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玩概念還是踏實幹?造車新勢力全面解析

不談交付的造車新勢力就是耍流氓,置身於“全民”造車時代,百花齊開的勢態讓人很難分辨出“PPT車型”的靠譜指數。在車叔看來,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們的能力都配不上野心。從賈躍亭的造車夢崩塌開始,曾經風光無限,引領汽車新時代造車潮流的新勢力們早已備受質疑。即便如今FF汽車有了許家印的資金扶持,試圖重振旗鼓,可當年撒過的那些謊,很難再讓人相信FF能夠靠譜。FF汽車的例子正好映照了當下造車新勢力們普遍面臨失信的境況,而隨著量產元年的到來,那些曾經火遍頭條的造車新勢力們,現狀究竟如何呢?

玩概念還是踏實幹?造車新勢力全面解析

蔚來ES8:已上市

靠譜指數:4顆星

說起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不得不提的就是蔚來了。創立於2014年的蔚來汽車,聚集了不少國內響噹噹的大咖,不論名聲還是財力都讓人覺得靠譜。選擇了與江淮合作代加工生產模式的蔚來,首款量產車型ES8於去年12月上市,但預期交付的時間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

玩概念還是踏實幹?造車新勢力全面解析

今年5月31日好不容易交出了首批產品,卻只有十輛,而且全部交付給了內部人員。車叔只想說:這也叫量產車交付?面對社會大眾對於蔚來汽車延遲交車的質疑,蔚來終於在6月28日正式面向外界交付,只不過這一次同樣數量少得可憐。

FF91:未上市

靠譜指數:1顆星

前不久,許家印匪夷所思的選擇了入股FF,讓“拖家帶口”跑路的老賴賈躍亭又春光得意了一波。早在2017年1月,FF就已經發布了首款量產車FF91,且計劃於2018年實現交付。可接連而來的並不是FF91量產計劃逐步落成的好消息,而是各種關於其CEO賈躍亭的負面新聞。

玩概念還是踏實幹?造車新勢力全面解析

時移至今,大家早就對FF沒有任何期待了,更多的只是當作笑話來看。雖然恆大的入股讓賈躍亭重新燃起了造車夢,可今年底量產的諾言能否實現,估計也只有賈躍亭自己心裡才有數。至少在車叔看來,許家印看重的也不過是FF積累已久的造車技術,而不是對其年底內量產抱有信心。

拜騰CONCEPT:未上市

靠譜指數:3顆星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拜騰,也是造車新勢力中重量級的一員。去年9月份,拜騰在上海舉行了品牌發佈會,不僅確定了自身的產品定位和未來的發展走向,而且還宣佈了堅持走國際化企業佈局路線。其第一款概念車型BYTON CONCEPT於今年1月7日在洛杉磯正式發佈,預期將於2019年底在國內南京的工廠正式投產。這款車型一直以來都是車叔最為喜愛的一款“PPT車型”,其別具一格的外表和超長的50寸中控全面屏都讓人無比期待。

玩概念還是踏實幹?造車新勢力全面解析

近日,一汽夏利發佈公告稱,將以不低於1元的價格對外轉讓全資子公司天津一汽華利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而根據此前一汽對於拜騰的投資,以及簽署戰略框架協議等緣由,車叔推測天津一汽華利此番變動實則是為了將生產資質轉讓給拜騰。這對於拜騰的量產來說,可謂是邁進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小鵬G3:未上市

靠譜指數:3顆星

只要是聽說過蔚來的車迷朋友們,或多或少應該也對小鵬有一定的瞭解。其實小鵬汽車1.0量產車早已下線,但和蔚來交付初期的做法一樣,只自銷給了內部員工。今年4月23日,小鵬汽車公佈了旗下首款對外量產車型小鵬G3的預售價,並在4月26日正式開啟了預定。據悉,小鵬G3將會在今年廣州車展前上市,且在年底前開始批量交付。

玩概念還是踏實幹?造車新勢力全面解析

不過,根據車叔對造車新勢力們的瞭解來看,所謂的預期可信度並不高。但以小鵬汽車與海馬汽車簽訂的年產量五萬輛的協議來看,車叔對其還是抱以樂觀的態度。另外,今年5月初,小鵬汽車在廣東肇慶啟動了新能源汽車的整車項目發佈儀式,開啟了自建工廠的漫漫長路。假若小鵬自建的工廠真能按時竣工,至少G3在2019年內大批量交付絕不是夢。

威馬EX5:已上市

靠譜指數:4顆星

造車新勢力中最接地氣的就是威馬了。早在年初,威馬就借勢北京車展宣佈了旗下首款車型EX5正式上市,並將交付時間定於今年9月。與其他造車新勢力們不同的是,威馬從一開始就選擇了自建生產基地,且工廠目前已經在溫州甌江口完工,這給威馬打下了非常可靠的量產基礎。沒有了代加工的種種問題干擾,威馬一度成為造車新勢力中最可靠的品牌。

玩概念還是踏實幹?造車新勢力全面解析

可好景不長,今年5月,一輛與威馬汽車搭載了同款電池的野馬汽車在充電時發生了自燃事故。這次事故引起了威馬大批量預定用戶的不滿,並導致不少用戶退訂,讓威馬陷入了“醜聞風波”。現在對於威馬的用戶來說,可能不用太顧慮交付時間,但EX5能否保證品質又成為了新的問題。

玩概念還是踏實幹?造車新勢力全面解析

車叔總結

車叔認為,隨著品牌逐漸進入到產品落地、製造落地、服務落地的階段,沒有真本事的造車企業一定會被市場淘汰。造車終究不易,不是有錢、有夢想、有精美的PPT就能實現的。即便這幾年造車新勢力博取了太多的目光,而且成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發展迅猛。可當量產交付問題來臨之際,沒有造車經驗和資質的造車新勢力們,還得抱傳統車企們的“大腿”。今年是“PPT車型”的量產元年,不乏優秀的造車新勢力已經在上半年交出了答卷,可未來如何繼續贏得市場、如何滿足產能、如何繼續獲得資本的補充,還需要時間的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