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老式機車成新寵 140多部影視鏡頭在這裡取景|遼寧名片尋訪錄5

鐵嶺調兵山市有大青、小青兩處地名,民間有傳說,清太祖努爾哈赤穿的兩隻鞋曾分別遺落在這兩地。而調兵山名字的由來則更為久遠,有一個說法是,遼代金兀朮曾在此山調兵遣將,設有點將臺。此外,歷史上宋代欽、徽二宗也曾被押解路過此地,就連成語“坐井觀天”傳說中也與此地有關。

上世紀50年代末,調兵山區域的地下發現了大量煤炭資源,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匯聚於此,一座嶄新的城市應運而生。這裡的大多數市民不是在礦上工作,就是礦工的家屬。

2000年前後,這座小城的平靜被打破,一群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手中端著“長槍短炮”趕到這裡。此後的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到此攝影,流連忘返。吸引他們的並不是這裡的風景,而是一節節老舊的蒸汽機車。

老式機車成新寵 140多部影視鏡頭在這裡取景|遼寧名片尋訪錄5

他在機車內度過了20年

6月28日早,鐵嶺市蒸汽機車博物館裡,老閆正拿著抹布仔細擦拭停放在博物館內的“上游”機車。老閆說,這節“上游”機車是我國製造的最後三臺蒸汽機車之一。擦拭機車的每個角落,也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

老閆其實不老,今年只有47歲。“從小閆、閆哥到老閆,也就是一晃。”老閆說,這一晃就是20年的時間。

老閆大名叫閆石,1993年從部隊轉業,分到礦務局的機務段。從最初的司爐工做起,一直到司機長,隨後的20年,他都在機車內度過。

“當年我才21歲,直到現在,我還能回想起當時那股新鮮勁。”老閆說,年輕的自己對啥都好奇,經常追著問老師傅,機車內各個部位都是幹啥的。

老式機車成新寵 140多部影視鏡頭在這裡取景|遼寧名片尋訪錄5

“司爐工就是往蒸汽機車內鏟媒。”老閆說,從康平往回走有20多公里的上坡,需要不停地向爐內剷煤,不然蒸汽機車產生的蒸汽就頂不上消耗。“爐門開合間,我就不停地往裡剷煤,一鏟就是一個多小時。好在當時年輕,體力好,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與蒸汽機車的感情割捨不斷

6年的時間,老閆從司爐工升任到司機長。2002年下半年,鐵煤集團鐵路運輸部牽引動力轉型正式啟動,一部分蒸汽機車被內燃機車取代,老閆開上了內燃機車。“每天跑的路線不一定,但基本都是在機車裡度過的。”

開車的環境好了,可老閆在開了半個月的內燃機車後,又主動要求回去開蒸汽機車。“環境好多了,但我已經習慣了蒸汽機車的震動和聲音。”老閆其實是捨不得離開蒸汽機車,因為他感覺自己的血肉已經融入蒸汽機車裡了。這份與蒸汽機車間割捨不斷的感情源於他的親身經歷。

“1998年,我開的是‘上游1183’。”老閆說,那年7月份一天的中午,他在法庫和康平區間運輸。“火車要經過前方一座橋,一塊目測有400多斤的大石頭擋在鐵軌上,如果發生撞擊,很容易讓火車脫軌。”

老閆憑著老到的經驗,立即採取非常制動,貨車在與巨石相碰前的瞬間停了下來,避免了一次事故。“車頭與巨石几乎是緊挨著停下的,沒有產生破壞性撞擊。”

還有一次是在2005年,老閆清楚記得那一天是8月26日。“當時我拉著通勤車,凌晨1點從康平出發。當天下的大暴雨,列車限速行駛。”

在行駛到太平山隧道出口50米的時候,機車組發現了險情,前方兩側護坡塌方,30多立方米的泥土擋住了去路。列車緊急制動後,幾乎全車人都下車緊急搶險。兩個多小時裡,大家手腳並用,終於排除了險情。

退役蒸汽機車成旅遊資源

後來,鐵法能源公司成立了蒸汽機車博覽園,老閆被調到這裡工作。“主要是對機車的保養和維護,保證退役機車還能夠達到完好運營的狀態。”

退役機車為啥還要保證能達到完好的運營狀態?老閆笑著說,退役是退役了,可蒸汽機車還在發揮著餘熱呢。

鐵嶺市城西20多公里,鐵嶺蒸汽機車博覽園坐落於此。這裡是鐵嶺市唯一的AAAA級景區,退役的蒸汽機車就在這裡安家。

遼寧火車頭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春山介紹:蒸汽機車在鐵煤集團歷史上走過了40多年的時間路程,從上個世紀的1960年開始,到本世紀的2002年,礦區生產的二億五千多萬噸煤炭的運輸和職工上下班的通勤都離不開蒸汽機車。

“蒸汽機車在1988年就停止生產了,1996年開始逐漸停止使用。2002年下半年,鐵煤集團鐵路運輸部牽引動力轉型正式啟動。”劉春山說,因為動力轉型,蒸汽機車沒有了維修市場,當時處理退役蒸汽機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賣廢鐵或者回爐。

但在這個時期,有人發現,一些外國人卻頻頻光顧調兵山市,其目的竟是為了拍攝蒸汽機車。他們拍攝的蒸汽機車圖片在網絡發表後,讓人感覺很美很震撼。

老式機車成新寵 140多部影視鏡頭在這裡取景|遼寧名片尋訪錄5

“這個時候,集團公司高層認識到,這些退役下來的蒸汽機車其實是寶貴的旅遊資源。”劉春山說,集團經過論證發現,世界上的蒸汽機車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有千萬之眾,而中國正是他們眼中的“萬國蒸汽機車博物館”。每年都有十餘萬愛好者為了欣賞、拍攝蒸汽機車特地到中國旅遊。而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不少人想感受一下蒸汽機車帶來的工業美。

後來,蒸汽機車旅遊項目正式運行,並在當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級景區。

“由李幼斌主演的電視劇《紅色追緝令》劇組也來景區取景拍攝。”劉春山說,這是景區首次“觸電”。

依託蒸汽機車打造工業旅遊基地

隨著人們對旅遊資源的不斷拓展,工業旅遊這種新的旅遊項目產生了。海爾、鞍鋼等企業逐步開始向遊人部分開放。而鐵煤人從2006年就定下目標,要依託蒸汽機車打造工業旅遊基地。

“首先是攝影基地。”劉春山說,蒸汽機車最初的經濟增長點就是這個。從2002年開始,鐵嶺已經舉辦了11屆國際蒸汽機車旅遊節。

作為第一代工業革命的標誌,蒸汽機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雖然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它胸膛裡燃燒的烈火,噴出的白霧和嘹亮的笛聲,仍在吸引著全世界的愛好者們。這些愛好者在世界各地熱情地尋找著不同型號的機車,而這裡能夠給予他們真實的感受。

老式機車成新寵 140多部影視鏡頭在這裡取景|遼寧名片尋訪錄5

在這裡,有一臺美國利瑪公司1943年製造的KD6487型“美國鳥”蒸汽機車。這臺機車是二戰時期國際社會支援中國經濟建設的50臺機車中僅存的一臺,也是這裡的“鎮館之寶”。

除此之外,這裡還有20臺蒸汽機車,且全部保養良好,甚至能上線運行,裡邊就包括中國製造的最後三臺機車——“上游1770”“上游1771”“上游1772”。

老式機車成新寵 140多部影視鏡頭在這裡取景|遼寧名片尋訪錄5

“蒸汽機車行駛時的聲音就像一首美妙的交響樂,它吐出的白煙是那麼壯觀。”英國遊客弗蘭切說,“當這些火車在鐵路上消失之後,你們會和我一樣懷念它們的。”

在全世界的蒸汽機車愛好者中,這裡被譽為“流動的蒸汽機車博物館”。

從旅遊基地轉向影視拍攝基地

“截至目前,這裡已經拍攝了140多部影視劇。”劉春山說,“全國的蒸汽機車都在逐步報廢,無法啟動,是‘死物’;而我們的蒸汽機車保養良好,甚至能上線運行,是‘活物’。我們意識到,影視拍攝對我們來講也是機遇。”

對此,老閆的感受更為深刻,因為每部戲外都有他的付出。

王家衛曾在這裡借用場景拍攝《一代宗師》。老閆回憶,王家衛的拍攝想法天馬行空。有次半夜,王家衛突然說第二天的拍攝要有蒸汽機車的鏡頭,他們連夜加班維護機車,保證了第二天的拍攝順利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拍攝裡,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

據統計,在首次“觸電”至今,已有包括《闖關東》《建國大業》《鐵道飛虎》等140餘部影視劇在這裡拍攝。

影視劇集的拍攝也帶動了周邊幾個村落的經濟。“最多的時候有上千名群眾演員參演,都是當地周邊村落的農民。”老閆說。

“這裡的旅遊產品目前也初具規模。”劉春山介紹,從2006年開始,鐵煤自行研發了按照“上游”蒸汽機車四分之一比例縮小的小型蒸汽機車。目前景區內設置了三臺,景區還為這些小機車鋪設了鐵路專線,遊客可以自己駕駛體驗。

除此之外,“龍”號旅遊專列也投入運營,遊客可以乘坐由六節車廂改造成的多功能列車遊覽景區。

“蒸汽機車博物館在2007年1月9號開館,這也是蒸汽機車文化交流傳播基地。”劉春山介紹,全世界有很多蒸汽機車博物館,但那些蒸汽機車大多已經報廢,變成了“文物”。而這裡最大的特色是所有的蒸汽機車都可以上線運行,遊客可以駕駛、觀光、拍攝沿線風景。2018年6月,該項目申報了國家第二批工業遺產,遼寧上報的僅有五家。

“下一步,我們的重點是開展工業遺產文化旅遊兼休閒度假綜合體。未來,隨著人們對工業遺產的重視,工業旅遊也會成為一種趨勢。”劉春山對此信心滿滿。

老式機車成新寵 140多部影視鏡頭在這裡取景|遼寧名片尋訪錄5

記者手記:

2006年,蒸汽機車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劉春山告訴記者,當年年末,他們的旅行社已經正式升格成為具有接待入境遊資格的國際旅行社,從最初的被動接待旅行團到拓展面向海外的自主經營發展渠道。

2009年,景區被評為遼寧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及遼寧旅遊攝影協會“攝影創作基地”,是“遼寧十大旅遊名片”之一、“遼寧遊客喜愛的五十佳景”之一。

如今,鐵嶺蒸汽機車旅遊已成為鐵嶺和遼寧旅遊的一張名片。

能源公司黨委宣傳部長張宏偉介紹,蒸汽機車旅遊不僅盤活了陳舊的設備資源,而且成為鐵法能源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瞭解,景區產值連續五年超五百萬元,累計總產值已經超過4000萬元。

持之以恆的開發建設,讓古老的蒸汽機車煥發了青春與活力,讓這裡的景區也實現了發展壯大。

遼瀋晚報/趙天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