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资上涨,粮价下跌,农民还该种粮吗?

手机用户6869279135


农资上涨不假,粮价下跌也确有此事,但是农民就不应该继续种粮吗?对于大多数种地农民来说,不种粮你让他们以何谋生?靠键盘侠们的嘴炮和敲键盘的功力么?

适度降低粮食价格并不是放弃粮食!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相继取消了大豆和玉米收储制度、下调了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很多人惊呼,粮食安全将有大问题,农民种粮将赔钱,其实不然。

适度调减四大主粮的市场价格,并不是要放弃粮食生产,我国也绝对不会放松粮食生产,毕竟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人手里,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今后我国的粮食生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法减法一起做,在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的同时,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

粮价下跌了,补贴上去了!

另外,国家为了保证农民收益不降低,在粮食价格下降的同时,适当提高或者新增了一些粮食补贴项目,保证农民的种植收益不降低,或者在一定程度有所增加。

比如说今年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大豆生产者补贴,就远超去年,就是为了增加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促进农民种植积极性。

大豆市场价格低迷怎么了,有高昂的生产者补贴,种地收益依旧“美美哒”。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5.15


粮油市场报


看了大家的回答,一些基本的情况都说得很清楚,我就不重复了。

我说说自己种玉米的这几年玉米价格的波动吧。我有十亩地,以前都是冷棚,后来拆了一半棚子,种了玉米。也就是大前年的事。到今年,算是种了四年玉米了。第一年,正赶上国家进行粮食价格调控的前一年,玉米每斤九毛多。刚收就卖啊,玉米还很潮,就九毛多一斤。在这之前好几年了,玉米都是九毛到一块多钱一斤。我的五亩地玉米,尽管只出了七成苗,还卖了六千多将近七千块钱。

第二年,玉米收成大好,产量比头一年高出许多,但是才卖了不到六千块,因为价格降得太多,只有每斤0.70元。

第三年价格更低,每斤0.58元,只买了五千元。

第四年,也就是今年,玉米价格有所提升,每斤0.67元,可是产量却是创了新低。因为今年早期旱情比较严重,玉米出苗率都很低。所以收益成近几年最低,卖了不到五千元,不够家人一个月的工资。刨去本钱,还能剩多少?

我们这人们大多数都去工业区上班,玉米种收都是机械化。

种子,五亩地300元。化肥,五亩地500元。翻地播种,一亩地70,五亩地350。封地打药,一亩地10,五亩地50元。还有封地药,虫子药200元。收割,一亩地80,五亩地400元。还有一项,机器收拾地,就是吧玉米的垃圾叶子什么的攒成堆。五亩地还需要50元。

算算吧,本钱是多少?1850元,今年正好卖了4850。呵!还是整数,😄净剩3000元整。3000块能干嘛?女儿一个月费用?能随几份礼?

你说说,这地种得还有啥意思?

不过是比撂荒强些罢了!


落英的笔墨人生


农资上涨粮价下跌,农民再不种地越来越穷!

有人说:城市人好,月月工资几千,一个月找农民全年收入。还有人说:农民有地还得种,不种越来越穷。究其怎样,有个实例摆在面前让大家评论。

一、张朝田张朝财是我们村的弟兄俩个,张朝田为长兄身边有两个儿子依靠种地生活,日子过里实在辛苦,全家八亩地还想种粮还想种菜。反正就那几亩地,不种粮没饭吃,不种菜没钱花。要说张朝田近几年弄得也不错。三年前给老大娶个媳妇,三年后又给老二娶个媳妇。两件事连盖买房花去60多万。这些钱从哪来?这都是张朝田风里来雨里去卖粮卖菜挣的钱。拼死拼活一块一毛攒的钱。要说他的任务完成了,可该享清福了。谁知没福份,娶媳妇钱也花光了,人也得病了,住一次医院几千几万,叫孩子兑钱,孩子们拿啥兑钱,把粮食卖光,把房子卖掉以后怎么生活,面对此情此景老头子不忍心,只好拖病,趟在床上泡病,一直等死。

二、张朝财为弟。和张朝田是新爹亲娘一母同胞。张朝田比张朝财解婚早,70年代吃大火。老爹爹怕在家种地都找不到媳妇,只好扒门子把老二推出去当了厂矿工人。当时虽说工资不多,但年年再涨,冬有取暖费,夏有降温费,年终有奖励、假期有补贴,加上住房公积金,公疗费,杂七杂八每月上万块。目前张朝财的两个儿子都已娶妻按排工作。不费一枪一刀,全家拿工资。如今张朝财己退休,月工资几千块,吃不愁花不愁、人相越年越轻。银白的短发,洁白的牙齿,笔直的腰杆,说话大腔大调。终天没事在广场玩耍。有一次,张朝田的儿子因给爹治病找到堂弟借了两万块,好多年一直还不上。后来堂弟找上门说:地不要再种了,越种越穷,还是把地包出去吧!

三、把地包出去很容易。第二年,村上来了一群大老板,圪圪哒哒黑白小车睹在路口到处都是。这下张朝田两个儿子美透了,一下成了市民,一亩地700块。八亩地领了5600百块。真没想到土地包出去之后日子更难过。死钱早已花光,买菜买面没钱,孩子上学没钱,给老人看病更没钱。后来,兄弟俩打算找到老板要求退出土地,结果人家没好气说:这是胡闹,终止合同是要犯法的。从哪以后兄弟俩再不敢要地了。两人最后总结一个真理,种地虽不值钱还是得种,不种没办法。


农村土秀才


农资上涨,粮价下跌,农民还该种地吗?

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近几年农民种地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农资涨价、生产用工涨价等因素,导致种地收入不高,甚至有的农户不挣钱。从当前生资价格来看,化肥每吨上涨10~20%左右,农药上涨20~30左右,种子也有一定涨幅。而粮食价格,小麦每斤下调了0.03元,水稻下调了0.1~0.2元,大豆价格价格低迷,始终在每斤1.6~1.9元之间震荡。


那么面对这种形势,农民还该种地吗?小编认为,土地该种还得种,关键是要掌握种地方法。一、适当扩大种植规模。目前种地的利润空间变小,只有靠增加种植面积增加收入,如果种地少,去了成本和工钱,基本挣不了多少钱。比如种玉米,1晌地挣3000~5000元,种5晌地和种10晌地收入差别很大。

二、依托国家政策种。现在国家的各项补贴种类很多,朋友们在种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国家扶持什么,那种作物补贴多,统筹考虑种什么。比如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实施的轮作补贴,每亩150元一年,如果可以申报,每晌地就额外有2250元的政策收入。



三、要坚持科学种田,节本增效。在实际生产中要广泛应用各类先进技术,比较常用的比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再根据土壤养分和目标产量进行配肥,做到精准施肥,节约肥料成本。再比如种子精量点播技术、高光效栽培技术等等,都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收入。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谢谢大家!


三农广讯


农资持续上涨,粮价下降。农民该不该再种粮要先分析这个现象的原因。农资为什么持续上涨?是紧缺吗?看农资店里库存就知道和粮食一样,产大于销。那为什么只有粮价下降呢?因为市场不是真正的自由市场。它是产品的定价权决定的。

全世界都在积极整合规模,做大做强。在市场交易的博弈中,份量越大越能垄断,越有话语权。话语权才能保护和争取最大的利益。有限公司,集团公司,跨国公司,上市公司。他们是以大象🐘的形象在市场上出现。而中国农民呢?单干前,他们还是以生产队,大队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单干后,最原始的生产组织形式家庭,是最大的生产单位。农户在市场上是蚂蚁的形象。处在食物链最低端。购买生产资料没有话语权。销售农产品还没有话语权。只要生产活动的权利。实际上变成了被贫困捆绑在土地上的奴隶。在高速发展的今天 ,居然还有感谢吃饱肚子了的愚笨思想。没有能力改变别人,有能力改变自己。候鸟尚能飞向适合自己的地方。过去人们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不都是穷则思变吗?什么土地情怀?什么故土难舍?我们只有追求发展的情怀。种地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为谁种地?只要能离开 ,越早越好。年龄大了,没能力离开的,守住家种点粮,颐养天年。


时事点评员


目前这种市场行情下,如果能不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则不种,累死累活,一亩地能有千把块的收入就不错啦,而国内的情况又是人多地少,绝大部分农民只有几亩地,全靠种粮一家人就得喝西北风。

以我老家的情况为例,农忙时村民会在家里忙一阵,忙完之后就外出打工,也有很多人干脆把几亩薄地给自己的亲戚种,自己过完正月十五就出去打工,到年底腊月再回家,一年在家最多也就待个把月。为了挣钱,不得不背景离乡,苦啊!近几年小龙虾越来越火,村里很多人开始了稻田养虾模式,6月之前基本都在忙小龙虾相关的活,然后种一季水稻。这种新方式确实能给村民增加一些收入,挺令人欣慰。

种粮不挣钱,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种一些瓜果蔬菜,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广西的砂糖橘和沃柑、蒲江的丑八怪和耙耙柑、洛川的苹果、中卫的硒砂瓜,都带动一批农民致富。

愿天下没有难种的地!

零零牛:“田管家”特聘农技专家;关心百姓生活,了解社会百态,欢迎关注今日新农人。


今日新农人


针对题者问题目前农业产业面临的农资上涨,粮价下跌问题,导致农民种地收入减少,从而严重制约农民种植积极性。但农民究竟该不该继续种植呢?这对于农民确实是一个艰难抉择。

对于从事一生种植的老农民来说,由于历史及自身等原因,造成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外面世界。并随着年龄增加以迈入老年基本丧失外出务工的能力,这部分老农民除了在农村从事最基础的农业种植,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虽然来说粮食价格下跌,农资、人工等成本增加,粮食种植已经不能带来丰厚回报,但至少可能满足基本温饱并有少量结余。并且国家对于农业种植相应补贴政策逐年增大,目前农业种植相应机械化程度也高,相对来说种植条件已经有很大改善,农民还是要种地的。

从国家层面说,国家也需要农民继续种地。粮食是一个国家根本,没有粮食供应哪来经济发展。因此国家也很重视农业发展,为了调节粮食价格下降给农民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加大了粮食种植补贴以及农资采购相应的补贴政策。

对于农业种植大环境来说,粮食价格下降确实给大规模种植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农业投资者利润及相应回报。但作为大规模农业从事者也需要认识到目前国内粮食价格远高于外部,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粮食价格回落是必然事件。

因此对于从事现代农业、大规模种植的从业者来说,需要依据大环境及时调整相应种植品种、模式等,从事更高产值及利润种养殖、蔬菜、水果等。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从以前吃的饱向吃的好,吃的健康模式转变,这对于农业从业者来说也需要紧随市场,及时调整。


湾塘谷


一边是农资上涨,一边是粮价在波动甚至下跌,农民还应该坚守这块土地继续种粮吗?

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一个两难命题。

不种粮吧,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粮食,实在舍不得丢,留下来的田地一下子又不知该种什么东西,即使种了其他东西,也不见得就能赚钱。这年头农民当“杨白劳”的事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种粮吧,农资年年见涨,如果再加上年年跟着涨的人工成本,到头来算来算去,成本也要不回来,只赚得一年到头的日晒雨淋的辛苦。

桂农通也是农村出来的小孩,从小生在农村长大在农村,虽然现在不在农村了,但是对农民种粮的矛盾感情非常理解。面对农资上涨粮价下跌的现实,桂农通提两个小小的建议供朋友们参考:

一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粮食产出水平。作为大多数农民来说,粮食是养家糊口的作物,种还是要种的,如果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只种够吃就行了。

现在人吃粮食越来越少,而吃其他水果蔬菜之类的东西越来越多,粮食只种来作为口粮就够了。可以引进一些高产优质的粮食品种来种,一来可以摊分成本,二来吃不完可以优质大米卖出好价钱。

二是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其他经济作物。农民分到的田地是有限的,除了种够口粮外,多出来的田地可以考虑发展一些经济作物。比如水果,蔬菜等,但就是最好别在水田地种桉树了,有一些地方是有明文规定不许桉树下田的。

水果方面,在广西农村种得比较多的是柑橘,有人承包田地种砂糖柑一种就是几百亩,也有的种沃柑,种得早的都发了财。现在再种风险有点大,如果期望值不太高,也可以试着种一些。

还有就是种植一些高效的瓜菜,这方面也有不少新研发出来的高产品种,有特色的产品也容易卖得好价钱。瓜菜种植最好抢早市和后市,趁着别人批量还没有上市时就采收,比较容易得价。

如果实在不想再种东西了,洗脚上田外出打工,或是就地在村里办个小加工厂做点副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要人勤劳,肯努力,多学习,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和赚钱方式的。


桂农通


当然应该种了,农民手里有地,不种农民吃什么?市民吃什么?

这几年,确实主粮价格在下降,农资价格在上涨,大部份农户种地收益在下降,辛辛苦苦大半年,不如打工一个月。那么问题来了,农民为什么还要种地?我想40岁以下的人是很难理解老一辈对土地的那份感情的,曾几何时,一家老小全靠那几亩地来养活,土地就是庄稼汉的命。他们对土地是有感情的。

现在农户外出打工的多,特别是建筑工一天的工资也不少,但到了麦收,秋收大多数人会请假回家,来来回回的车费和工钱是不小的数目了,但他们还是会过来,为啥?是对土地的那份爱,还有这个时候也是难得的回家团圆的时候,一年辛苦在外,只有这个时候回家的路费才会舍得。

当然,种地收入也是一项收入,弥补了其他款项的不足,对农户生活的改善还是有益的。除了主粮,有的农户种植蔬菜,花卉,药材收益还是不错的。

存在就是合理,农户对土地的那份情是很难用什么公式来推理的。也很难用什么语言来描述。

随着40岁左右的种地人慢慢老去,以后的发展,土地是越来越集中,零散种地的越来越少,因为年轻人不会也不愿种地了,这是好还是坏呢?一声叹息。




用户75640033752


种粮的收益确实是比较低,而且这几年总体的趋势应该是下降的。但种粮还有个重要意义,那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实现“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新战略的基础。

在这个根本目标下,先来看看确实不合理的情况:

一、粮价总体在下跌。根据中华粮网的监测,截至4月下旬,全国原粮(综合了小麦玉米稻谷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收购价格指数为132.36,比年初下跌了0.62%,虽然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97%,但相比于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尚未下调、而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还没取消的2015年同期,则是下跌了12.02%。

二、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农药、化肥等和环评有关系的产业,企业减产比较多,导致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明显上涨。另外,还表现在人工成本和柴油等价格上涨上。以复合肥为例,目前45%s(15:15:15)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在2300-2450元左右,去年同期在2000-2250元左右。

三、以国家公布的2018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来看,相比于上年,小麦价格每斤下调了3分,稻谷价格更是下调了每斤1-2毛,再加上国家在去库存进程中,更是大幅度下调了库存的托市小麦和稻谷拍卖底价,使得市场价格也受拖累持续下跌。

如此以来,不管今年收成如何,在不考虑国家相关农业补贴的情况下,农民种粮收益的预期是下降的,甚至可能会亏本。那么之后,还该继续种粮吗?

我觉得,传统的粮食主产区,比如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这些传统的商品粮优势产区,还是应该继续种粮的,而且从国家相关的惠农扶农政策方向来看,也在逐渐加大扶持力度和补贴力度。以稻谷品种为例,用农业农村部有关人员的表态,今年在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的同时,国家将配套建立稻谷生产者的补贴机制,完善支持保护政策,尽量弥补农民朋友因价格下调带来的收入损失。

但对于一些非优势种粮区,确实应该考虑一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调整种植结构了,不管是农业部门推广的粮改饲、杂粮杂豆,还是蔬菜、果木、药材等,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性的种植。但需要注意,一定不能盲目跟风种植,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两年的大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