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塞外山茶”让贫困农民有了盼头

——记呼和浩特科技特派员朱林飞的产业扶贫之路

一直以来,不少人认为,茶叶是南方的专利。然而,在武川县哈乐镇德胜营村的山沟沟里,一种“塞外山茶”——黄芩茶,让这个闭塞、贫穷的小山村近两年来远近闻名。

最初,黄芩茶就是当地老百姓用土办法将黄苓的茎、叶经过蒸制加工进行消暑饮用,因制作工艺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也谈不上创造效益。当呼和浩特科技特派员朱林飞了解到此茶具有润肺祛火、降血压以及安神助眠的功效,且生产的原料黄芩又是山里野生纯绿色的时候,他意识到可以把这种当地的特产茶深挖一下,做出能和南方茶相媲美的北方茶。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2012年,朱林飞和妻子王玲玲创办了武川晟源山茶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从野生黄芩的驯化、育苗、种植、采摘、加工、杀青、揉捻、检验、包装、销售等环节,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山茶种植、加工、销售和生产管理模式。2014年,合作社在武川县哈乐镇德胜营村建立山茶标准化加工厂,包括800平方米生产厂房和一条加工流水线,原料库、生产车间、包装间、化验室、成品存放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保证合作社有充足、合格的加工原料,朱林飞邀请相关部门对武川县内适宜种植黄芩乡镇的水质、土壤等进行了化验,以保证所生产的黄芩是未受任何污染的绿色产品。此外,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西乌兰不浪镇、哈乐镇、二份子乡,建起3个山茶规模化种植基地,种植黄芩2000亩,涉及农户50多户,从2014年到2017年,合作社每年从种植基地收购黄芩干、鲜茎叶10万多公斤,为种植农户支付原料款60多万元,仅此一项,种植户户均增收近3000元。

今年50多岁的王焕芝是德胜营村的贫困户,早年间家里因变故失去了两个儿子,丈夫患病需常年治疗,日常生活全靠她一个人支撑,几十亩山坡地种点莜麦和土豆也是靠天吃饭,再加上要负担正在上大学女儿的学费,日子过得十分困难,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2012年,合作社成立之初,朱林飞就把王焕芝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王焕芝感激地说:“我常年在小朱的合作社打工,每个月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不用出村子就能打工,也不耽误照顾家里。2015年,我跟着合作社种了6亩黄芩,每年把黄芩茎、叶卖到合作社,可以收入6000多元,今年和明年,黄芩根也能收获了卖,又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有了合作社的帮扶,现在我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也有了盼头!”

为扶持更多哈乐镇的贫困户,合作社在日常生产和用工旺季,都优先雇用贫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并且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黄芩。2017年至2018年间,合作社将哈乐镇全部10户贫困户都纳入了扶持范围。

为提高黄芩种植收益,朱林飞在种植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参照南方茶园,将原来的平地种植改为高垄种植,这样做有利于黄芩生长、密植、节水,也便于田间管理,变一年采摘一茬为一年采摘两茬,产量和效益都翻了一番。经过几年的试验和创新,朱林飞带领合作社先后开发出“纯叶山茶”“玫瑰山茶”“百合山茶”“雪菊山茶”“沙棘叶茶”等3大系列40多个品种,并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进行了QS认证,为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

目前,合作社每年加工系列成品黄芩山茶6万公斤,销售额200万元,利润约80万元。目前,“塞外山茶”在武川县和呼和浩特市的代理店共有80多家,并以电商形式销往北京、天津、武汉、张家口、广州、大同等地,受到广大消费者好评。今年,朱林飞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另一条以加工花茶为主的现代化生产线,生产流程也实现了全透明化操作,并将厂区周围100多亩山丘地流转到合作社。

谈到下一步的规划和发展时,头脑灵活的朱林飞说:“在新建生产线时,我建了一个茶舍,来厂区的人可以现场品尝购买。还建了一个培训室,准备作为将来种植户学习和培训的场所。厂区周围流转回来的100多亩地也都要种上黄芩,到时候满山遍野的黄芩花开,我们就可以搞乡村旅游、婚纱摄影和黄芩系列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等。让贫困户脱贫不是我的目标,带领他们致富才是我的目标。”(记者 武子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