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遗产继承旧俗和新婚姻法下的女性:需警惕家庭中的边缘化危机

张大嫂北京人,今年50岁,左眼先天残疾,初中学历。她父亲死得比较早,家里兄妹两个加上一个老母亲,总共一套房。哥哥出去工作后结了婚特别忙,母亲年老需要照顾,经过全家协商,由张大嫂照顾母亲直到老人家百年,老房子归张大嫂。

张大嫂每月能领取一定的残疾人补助,张大嫂的母亲年龄大了有一些老年病痛,平常吃药调理,一年也得去几次医院,后来慢慢的在床上时间多了,需要坐轮椅。张大嫂本来眼睛有残疾就自卑,不愿意找对象,就想着自己和老母亲做个伴。一直到35岁,也没有处对象。后来发现自己一个人照顾母亲,有时候有点吃力,毕竟一个女人力气也没那么大,就有了找个老伴一起照顾母亲的想法,母亲也同意,她就把这件事也告诉了哥哥,哥哥没意见,只是说负责照顾老人的事不能变。

遗产继承旧俗和新婚姻法下的女性:需警惕家庭中的边缘化危机

后来张大嫂经人介绍,认识了周边村庄的马大哥。马大哥小时候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后来爷爷奶奶把他带大也相继去世了。他自己一个人守着几间农村老屋,平时在周边零工,能够自食其力,但是家里没有父母操持,自己的婚姻大事也耽误下来,38岁也没娶媳。经过介绍人说和,马大哥认为张大嫂在城里有房,人也不坏,虽然眼有残疾,但是毕竟可以生儿育女,马大哥就同意了。俩人也没大操大办就这样结了婚,第二年儿子就出生了。

婚后张大嫂就跟老公、儿子还有母亲住在一起,平时照顾老人和小孩。马大哥一家没有房租的压力,生活虽然拮据,但还过得去。一家人没有矛盾,相处的挺好。

后来张大嫂母亲活到80岁,一直由张大嫂照顾,算是寿终正寝,没受什么大罪。母亲死后,没想到自己的哥哥和嫂子拿着遗嘱杀了回来,说母亲改遗嘱了,房子归自己所有。张大嫂很不解,自己的哥哥除了逢年过节和母亲生日带着老婆孩子过来吃顿饭,从来没有照顾过母亲一天。母亲怎么改了遗嘱呢?但是哥哥拿着公正的遗嘱来找他要房。上面确实写着母亲百年之后房子归自己的哥哥所有。

遗产继承旧俗和新婚姻法下的女性:需警惕家庭中的边缘化危机

张大嫂照顾母亲18年,原来说好的不算了,自己一家人就要被扫地出门。张大嫂虽不想吃这口气,就到法院起诉了哥哥,最后却败诉了,法院认为这是张大嫂母亲真实意思表达,而“女儿给母亲养老送终房子给女儿”当时的见证人都去世了,原来的口头约定无效,遗嘱以后来的为准。

这个时候老公那边却交了好运,原来北京周边村庄拆迁了。马大哥老家的房子拆了,分了五套房外加两百万。马大哥激动的像中了彩票,没想到拆迁的那么快,分的那么多。马大哥渐渐的对张大嫂越来越不好,最终提起了离婚,理由是性格不合。此时马大哥已和张大嫂分居一年多,经过调解无效,法院准许离婚。两人的儿子归马大哥抚养。由于日子过得紧,又要照顾母亲和儿子,俩人也没攒下什么钱。婚后共同财产存款3万元,张大嫂分得一半。马大哥老房拆迁所得跟张大嫂无关。有人给张大嫂出主意,你离婚太不合算了,肉烂了在锅里,你再去求求马大哥,看在孩子份上,你哭哭,说不定他心软了。张大嫂觉着夫妻之间的事夫妻知道,自己和老公可能是无可挽回了,跪在地上也没用。马大哥是觉着自己这辈子亏的要补回来,两个人已经无法再走下去。

张大嫂上高中的儿子都怕她想不开经常来看她,也给她打电话,但是她也不想耽误儿子学习,强装没事。她目前只能做一些家政类的工作,有时候在家政公司说自己的情况的时候,说着说着,就哭起来。周围的大姐们都跟她说,她活的太不独立了。现在的社会男女平等,要靠自己,不能怨天尤人。经过周围人的开导,张大嫂慢慢也想开了,有人还是愿意找她做一些照顾老人的工作,毕竟她有经验。或者做一些清洁类工作,但照顾小孩的活一般人家不太爱找她,毕竟她眼神不是特别好。目前张大嫂只能捡便宜的房子租住,剩下的钱也够吃饭。

遗产继承旧俗和新婚姻法下的女性:需警惕家庭中的边缘化危机

张大嫂的儿子老说长大了要孝敬她给她养老,想想自己的哥哥和前夫还有母亲,张大嫂也是只信了五分,还是乐意自己多攒点钱,到时候儿子也不至于太嫌弃自己。

张大嫂的老公马大哥已经再婚了,对方是一个带个女孩的年轻女人。这都是儿子告诉她的,马大哥对儿子不错,花钱大方,在家没让他受气。

只不过有件事张大嫂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对母亲这么好,赡养了十八年,又出钱又出力,可以说倾尽所能,条件不好也没委屈了母亲,怎么就比不上撒手不管的哥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