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航母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遇到海啸会怎样?

英特尔澜


在人类征服海洋的几千年来,使用的船舰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固,功能也越来越多。但仍然敌不过大自然的威力,即便是现在美国的航空母舰,也是根本无法与海啸这样的大自然力量对抗的。因为,算是十万吨级的航空母舰,在广袤的大洋中仍然是很小很小的,对于动辄长达上百千米,几十米高的海啸巨浪,毁灭也只需要一瞬间。

航母遭遇恶劣天气

众所周知,海啸这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能量是极其巨大的,比如说很多情况中的海底地震,都会引起规模巨大的海啸。引发这些海啸的地震等级几乎就是几倍于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传递到海水中能量虽然损失了很多,但正面硬抗海啸仍然不亚于正面硬抗核武器的爆炸。

雷暴边缘的航母

再来看看航母这边,事实上,无论航母再怎么大,航母仍然是海洋中航行的舰船。只要是舰船,就不能脱离海水而存在,而海啸本身是在海水中爆发的,而海水的巨浪就相当于在陆地上,高楼遭遇地震,无论是多高的楼,一旦遭遇强大的地震,都基本上没有办法生存下来,海上的航母也是一样的。

雷雨天气下的航母

实际也有例子,1944年美军解放菲律宾的战斗中,出于战略需要,美军航母舰队正面吃下了一次规模不大的海啸。这支舰队拥有13艘大型航母,在海啸过去之后,美军统计10艘航母遭到重创,不少小型辅助舰艇沉没,人员损失上千人,可谓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区域拒止


如果航母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遇到海啸,当然结果只有一个,损失惨重。不要以为有了大航母,有了核动力,就不怕台风和海啸了。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还是过于渺小。



今年8月25日,4级飓风“莱恩”逼近美国夏威夷,成为26年来首个登陆夏威夷的飓风。美军太平洋舰队,除正在维修的船只外,所有军舰及潜艇船只均撤离珍珠港。


你看,美国舰队在飓风和海啸来临时的选择,就是避开,因为这是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舰队遭遇台风,损失惨重的例子。因而前车之鉴,不可不借鉴。


那是1944年12月,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前往菲律宾民都洛岛集结,结果却一头扎进了风力14级台风,巨浪和暴风雨扑向舰队,使3艘驱逐舰沉没,2艘航母受重创,146架舰载机被抛入大海,近800人死亡或失踪。


损失惨重,引起美国全国的震惊。



无独有偶,1945年6月5日,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率领着太平洋第三舰队第一特混大队,在冲绳海域又遭到台风袭击。损失了3艘战列舰、2艘大型航空母舰、2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护航航空母舰,损失飞机142架。


哈尔西不顾事实,强往台风里冲,被人们称为"台风司令"。


以上虽说的是台风造成的舰队损失,但我们却可以由此推测出海啸的影响。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塌陷所激发的,其波长可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波。台风和飓风都是发生的热带海洋上空的强烈空气旋涡。


不管是海啸还是飓风,都会对航行的船只造成巨大的危害。



但是在今天,由于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如果航母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遇到海啸该怎么办‘’的问题,其实已不再成为问题。


如今的天气预报已经能够做到很准确的预报了,所以舰队遇到海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海啸找上门之前,舰队早就避开了。


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虽然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但在卫星的指引下,人类对恶劣的自然气象却是可以提前预测的。


在卫星的帮助下,航母都会事先避开台风和海啸的路线,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有书博物馆


海啸的破坏力实际上要在海岸浅水地带时才会体现出来,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没什么破坏力,所以执行任务的航空母舰是不怕海啸的。但航空母舰也不是无所畏惧,面对天灾也有无力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台风。

台风最高风速能达到16级以上,能掀起14米以上的巨浪。现在最强的美国海军10万吨级以上的核动力航母也只能在12级台风中安然航行,至于16级台风只能有多远跑多远。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强大的天气预测系统的帮助下,航母可以很轻易的推测出台风的生成状态与移动路径。同时航母编队的速度一般可达40-50千米/时,远远超过台风每小时10千米左右的移动速度,因而只要掌握了台风路径、速度等信息航母编队要躲避台风还是十分简单的。所以现实发生过的航母被台风袭击事件都是在冷战以前发生的。

1935年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进行演习,航母编队遭到风速为每秒50米的台风袭击。驱逐舰初雪号和夕雾号舰首被切断冲走;航空母舰龙攘号舰桅折断;航空母舰凤翔号前甲板损坏。

1944年12月美国航母编队在菲律宾海域遭遇14级台风,3艘驱逐舰沉没,2艘航母受重创,146架舰载机报废,800名海军官兵遇难。

1945年6月美国航母编队在冲绳海域遭到台风袭击,12艘军舰沉没,200余艘军舰搁浅,数十艘军舰受损严重,并损毁约200架舰载机。


当狗容易做人难


很有趣也很现实的问题。很多朋友都已经回答了,航母是大洋深处的作战平台,一般在发生战争状况的时候通常都在现场附近的大洋上



在大洋发生海啸的因素也就是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大当量核弹深海爆炸,小行星撞地球海洋,后俩者的可能性太小,只有前俩者的可能。但是在深海中发生这样的情况,通常海啸不会有太大的幅度,以地球上的情况,上下落差也就在俩米左右,这样对大型航母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当海啸的震波推动海水到达近岸的时候,



由于大陆架的挤压,抬高了海水,加上叠加的海水,波峰就会变得很高,几米,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海啸都很正常。当航母在近海,或者港口,那肯定会对航母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的大小会因为海啸的高度而不同,一般超过十多米的海啸就会把航母直接送到陆地上。至于几十米以上的,那就不用在多想了。不过航母上肯定都有地震声呐系统,作为预警海啸的情况。真的出现这种状况,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航母开到大洋深处去。



淡然小司


没啥影响,这个不光得懂航母,得先知道海啸的破坏力是怎么来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海啸,比如海底发生地震了,都会导致海水凸起,形成波浪,然后往两边流动,流动速度可达每小时700-800千米。但在大海里面,虽然流动速度快,但这样的波浪超不过1米,也就是连一个小学生都没不了,别说对航母这个巨无霸了。

那海啸的破坏力从哪来呢,就来自这样的波浪遇到了陆地。海啸会导致海水往两边流动,最终会遇到陆地。快速流动的海水遇到逐渐上升的大陆架是有惯性停不下了的,所以海水在通过大陆架往陆地上涌的过程中,波浪会不断被抬高,可高达数十米,这个威力就大了,破坏力更是非常巨大。

而航母在执行任务时,是不会停在港口里的,所以受海啸影响不大。


刘权林


十万吨的航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庞然怪物,但是在大自然面前就像一粒微尘,哪怕几十吨航母有如何?

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海啸让我们见证了它的威力,它的破坏力足以显示人类的渺小。用无坚不摧来形容它毫不为过。

或许你认为我故弄玄虚危言耸听,看看那些深陷海底的高山吧。这些高耸入云傲然屹立的大山谁会想到它会葬身海底?

航母有山大吗?有山高吗?没有。一旦航母遇到超强的海啸,能躲则躲,躲不了只好听天由命。如果老天爷仁慈,他或许会让你死里逃生。

大自然的破坏力无一幸免。

大自然当然包含了海啸。

看看美国科幻灾难片,或许你可以从中感受到震撼。


闲云爱野鹤


的确,航空母舰即便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超级核动力,排水量也只是10万吨级。虽说,这是海军水面舰艇中的No.1了,但航母在茫茫大海中也还是一叶扁舟。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这样的海啸摧毁航母是毫不费力的。其实,也不只海啸,如从海上来的台风、暴风雨、强雷暴等这类恶劣气象环境时,航母编队、海军的水面舰艇编队都是得绕着走的。考虑到,如台风、暴风这类天气是来的非常之快,如果只是仅靠航母编队、海上编队的自己观察多半是来不及的,都是要依靠后方提供的海上气象的预报预警,当然了现在随着海洋卫星、气象卫星的发展,对海上气象的预报更为及时,对海上恶劣气象的预警更为提前,可以更早的进行航路规划、规避这些海上恶劣气象环境。

否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目前的“武器”巅峰之作的代表——航空母舰,也是渺小的。

对于,航母与“台风”遭遇的故事,被大自然打败的例子当数二战时美国海军的“莽牛哈尔西”(William Halsey Jr.)哈尔西上将所指挥的第38特遣舰队,当时是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的480千米的海域,准备执行莱特湾战役中的掩护任务。这支舰队的规模,现在看来也是超级舰队啊,7艘大型航母、6艘护航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和约50艘驱逐舰。

但因为后方的天气预报的出错,加之哈尔西作为统帅在战场时的决策,未能规避台风,甚至第二天上午舰队闯入了台风眼。当发现不妙之时,舰队转向开始“逃离”,但最终还是跑不过台风了,风力高达17级,最终是3艘驱逐舰沉没,13艘航母全部损坏,其中至少10艘遭重创,舰载机连同飞行甲板一起被掀飞,损失146架舰载机、近800人死亡。这是美国海军在珍珠港事件后遭受的最惨重装备损失了。这场遭遇的“眼镜蛇”台风,也就被成为“哈尔西台风”(Halsey's Typhoon)。


总结,遇台风如此,遇海啸,航母依旧是一叶扁舟,还是得三十六计走为上。


希弦


海啸是由于海底地震、海底滑坡或海中火山爆发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在浩瀚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只有当海浪传递涌向海岸海湾浅水地带,由于波长减短导致波高急剧增高,可形成数十米高的高能“水墙”,对船舶、海堤产生破坏性摧毁力。

航母在大洋中执行任务,大都会活动在深海区,突遇海啸,由于波高有限,对其构不成太大威胁,仅会影响舰载机的正常起降。若航母位于浅海区或港内,由于海啸的威力倍增,会导致舰体剧烈摇晃,可能造成舰面飞机滑移碰撞或坠海。

航母遇上海啸的机率极低,遇上了会怎么样?常年活动在西北太平洋日本震动带的美军第七舰队肯定有心得,但这属于军事机密。

海啸爆发虽突发,但航母也能迅速接收到电子报警,若有时间反应,把舰首对准海啸原点,尽量驾向深海区,是不错选择。

还有,现在的航母绝不会陷入台风圈的惊涛骇浪中。因为台风是个被人类不间断跟踪的缓慢移动的蜗牛,航母完全有时间有能力规避。


谌人


航空母舰是水面舰艇的巨无霸,动辄数万吨的排水量,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甚至达到了十万吨的排水量,傲视群雄。但这样的移动大钢铁对于浩瀚海洋来说也不过只是沧海一粟,能够卷起几十吨海水的巨浪撕扯航母也跟玩具一般。二战期间,美国海军曾发生过一起重大事故。哈尔西上将率领一支航母编队,在菲律宾附近海域误入台风眼。

这支拥有13艘各类型航母,数十艘各类军舰的大舰队也敌不过狂风巨浪,台风过后,数艘军舰沉没,10艘航母被重创,损失了100多架舰载机和800多号人。这是美军除日军偷袭珍珠港外,最大的伤亡损失。

海啸的威力很大,海底地震、海洋火山爆发等带来的海啸是铺天盖地的,浪速最高可达到每小时700多千米。但是到了现代,想知道遇到海啸会怎么样,前提是先让航母和海啸碰到一起。海啸主要集中在近海,由于海水在浅海大陆架的挤压形成巨浪。海军港口的选址都会避开这些地区,选在较为风平浪静的海域。

深海大洋中,常见的灾害还是台风。以现在预测能力,基本上不会发生航母编队遭遇台风的情况。要知道,航母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作为国家海军的重中之重,航母倾注了国家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决不能轻易出事故,后方有很多士兵设备在为其服务。随着气象卫星,海洋气象观测站传回的数据,后方能够及时准确地预告海面上的气象情况,海上航母编队由此来提前规划行动路线。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舰队都是远离台风海啸等恶劣气象区的。

不要幻想用庞大的航母去搏击海洋,在巨浪面前任何人类船只都不是对手。航母执行任务遇到海啸台风只能赶紧躲开。(小成)


环球快资讯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08392188063243988, "vid": "502dfaa941ad4ec0857bf0eedb3b7dc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