结果瓜早、节间密、瓜形大小一致,形状整齐,具有本品种特性,用无病株上的第二瓜作种,每株以留一个瓜为度。

如发现大田有苦瓠子时,应及时将苦瓠子植株从根部剪断,应选无苦味的植株用扎花隔离人工授粉的方法留种。当皮色黄褐,果皮坚硬时剪下,悬挂晾干或取出种子晒于贮存备用。

这样留的种子,基本在以后便没有苦味!





瓜农之友马博士


瓠子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常被当做一种蔬菜食用,被不少人喜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但是,瓠子在一种情况下食用会带来中毒的危险,即瓠子变苦的时候。曾经有人误食苦瓠子而出现上吐下泻,不得不住院治疗。而中毒的原因是因为苦瓠子含有碱糖甙毒素。



如此,苦瓠子不仅伤害食用的人,更是伤农,卖不出去,直接经济受损。所以,种植瓠子关键要做好预防,预防瓠子变成苦瓠子。

由于瓠子变苦跟天气、土壤和施肥等种植方式无关,主要是遗传因子决定的。所以,预防瓠子变苦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选种。



如果是自己种植留种,那么在留种时,如果发现苦味瓜,应该及早拔除该植株,杜绝花粉的传播,把好种子质量关。因为留种的株雌花接受了携带苦味基因的花粉,来年种子播种育苗成长的植株所结的瓜仍然是苦的。

如果是选择购买种子种植,除了选择那些信得过的种子企业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当然,可能的话直接到种子培育基地查看。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有关于《如何预防栽培瓠子时遇到苦瓠子?》问题看法,大家觉得怎么样?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对本人观点有疑问的,欢迎评论指正。


有点意思的事儿


瓠子是夏季的当令蔬菜,做菜鲜嫩可口。很多农村小菜园都会种上几棵,做菜做馅都方便。但是难免会遇上苦瓠子。

苦瓠子为啥有毒?

这苦瓠子不只是味道苦,更重要的是有毒。误吃了苦瓠子而中毒的事件也不少。

苦瓠子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它含有一种毒素——碱糖甙(dai)毒素,这种毒素在高温加热的情况下,依然分解不了。所以,吃了苦瓠子,即使是炒熟的,依然会中毒。

苦瓠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苦瓠子主要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如果种子携带苦味基因,这株瓠瓜基本就没救了。

再就是相互之间的传粉,栽培过程中,瓠子之间会互相传粉,如果有苦瓠子,其它植株也就跟着遭了殃。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家里种得葫芦特别苦,都给扔了。而我家小菜园附近,其它婶婶家栽种的瓠子,也是苦的,看来这些葫芦科的植物之间是互相传粉的。

如何预防种植过程中苦瓠子的发生

在栽培过程中,若发现苦瓠子,或者周围有苦葫芦等,应及早拔除,避免它的花粉的传播,造成周围瓠瓜都跟着遭殃。

此外,据说瓠子在结瓜过程中瓜藤受伤,结出的瓠瓜也可能发苦。但这个几率更小,主要还是在种子。


有一点儿是肯定的,苦瓠子、苦葫芦都有毒,准备做着吃时,可以先切开,稍微尝一下,如果苦,就扔掉,千万不要再吃了。

欢迎关注“漫行草木间”,喜欢记得转发。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